前言
本文內容會順便分享一下上週的重要展覽,也就是9/18~9/20的台北國際軍工展的見聞!
而阿嘉在展前也先看了一下相關參展廠商,我主要想看的有雷虎(8033)、中光電(5371)、龍德造船(6753)、邑錡(7402)、為升(2331)等;另外還會看原相(3227)、昶瑞機電(7642)等這些比較冷門的公司。
回歸正題,接續上次阿嘉的投資檢討,接下來會以短文形式做交易覆盤;而目前主要關注三個族群,分別是:電子零組件、軍工航太、半導體廠務,另外還是會持續追蹤運動休閒類股。 以下~電子零組件族群
原相(3227)
原相這次會參展軍工展也是蠻讓人意外的,但是實際到現場,攤位其實還蠻小的,且公司是設攤在「太空專區」,其實跟軍工也沒什麼關係。
原相展出產品,如下圖:
公司展出的晶片是用在「衛星」的,問他們為什麼這次會來,還有怎麼不順便放個無人機用的感測晶片呢?但公司方回答的感覺,讓人覺得好像只是來“充數”的,所以有點讓人小失望。
不過近期市場新聞似乎在炒作該司的“機器人”及“無人機”感測晶片題材,至於公司是否能受惠,我是抱持懷疑態度;另外,講實際點,就算有營收佔比也還是太小了!
而接續上次的分享,阿嘉認為原相還是得回歸看看「滑鼠」本業,但是該產品在上半年提前拉貨的效應下,下半年可能會導致營收衰退。
可以看到截至8月的累積營收年增率雖然達14.6%,但單月營收年增則是小幅年減-2.7%。
不過市場似乎不管基本面了!先炒再說;截至9/19日股價重新站回前高,也回到我第一批持股的成本之上,真的是相當意外,對於已停損持股的我來說著實飲恨。

來源:XQ
觀察股價型態,不僅爆大量,而且投信、融資、400張大戶皆同時買進,但是外資卻是站在賣方?關於這點我是看不太懂。
不過之前也說過,阿嘉就是等一個「利空確認」,如果營收不好大家都知道,那麼有市場籌碼願意買進介入的話,或許就是一個重要訊號。
回頭來說,以市場預估 2026 年 EPS 14 塊多換算,Forward PE 為 17~18 倍,其實也還算是歷史區間下緣。
或許仍可以找機會介入,但是阿嘉還是不改明年上半年營收基期高的觀點,深怕公司再次陷入衰退。
後續需密切追蹤公司營收狀況,而客戶羅技及 Switch 2 的銷售狀況更是重要!
鉅祥(2476)
鉅祥在持續上攻至新歷史高價120元後,開始遇到了壓力,而且籌碼面也由買轉賣;目前股價回落月線,但成交量呈現“量縮”格局,那麼就還算是不用太擔心!

來源:XQ
而 8 月營收開出,月增 7.24%、年增 10.94%,前 8 月累計年增 10.48%,再次創新高,表現的相當不錯,也顯示新廠投產及新產品效應。
但近期股價反而是「利多確認」,開始進入「洗盤」,我認為需待整理之後才有機會再有行情,而目前阿嘉是繼續持有。
後續持續追蹤重點:
- 觀音/惠州/菲律賓新廠投產時間與稼動率:量產時間是否如預期落在 2025 下半年。
- AI 營收比重變化:從 15%→18% 的趨勢是否成立,若成立代表產品組合改善並支撐毛利率上揚。
- 電鍍內化與點鍍成效:實際降低金料成本幅度與良率是否達預期。
- 毛利率走勢:若毛利率能維持或提高(受益於高毛利 AI、車用、醫療產品),即是正面訊號。
軍工航太族群
首先,分享一下本次航太展見聞。 見下圖,雷虎(8033)應該算是本次軍工展最搶眼的廠商之一,不管是無人機、無人艇等無人載具,皆相當有看頭。
龍德造船(6753)也不遑多讓,見下圖;前為「快奇」攻擊無人艇、後為水下無人艦艇「黑鯨」。

來源:投資朋友提供
而龍德造船年營收約 50 億元,目前在手訂單約 80 億元,其中 80% 為軍艦所貢獻,能見度延伸到 2027 年;再加上明年初有新廠投產,且海軍將啟動 1,300 艘無人艇建造計畫,總金額粗估至少千億元,分五年內逐批交付,國內承作的廠商僅有龍德造船、台船與中信造船,預計龍德造船可再分一杯羹,這也表示未來幾年營收無虞。
下圖則為邑錡(7402)的攤位,亮點是看到義隆電(2458)的董事長,竟親自在其攤位解說,AI 晶片的解決方案。


而邑錡主要針對軍備局無人機採購案五種機型的「三光相機」與「防震雲台」,公司均有能力製作;且公司產品定價具競爭力,高階三光相機目標價約 1 萬美元,夜視鏡則壓在 10 萬元台幣以內,對標國內外競爭者具明顯成本優勢。故可以注意的是,若邑錡接單順利,那麼義隆電也將因此受惠!
還有為升(2331),為什麼要關注他?因為該司為該展區少數展出無人機反制系統的廠商,而且已有實際出貨;照片拍得不太好,故這邊提供一下報導連結。
最後是冷門的昶瑞電機(7642),該司也跨足無人機市場,專注中大型無人機動力模組,也就是下圖看到的「無人機旋翼」及「馬達」,且已取得AS9100航太品質管理認證!

來源:投資朋友提供
昶瑞的本業是家用吊扇,主要經營北美市場,而目前公司無人機的營收占比不到 1%,預計 2026 年提升至 5~10%,2027 年超過 10%,而且該產品毛利率超過 50%,未來有機會帶動產品組合改善。
好吧!說了那麼多,但是看看這幾家公司的股價(除了昶瑞電機),雖在展覽前皆已回落不少,但PE評價實在還是高不可攀,如下表:

PE ratio;來源:財報狗
而看完展覽後的心得是,做無人載具的公司真的比想像的都多得多,但我認為真正有量產能力的廠商,可能就那麼幾家吧!很多還是在做夢階段。
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我想戰爭「無人化」必定是個未來大趨勢;如下圖,展覽有趣的還有,拆彈機器人、機器狗等。

接下來,說說我最有興趣的公司吧!以下。
中光電(5371)
首先看到中光電目前已在國軍服役的無人機,如下圖:


而未來軍備局的標案,區分甲~戊式無人機,據報導未來可能得標廠商如下:

尤其戊式(紅雀3型),這台模型機展示在國防館,如下圖:

而上面報導都說是雷虎會得標,但是我認為中光電其實更有機會;見下圖,這台就擺在中光電的攤位。

而且週五展覽當天,賴總統也有來,就停駐在中光電聽取簡報!

且據報導,雷虎其實也說「戊式」無人機會與其他廠商合作,見連結:搶無人機500億標案漢翔、雷虎與亞航各自組隊爭取
業界估算,標案金額上看500億元,被譽為「台灣史上最大無人機採購案」。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今天起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多家指標台廠都聚焦無人機商機。 ……業者指出,廠商預計10月會先交付1、2台樣機,才能進入第2階段的評選與投標程序,標案可能採複數決標,也就是單一型式不見得只有1家業者得標。 依公開資訊顯示,5款無人機共分為甲、乙、丙、丁、戊等型式…… 「戊式無人機」屬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導控距離需100公里以上,明、後年採購數量均是350架。 ……消息指出,雷虎會投標甲、丙、丁式無人機,乙、戊式則會和其他廠商組隊參與。
而中光電除了原本就已經出貨且取得訂單的小型無人機(Hummer 2、Dagger),只是營收貢獻也還不是很多,但最具想像空間的即是這台「戊式」無人機(HVTOL),各產品簡介如下圖:

個人認為,因「戊式」無人機造價最高,且比起小型無人機技術門檻較高,倘若真的得標,對於獲利的貢獻就不僅僅是如此;另外公司也傳聞將啟動擴廠計畫,如下報導。
看到下圖,法人預估明年 EPS 達 2.67 元,比較現在的股價,雖然 PE 也真的不便宜,不過公司過去是每年可以賺 4 塊錢的公司,我認為如果消費電子本業復甦,加上新事業推升市場評價,那麼現在的 Forward PE 可能也只有 30 倍。

來源:優分析
故阿嘉也跟著市場大戶籌碼,在 120 元左右進場蹲點,只是一進場就遇到了股價修正,跟大多數軍工股一樣。

後續觀察是否可以再次站上歷史高價,以及本業復甦狀況(撰文的當下,9/22開盤漲停!看來軍工展後,中光電沒讓投資人失望)。
融程電(3416)
再來,阿嘉也有投資融程電,只是該公司並沒有參展軍工展就是;而公司主要生產無人載具用的 GCS 地面控制站(也就是強固型電腦),以歐洲為主力市場,且已持續出貨,並通過軍用與 IP65 等級驗證,未來將受惠歐洲軍事支出提高。
公司在全球強固型平板領域排名第二,僅次於第一大品牌;2024 年營收占比 57%,美洲 25%,亞洲 14%;其中國防營收占比約 10%,2025 年上半年已達 15%,預期 2026 年有望突破 20%。
另外,公司併購 2 家瑞士同業(貢獻年營收約 8~10 億),自 2025Q3 開始挹注,如下圖。

來源:優分析
以此營收增長狀況來看,市場預估明年 EPS 達 12 塊,對照目前股價,並不像其他軍工股那麼高不可攀,或有投資機會。

來源:優分析
但是公司近期股價,跟眾軍工股一樣高檔回落,且跌破月線及重要支撐;個人認為,目前股價呈現「洗盤」,若進一步跌破的話,也不排除會先行停損。

軍工股大致談到這邊,接續來看半導體廠務公司,以下。
半導體廠務族群
最近主要做三家公司,分別是亞翔、世禾、意德士,看到下圖的股價走勢,阿嘉都是在突破區間時買進。
亞翔(6139)

來源:XQ
世禾(3551)

來源:XQ
意德士(7556)

來源:XQ
而世禾、意德士賣出的原因是站不穩其重要支撐,因此最後只留下了亞翔。
亞翔近期股價也是如同其他廠務工程同業,如漢唐、聖暉、帆宣、洋基工程等皆是呈現下跌走勢,但我認為亞翔不同的點在於估值,詳見下表:

個人認為,以法人預估各家公司 2026 年 EPS 換算其 Forward PE 來看,亞翔僅11~12倍左右,低於同業的17~20倍。
而上篇貼文也提到,公司的「合約負債」為其觀察重點,且下半年營收基期低的情況下,營收仍能保持年增長,是有基本盤支撐其股價的。
故後續觀察重點為,亞翔股價是否可以沿著月線整理且量縮,那麼阿嘉仍會繼續持有。
運動休閒族群
最後,來談談運動休閒類股,這次不是要說鞋子,而是健身器材廠-喬山。
喬山(1736)
- 公司介紹:
喬山是全球前三大專業運動健身器材集團,並穩居亞洲市場第一。
- 商用產品佔營收約70%,主力品牌包括Matrix(高端健身房)、Vision(輕商用市場)及Onyx(奢侈健身會所)。
- 家用產品佔約25%,品牌有Horizon、Bowflex及Schwinn,Bowflex為2024年併購的全球第三大家用健身器材品牌,帶動家用產品毛利率與單價提升。
- 按摩椅佔約8-10%,品牌包括日本設計製造的FUJIIRYOKI及大眾市場的SYNCA。
主要客戶包括Planet Fitness(美國最大健身房,2025年預計新增160-170家據點)、Basic Fit(歐洲市場,供貨佔比超過90%,預計下半年啟動加盟制快速擴張)、Smart Fit(拉丁美洲市場,2025年預計新增340-360家俱樂部)。
以上,這些客戶的積極展店策略將帶動喬山商用器材訂單持續成長。
而2024年營收地區比重:美洲約51%、歐洲約26%、亞洲約19%、拉丁美洲約3%。
- 工廠分布:
- 台中廠(高單價商用產品)、上海兩廠(家用及部分商用產品)、美國威斯康辛廠(特殊重量訓練產品)、日本大阪廠、越南河內一廠及二廠(家用產品為主)。
- 越南新廠一期工程預計2025年第三季試產,2026年第三季全面量產,年產值可達25億美元,2025年越南生產比重將由20%提升至30%。
喬山積極將銷往美國的產品從中國移轉至越南及台灣,此舉可避開中國的高額關稅,加上其的競爭對手如果沒有非中國產能,那麼喬山市占率又可再提升。
- 近況更新:
公司 2024 年合併營收達 478 億元、年增 25.5%;2025 年前八月累積營收達 302 億、年增約 17.5%。

來源:優分析
而家用市場因併購 Bowflex 後,加上 2025 年 9 月起進入傳統旺季,營收與獲利預期逐月增溫,個人認為全年營收 500 億元以上,應該是可以輕鬆達標。
- 市場評價:
而這個產業大者恆大,喬山身為龍頭,以 500 億營收換算,預估今年 EPS 可達 8 元,買進當下 Forward PE 大概 17 倍,屬區間下緣。
且 2026 年的 EPS 也還有上修空間,如下圖,故阿嘉認為實在便宜。

來源:優分析
阿嘉也與投資前輩討論,認為股價已經跌無可跌,而且獲得 360 日均線的支撐價位,在幾次測底之後仍不破,顯示長線籌碼在這邊守著。

來源:XQ
截至9/22日撰文當下,股價差點漲停,但阿嘉還買不夠呀~不過也站上了季線,顯示股價正進入多頭走勢。惟後續仍要注意歷史高價的壓力,若無法持續突破,那麼還是有機會翻空的。
以上分享到這邊,因阿嘉也還有本業要顧,故本文是利用“零碎”時間所撰寫,內容可能顯得比較片段,但還是要慎重地說:本文非投資建議~繼續上班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