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容榕 | 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文化創新、創業生態系、數位轉型、商業模式分析
0818 (一),很榮幸在《進行曲》上映前,受邀參加了在松菸誠品的電影試映會,故事主軸是建中樂旗隊一群年輕人追夢的故事。
真心的喜歡,是將熱情化為行動的力量
看完電影《進行曲》,第一個打動我的,是這群年輕人對音樂那份真心的喜歡。不只是一時的熱血,而是持續的投入。
在片中,我們看見他們在烈日下練習,汗水浸濕衣襟卻從未退縮;我們也看到,為了音準、節奏和隊形,他們反覆修正,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這樣的堅持,來自內心深處對音樂純粹的愛——唯有真心的喜歡,才能讓人走得更遠、更穩。
而片中的一句話「不是會了才做,是做了才會」,更像是一種行動的召喚。他們用行動證明:學習不是等到完美才開始,而是在過程中跌倒、修正、再站起來,才慢慢變得更好。這份勇氣,正是將夢想付諸實現的第一步。
執行的決心,是找到方法的勇氣
影片另一個觸動我的,是他們驚人的執行力。要兼顧課業、社團、比賽,每天的時間被切割得極細,但他們沒有因此放棄。
片中有隊員下課後直奔社團,有人利用零碎時間自己默背譜子,甚至彼此互相督促、分工合作。這不只是毅力的展現,更是一種決心:當目標明確,總能找到方法讓夢想前進一步。其中有一幕讓我特別感動:當樂器老舊、經費不足時,他們沒有坐等援助,而是想辦法自己動手維修,四處籌措經費,甚至為了籌錢買樂器去吹「西索米」(民間喪禮樂隊)。這不僅僅是為了實現夢想,更是對自己內心熱愛的忠誠,一種不向現實低頭的韌性。而片中學長對學弟說:「學弟不要怕,學長在這裡。」那種彼此支撐的力量,更讓我們知道,追夢的路上雖然辛苦,但並不孤單,感恩每一份支持與鼓勵,無論是用什麼樣的形式出現。
實踐的路徑,是永不停止的創新嘗試
《進行曲》裡最令人驚喜的,是他們對「實現夢想」的創意與實踐力。儀隊的隊形編排、動作變化、道具使用,甚或是籌措經費的方法;這些創意的背後,是不斷嘗試、反覆失敗再修正的過程。他們不是在等待完美條件,而是在用手上的資源,一步一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這種勇於創新、不被傳統框架限制的精神,正是他們能最終站上世界舞台的關鍵。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看完電影,我不禁想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的這句話。這群年輕人正是這句話的最佳註解。他們用喜歡、決心和不斷實踐,把夢想一步步實現;也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目標,前方就一定會出現道路。
希望這部充滿熱血與真情的電影,能成為你我生活中的一首《進行曲》,提醒我們永遠別忘記,為自己熱愛的事物奮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