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燦光寮古道:穿越歷史與自然的清幽之旅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燦光寮古道,一條承載著百年歷史的步道,昔日是台北與宜蘭之間的「燦光寮舖遞古道」,肩負文書往來重任,同時也是軍事要道「燦光寮汛塘古道」,屬於淡蘭古道的一部分。如今,這條古道褪去昔日功能,化身為一條適合全家踏青的健行路線。從樹梅礦場到牡丹坑,一路下行,路況良好,走來輕鬆愜意。沿途可遠眺雙溪、瑞芳、侯硐與基隆外海的壯麗景色,伴著鳥鳴蟲聲與潺潺溪流,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這是一場穿越歷史與自然的旅程,等著你來探索!


🌄 步道概覽

📍 基本資訊

燦光寮古道位於新北市瑞芳區與雙溪區,屬於草山山系,是一條環狀郊山步道,全長約8.3公里,海拔範圍216至608公尺,高度落差392公尺。步道由原始山徑、石階與枕木步道組成,路況良好,適合初學者與進階健行者,難易度為低至中。全程約需4小時10分鐘,四季皆宜,無需申請入山或入園。

  • 所在縣市:新北市瑞芳區、雙溪區
  • 里程:8.3公里
  • 步道型態:環狀
  • 海拔高度:216~608公尺
  • 高度落差:392公尺
  • 路面狀況:原始山徑、石階、枕木步道
  • 所需時間:約4小時10分鐘
  • 難易度:低-中
  • 所屬園區:無
  • 最適季節:全年
  • 申請入山/入園:無需
  • 基點:無

🗺️ 路線地圖

  • 起點:燦光寮古道登山口(樹梅礦場端)
  • 路線:
    燦光寮古道登山口(樹梅礦場端) → (1.4K, 20分鐘) → 柑宅店遺址
    柑宅店遺址 → (0.5K, 15分鐘) → 燦光寮古道支線叉路
    支線叉路 → (0.7K, 15分鐘) → 金瓜石抽水站
    金瓜石抽水站 → (0.7K, 20分鐘) → 攔沙壩
    攔沙壩 → (0.7K, 30分鐘) → 大牛埔山叉路
    大牛埔山叉路 → (1.2K, 40分鐘) → 支線登山口叉路
    支線登山口叉路 → (1.2K, 40分鐘) → 吊橋頭
    吊橋頭 → (1.9K, 70分鐘) → 燦光寮古道登山口(樹梅礦場端)

注意事項

  1. 燦光寮汛塘古道路況較差,雜草叢生,岔路較多,務必留意路標與布條。
  2. 攔沙壩路段需涉水,請穿著適合的鞋子並注意安全。

🚗 交通指南

🛣️ 自行開車

前往燦光寮古道登山口(樹梅礦場端)的兩條主要路線:

  1. 國道一號暖暖交流道 → 62號快速道路 → 瑞芳匝道 → 台2丁線 → 瑞芳橋 → 九份 → 102縣道19K(瑞雙公路) → 樹梅觀景台 → 燦光寮古道登山口(樹梅礦場端)。
  2. 濱海公路台2線 → 洞頂路 → 金水公路 → 瑞金公路 → 102縣道19K(瑞雙公路) → 樹梅觀景台 → 燦光寮古道登山口(樹梅礦場端)。

🚌 大眾運輸

  1. 搭乘火車至基隆站或瑞芳站,轉乘基隆客運788至金瓜石站下車,沿黃金博物館、黃金神社、地質公園步行約1小時抵達燦光寮古道登山口(樹梅礦場端)。
  2. 於捷運忠孝復興站1號出口(復興南路一段152號前)搭乘基隆客運1062,至金瓜石黃金博物館站下車,沿黃金博物館、黃金神社、地質公園步行約1小時抵達登山口。

🏞️ 沿途風光與人文

📜 歷史故事

燦光寮古道的名稱由來頗具詩意,據導覽解說,深秋時滿山芒花閃耀如光,因而得名「燦光寮」。另有文獻記載,因「燦光寮」與「菜公寮」音近,可能源於出家和尚於此搭寮齋食的傳說。這條古道在清朝嘉慶年間(1805年)曾是軍事要道,當時台灣知府楊理率兵經此抵禦海盜入侵,稱為「燦光寮汛塘古道」。至嘉慶十七年(1812年),噶瑪蘭設治後,古道轉為郵遞用途,成為「燦光寮舖遞古道」,見證了清代台灣的交通與軍事歷史。

🏚️ 人文遺跡

  • 柑宅店遺址:古道旁曾有熱鬧的聚落,柑宅店是當時的商肆中心。隨著採礦業沒落,聚落人去樓空,僅剩斷垣殞地與駁坎遺跡,訴說著昔日繁華。遺址設有解說牌與木椅,是休憩與回顧歷史的好地點。
  • 金瓜石抽水站遺址:金瓜石因採礦而興盛,牡丹溪上游曾建有水壩與抽水站,供應居民用水。隨著礦業衰退,抽水站荒廢,今日僅剩遺址供後人緬懷。
  • 吊橋頭遺址:古道支線的吊橋頭遺址,見證了古道昔日的交通功能,雖已不復當年風貌,仍是健行中的一抹歷史痕跡。

🦋 自然生態

燦光寮古道沿途綠樹成蔭,步道寬敞,伴隨牡丹溪的潺潺流水與鳥囀蟲鳴,令人心曠神怡。

  • 動物:人面蜘蛛、石牆蝶、青帶鳳蝶、大鳳蝶、豆娘、大冠鷲等,豐富的昆蟲與鳥類讓健行增添生機。
  • 植物:蕨類、筆筒樹、楓樹、蘇鐵、芒草、野薑花、雞屎樹、黃藤、台灣馬蘭等,秋季的芒草與楓紅尤其迷人。
  • 地質地貌:步道位於中新世地質,包含砂岩、頁岩與含煤層的石底層,以及南港層的砂岩與粉砂岩,展現台灣東北部獨特的地質景觀。

🌟 健行體驗

從樹梅礦場出發,沿著寬敞的古道前行,20分鐘後抵達柑宅店遺址,稍作休息後繼續下行,沿途經過小瀑布與支線叉路,綠蔭環繞,空氣清新。續行至金瓜石抽水站遺址,感受歷史的沉澱,隨後抵達攔沙壩,涉水而過增添幾分探險樂趣。支線「燦光寮汛塘古道」雖路況稍差,但沿途古厝與吊橋頭遺址別具風味,環形路線最終回到樹梅礦場,完成一場身心舒暢的旅程。


📝 結語

燦光寮古道不僅是一條健行步道,更是一段穿越清代歷史與自然美景的時光隧道。無論你是想尋覓一處遠離塵囂的清幽之地,還是熱衷於探索台灣的歷史遺跡,這條古道都能滿足你的期待。你是否也心動了,想踏上這段充滿綠意與故事的旅程?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健行計畫或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健行攻略
4.9K會員
384內容數
歡迎加入我的方格子健行沙龍!熱愛探索台灣山林的健行愛好者。這裡分享步道攻略、自然人文故事與實用資訊,從陽明山古道到外島的秘境,帶你發現每條路線的獨特魅力。提供路線規劃、安全建議,還有社群交流,讓新手到老手都能輕鬆上山。訂閱沙龍,獲取獨家步道筆記與健行活動資訊,一起踏上台灣的自然冒險!
健行攻略的其他內容
2025/10/01
你是否渴望逃離都市的喧囂,來一場與自然和歷史對話的健行之旅?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龜媽坑古道,是一條充滿原始山林氣息的環形步道,串聯起日治時期的保甲路與古老聚落遺跡。從茂密的樹林到眺望龜山島的壯麗景致,這條古道將帶你穿越時空,感受自然與人文的完美交融。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清幽的旅程! 🏞
Thumbnail
2025/10/01
你是否渴望逃離都市的喧囂,來一場與自然和歷史對話的健行之旅?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龜媽坑古道,是一條充滿原始山林氣息的環形步道,串聯起日治時期的保甲路與古老聚落遺跡。從茂密的樹林到眺望龜山島的壯麗景致,這條古道將帶你穿越時空,感受自然與人文的完美交融。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清幽的旅程! 🏞
Thumbnail
2025/09/30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龍洞灣岬步道,是一條兼具自然美景與多元活動的郊山步道。沿途湛藍的太平洋、險峻的海蝕地形與豐富的生態環境,讓這條步道成為健行、攀岩、潛水愛好者的天堂。無論你是想靜靜地欣賞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色,還是尋求一場充滿活力的戶外冒險,這裡都能滿足你的期待。準備好踏上這段令人心動的旅程了嗎?
Thumbnail
2025/09/30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龍洞灣岬步道,是一條兼具自然美景與多元活動的郊山步道。沿途湛藍的太平洋、險峻的海蝕地形與豐富的生態環境,讓這條步道成為健行、攀岩、潛水愛好者的天堂。無論你是想靜靜地欣賞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色,還是尋求一場充滿活力的戶外冒險,這裡都能滿足你的期待。準備好踏上這段令人心動的旅程了嗎?
Thumbnail
2025/09/30
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龍洞稜,是黃金十稜中的第十稜,這條從和美山下至龍洞公園的稜線步道,以其壯麗的山海景致與豐富的人文生態吸引無數山友前往探索。從和美山頂俯瞰鼻頭角與龍洞灣岬的遼闊海景,沿途奇岩怪石與古道幽情交織,讓人流連忘返。無論是想遠離塵囂,還是追尋自然與歷史的交融,這條步道都是不容錯過的健行路線!
Thumbnail
2025/09/30
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龍洞稜,是黃金十稜中的第十稜,這條從和美山下至龍洞公園的稜線步道,以其壯麗的山海景致與豐富的人文生態吸引無數山友前往探索。從和美山頂俯瞰鼻頭角與龍洞灣岬的遼闊海景,沿途奇岩怪石與古道幽情交織,讓人流連忘返。無論是想遠離塵囂,還是追尋自然與歷史的交融,這條步道都是不容錯過的健行路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三貂嶺,這個名字彷彿就帶著一股神秘的韻味,仿佛是一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寶藏,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和探索。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但卻有著獨特的景色和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身去體驗。 這裡是台灣鐵路從西部翻山越嶺到東部的一個主要分叉點,一條穿山後直往台灣東部,一條則是平溪支線,底下是基隆河,進入隧道後另一側是華
Thumbnail
三貂嶺,這個名字彷彿就帶著一股神秘的韻味,仿佛是一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寶藏,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和探索。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但卻有著獨特的景色和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身去體驗。 這裡是台灣鐵路從西部翻山越嶺到東部的一個主要分叉點,一條穿山後直往台灣東部,一條則是平溪支線,底下是基隆河,進入隧道後另一側是華
Thumbnail
造訪牡丹車站及穿越三貂嶺生態隧道的經歷,介紹了隧道的建築結構、歷史及周邊景點。 2024/04/10
Thumbnail
造訪牡丹車站及穿越三貂嶺生態隧道的經歷,介紹了隧道的建築結構、歷史及周邊景點。 2024/04/10
Thumbnail
之前要去白沙屯拱天宮路過這裡,好多人好多車,一直好奇這裡有什麼。趁著今日非假日過來看看,一看頗為驚奇。「後龍過港隧道」---這個隧道很特別,有一個名稱為「彩虹燈光步道」,整理得很不錯。 . 這裡有三個隧道,分別是編號一號,二號,三號隧道,據稱是日治時
Thumbnail
之前要去白沙屯拱天宮路過這裡,好多人好多車,一直好奇這裡有什麼。趁著今日非假日過來看看,一看頗為驚奇。「後龍過港隧道」---這個隧道很特別,有一個名稱為「彩虹燈光步道」,整理得很不錯。 . 這裡有三個隧道,分別是編號一號,二號,三號隧道,據稱是日治時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之前要去白沙屯拱天宮路過這裡,好多人好多車,一直好奇這裡有什麼。趁著今日非假日過來看看,一看頗為驚奇。「後龍過港隧道」---這個隧道很特別,有一個名稱為「彩虹燈光步道」,整理得很不錯。 . 這裡有三個隧道,分別是編號一號,二號,三號隧道,據稱是日治時代興建的舊海線火車隧道。火車隧道內壁全
Thumbnail
之前要去白沙屯拱天宮路過這裡,好多人好多車,一直好奇這裡有什麼。趁著今日非假日過來看看,一看頗為驚奇。「後龍過港隧道」---這個隧道很特別,有一個名稱為「彩虹燈光步道」,整理得很不錯。 . 這裡有三個隧道,分別是編號一號,二號,三號隧道,據稱是日治時代興建的舊海線火車隧道。火車隧道內壁全
Thumbnail
    在太平山莊住了一晚,隔天早上搭了8:30的蹦蹦車到茂興懷舊步道,再搭10:00的小火車原路回到太平山站,在山莊的販賣部買了肉粽配上從家裡帶來的泡麵,簡單飽腹以後,前往被CNN評選的全球最美28條小徑之一的「見晴懷古步道」。    從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售票開車到步道大約是40分鍾,
Thumbnail
    在太平山莊住了一晚,隔天早上搭了8:30的蹦蹦車到茂興懷舊步道,再搭10:00的小火車原路回到太平山站,在山莊的販賣部買了肉粽配上從家裡帶來的泡麵,簡單飽腹以後,前往被CNN評選的全球最美28條小徑之一的「見晴懷古步道」。    從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售票開車到步道大約是40分鍾,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