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龜媽坑古道:漫步新北秘境,探尋自然與歷史的交響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渴望逃離都市的喧囂,來一場與自然和歷史對話的健行之旅?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龜媽坑古道,是一條充滿原始山林氣息的環形步道,串聯起日治時期的保甲路與古老聚落遺跡。從茂密的樹林到眺望龜山島的壯麗景致,這條古道將帶你穿越時空,感受自然與人文的完美交融。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清幽的旅程!


🏞️ 古道簡介:一條通往歷史的綠色隧道

龜媽坑古道是新北市貢寮區與宜蘭縣頭城鎮之間的古老聯絡道路,曾是日治時期連接宜蘭石城與福隆的重要保甲路,屬於淡蘭古道的一部分。古道分為東、西兩線,環形路線設計讓你可以一覽沿途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遺跡。從東線起登,山徑穿越蒼鬱的樹林,沿途經過龜內溪谷、古厝遺跡,登上大湖堀山後可遠眺龜山島與福隆海岸的壯闊景色。隨後抵達十字鞍部,這裡是東西線交會處,還能通往桶盤堀尖、福隆山等多條步道。西線則沿大湖山稜線而行,途經中心崙基石與古厝遺址,回到起點,完成一場完美的山林冒險。


📋 基本資訊:行前準備一覽

🗺️ 地理與步道概況

  • 所在縣市:新北市貢寮區、宜蘭縣頭城鎮
  • 里程:9.8公里
  • 步道類型:郊山步道(環形)
  • 海拔高度:20~489公尺
  • 高度落差:469公尺
  • 路面狀況:產道、原始山徑
  • 所需時間:約5小時
  • 難易度:低至中
  • 所屬園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 山脈:雪山山脈
  • 最適季節:全年皆宜
  • 申請入山/入園:無需申請
  • 基點: 大湖堀山(489公尺,山字水泥柱) 龜媽坑中心崙(354公尺,礦物課編號441)

🚗 交通方式

自駕

從國道1號八堵出口下交流道,沿台2丙線接台2線抵達福隆火車站,附近可停車。從火車站左轉進入福隆街2巷,步行約250公尺至T字路口,沿樓梯下行通過地下道,抵達福德祠後續行至龜壽谷街21號,即為東線登山口。

大眾運輸

搭乘火車至福隆火車站,出站後右轉進入福隆街2巷,步行約250公尺至T字路口,沿樓梯下行通過地下道,抵達福德祠後續行至龜壽谷街21號,即為東線登山口。


🛤️ 路線地圖:一場環形探險的完整規劃

📍 路線詳情

  • 起點:福隆火車站
  • 路徑:
    福隆火車站 → (1.5公里,30分鐘) → 龜壽谷街21號(東線登山口)
    龜壽谷街21號 → (1.5公里,50分鐘) → 古厝遺跡
    古厝遺跡 → (1.5公里,60分鐘) → 大湖堀山(基石)
    大湖堀山 → (0.5公里,20分鐘) → 東西線交會十字鞍部
    十字鞍部 → (0.6公里,10分鐘) → 林投區
    林投區 → (0.9公里,45分鐘) → 大湖山稜線岔路(基石)
    大湖山稜線岔路 → (0.6公里,15分鐘) → 越嶺處
    越嶺處 → (0.8公里,30分鐘) → 古厝遺跡
    古厝遺跡 → (0.6公里,20分鐘) → 龜壽谷街23號
    龜壽谷街23號 → (1.3公里,20分鐘) → 福隆火車站

📝 備註

  1. 龜媽坑中心崙基石位於西線「大湖山稜線岔路」附近10~20公尺的斜坡處,標高354公尺(經建三版地圖)。
  2. 路線變化多樣,可依喜好調整: 路線A:龜媽坑古道西段+遠望坑古道(福隆站進,貢寮站出,全程約12.2公里,5~6小時) 路線B:龜媽坑古道東段+桶盤堀尖東峰、桶盤堀尖O形(由東段進,經大湖堀山、桶盤堀尖至遠望坑親水公園出,全程約14公里,6~7小時)

🌿 人文與生態:自然與歷史的交織

🏡 人文歷史

龜媽坑古道舊稱「龜壽谷」,相傳清道光年間由魏氏家族開闢,村中一位長壽老人綽號「龜媽」,村庄因此得名。這條古道位於隆嶺古道與草嶺古道之間,是日治時期聯繫福隆、大湖(中心崙)與宜蘭石城的重要通道。沿途可見古厝遺跡,訴說著昔日聚落的繁榮與滄桑。

🦋 生態風貌

  • 動物:步道周邊生態豐富,常見象鼻蟲、牛蠅、黑線黃尺蛾,以及大冠鷲等鳥類。
  • 植物:林投、山林投、箭竹、芒草、竹子、鳳尾菜、蕨類、黑果馬㼎兒、重瓣朱槿、黃藤、白鶴蘭等植物點綴山徑,增添自然魅力。
  • 地形地貌:地質屬中新世,包含砂岩與頁岩互層的澳底層枋腳段,以及厚砂岩與頁岩組成的澳底層媽崗段,部分地區含煤層,展現獨特的地質景觀。

🌅 特色亮點

沿途古厝遺跡與原始山林相得益彰,行至大湖堀山頂,可俯瞰龜山島與福隆海岸的絕美景致,讓人感受到自然與歷史的深刻對話。


🌄 踏上旅程:你的健行計畫是什麼?

龜媽坑古道不僅是一條步道,更是一場穿越自然與歷史的冒險。無論你是想挑戰環形路線,還是探索延伸的遠望坑古道,這裡總有無限可能等待你發掘。準備好你的登山鞋,帶上好奇心,來一場屬於你的山林之旅吧!有沒有計劃走一趟這條秘境古道?快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健行想法與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健行攻略
5.0K會員
392內容數
歡迎加入我的方格子健行沙龍!熱愛探索台灣山林的健行愛好者。這裡分享步道攻略、自然人文故事與實用資訊,從陽明山古道到外島的秘境,帶你發現每條路線的獨特魅力。提供路線規劃、安全建議,還有社群交流,讓新手到老手都能輕鬆上山。訂閱沙龍,獲取獨家步道筆記與健行活動資訊,一起踏上台灣的自然冒險!
健行攻略的其他內容
2025/09/30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龍洞灣岬步道,是一條兼具自然美景與多元活動的郊山步道。沿途湛藍的太平洋、險峻的海蝕地形與豐富的生態環境,讓這條步道成為健行、攀岩、潛水愛好者的天堂。無論你是想靜靜地欣賞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色,還是尋求一場充滿活力的戶外冒險,這裡都能滿足你的期待。準備好踏上這段令人心動的旅程了嗎?
Thumbnail
2025/09/30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龍洞灣岬步道,是一條兼具自然美景與多元活動的郊山步道。沿途湛藍的太平洋、險峻的海蝕地形與豐富的生態環境,讓這條步道成為健行、攀岩、潛水愛好者的天堂。無論你是想靜靜地欣賞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色,還是尋求一場充滿活力的戶外冒險,這裡都能滿足你的期待。準備好踏上這段令人心動的旅程了嗎?
Thumbnail
2025/09/30
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龍洞稜,是黃金十稜中的第十稜,這條從和美山下至龍洞公園的稜線步道,以其壯麗的山海景致與豐富的人文生態吸引無數山友前往探索。從和美山頂俯瞰鼻頭角與龍洞灣岬的遼闊海景,沿途奇岩怪石與古道幽情交織,讓人流連忘返。無論是想遠離塵囂,還是追尋自然與歷史的交融,這條步道都是不容錯過的健行路線!
Thumbnail
2025/09/30
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龍洞稜,是黃金十稜中的第十稜,這條從和美山下至龍洞公園的稜線步道,以其壯麗的山海景致與豐富的人文生態吸引無數山友前往探索。從和美山頂俯瞰鼻頭角與龍洞灣岬的遼闊海景,沿途奇岩怪石與古道幽情交織,讓人流連忘返。無論是想遠離塵囂,還是追尋自然與歷史的交融,這條步道都是不容錯過的健行路線!
Thumbnail
2025/09/29
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駱駝峰稜線步道,是一條融合山海美景的絕佳路線。從遠處眺望,駱駝峰形似一隻栩栩如生的單峰駱駝,山頂的砂岩碉堡更增添獨特魅力。這條步道不僅能一覽野柳地質公園、燭台雙嶼、基隆嶼等北海岸風光,還能體驗依山傍海的驚險稜線,吸引無數山友與攝影愛好者前來探訪。你是否也想親身感受這片山海交織的壯麗
Thumbnail
2025/09/29
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駱駝峰稜線步道,是一條融合山海美景的絕佳路線。從遠處眺望,駱駝峰形似一隻栩栩如生的單峰駱駝,山頂的砂岩碉堡更增添獨特魅力。這條步道不僅能一覽野柳地質公園、燭台雙嶼、基隆嶼等北海岸風光,還能體驗依山傍海的驚險稜線,吸引無數山友與攝影愛好者前來探訪。你是否也想親身感受這片山海交織的壯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坪林博物館 沿坪林博物館的山林步道網上是一個迷人的景點,當你沿著步道慢慢往山上走,整個坪林小鎮就會在眼前展開,那美麗的景色會讓人流連忘返。這裡的山林步道設計得非常巧妙,既能讓遊客享受登山的樂趣,又不會讓人感到太過疲憊。從步道上眺望,整個村莊的景色一覽無遺,尤其是晴朗的日子裡,更是美得讓人心醉。
Thumbnail
坪林博物館 沿坪林博物館的山林步道網上是一個迷人的景點,當你沿著步道慢慢往山上走,整個坪林小鎮就會在眼前展開,那美麗的景色會讓人流連忘返。這裡的山林步道設計得非常巧妙,既能讓遊客享受登山的樂趣,又不會讓人感到太過疲憊。從步道上眺望,整個村莊的景色一覽無遺,尤其是晴朗的日子裡,更是美得讓人心醉。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山巒綿延的一個海濱自然公園,擁有園區貫穿步道、石窟、周邊更有佛教和道教寺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東海海濱美景。每個點都超好拍,很適合網美來拍照。適合慢步放鬆的地點,園區貫穿步道一路走到盡頭、其實這個步道全長是四點五公里長度,步道盡頭可以來到神秘海灘近距離欣賞天然奇景燭台雙嶼。 獅
Thumbnail
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山巒綿延的一個海濱自然公園,擁有園區貫穿步道、石窟、周邊更有佛教和道教寺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東海海濱美景。每個點都超好拍,很適合網美來拍照。適合慢步放鬆的地點,園區貫穿步道一路走到盡頭、其實這個步道全長是四點五公里長度,步道盡頭可以來到神秘海灘近距離欣賞天然奇景燭台雙嶼。 獅
Thumbnail
4/14 好山好水好大自然之小粗坑半日遊
Thumbnail
4/14 好山好水好大自然之小粗坑半日遊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