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齊物論》白話課:放下你的「是非」,看見萬物真正的模樣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歡迎閱讀《輕鬆學老莊》,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然的人生。

--------------------------------------------------------------------------------

1. 楔子:你聽見了嗎?南郭子綦的「無我」境界

讓我們想像一個畫面:一位名叫南郭子綦的老師,他「隱几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他靠著桌案,仰頭緩緩吐氣,神情渙散,彷彿失去了自我。

他的學生顏成子游在一旁看得十分不解,忍不住問道:「老師,您的身體可以像枯槁的木頭一樣靜止,這我能理解,但難道您的心,也能像熄滅的灰燼一樣,毫無生機嗎?」

子綦老師給了一個深刻的回答:「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今天,我已經失去了我自己,你明白嗎?)

這個「喪我」的境界,正是理解《齊物論》整章的起點。它說的不是消極的自我毀滅,而是放下那個充滿偏見、執著於「我對你錯」的渺小自我,從而能夠與更廣闊、更真實的萬物之道連結。

2. 第一課:天籟、地籟、人籟——萬物合奏的交响曲

為了讓學生理解「喪我」的境界,子綦老師從「聲音」開始說起。他提到了三種聲音:人籟、地籟與天籟。他正是要透過這三種聲音的對比,來解釋「喪我」之後,我們能「聽」到什麼樣的世界。

  • 人籟(The Pipes of Man): 這最容易理解,就是人為製造的聲音,像是用竹子做成的簫笛樂器(「比竹是已」),有固定的規律與章法。
  • 地籟(The Pipes of Earth): 這是大地的聲音。莊子用生動的文字描寫,當狂風吹過大地,穿過山林中「萬竅」(成千上萬的孔穴),那些樹洞、岩穴便會發出各種聲音,有的像怒吼,有的像呼嘯,有的像斥責,有的像哀號。這些聲音是自然而然發出的,沒有誰在指揮。
  • 天籟(The Pipes of Heaven): 那麼,什麼是天籟呢?子綦老師解釋,天籟就是「吹萬不同」,讓萬物都能「自已」、「自取」,也就是讓萬事萬物都成為它自己、發出它自己的聲音。他最後反問:「怒者其誰邪!」(那使它們發出聲音的,究竟是誰呢!)答案是:沒有誰。天籟並非來自一個外在的指揮家,而是萬物自發的、本然的生命合奏,這就是「道」的聲音。

要聽懂天籟,關鍵就在於放下那個習慣評判、分類、命名的「我」。因為正是這個「我」,讓人籟蓋過了地籟,讓我們徹底聾於天籟。這就是「吾喪我」與聽見「道」的聲音之間的直接關聯。

然而,相對於天籟的和諧,我們人類的內心卻是另一番景象,總是「日以心鬭」,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念頭、跟別人的觀點戰鬥不休。這也正是《齊物論》試圖解決的核心問題。

3. 第二課:「你說的都對?」——跳出是非對錯的無盡迴圈

為什麼我們的內心總是充滿鬥爭?因為我們習慣用一顆充滿「是非對錯」的心去看待世界。

3.1 你的心,是不是已經有了「成見」?

莊子提出了一個概念叫「成心」,也就是一個已經被各種觀念、偏見、立場填滿的心。當我們「隨其成心而師之」,把這個充滿成見的心當作唯一的老師時,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自己內心的投射,於是無窮的爭辯就此產生。

就像文中的「儒、墨之是非」,儒家堅持自己的一套為「是」,把墨家的主張視為「非」;而墨家也同樣如此。雙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指責對方是錯的,這樣的爭論永無止境。

3.2 站在對方的角度,世界就不一樣了

莊子認為,一切是非對錯都是相對的。他說:「物無非彼,物無非是」,意思是,沒有一樣東西不能被稱為「彼」(那一方),也沒有一樣東西不能被稱為「是」(這一方)。「彼出於是,是亦因彼」,「那」的概念是因為「這」而存在的,「這」也同樣依賴於「那」。

為了說明這一點,莊子在書中透過王倪的口,舉了幾個非常生動的例子:

  • 住哪裡才對? 人睡在潮濕的地方會生病,但泥鰍(「鰌」)會嗎?
  • 吃什麼才對? 人吃牛羊,麋鹿吃草,貓頭鷹(「鴟鴉」)卻喜歡吃老鼠。
  • 誰才是美女? 人們都稱讚毛嬙、麗姬的美貌,但魚見了她們卻潛入深水,鳥見了她們就飛向高空。

可見,沒有絕對的標準。我們所謂的「對」,只是符合我們自身立場的「對」。

最經典的故事莫過於「朝三暮四」:養猴人對猴子說:「早上給你們三顆橡實,晚上給四顆。」猴子們聽了非常憤怒。養猴人便改口說:「那早上給四顆,晚上給三顆吧。」猴子們立刻高興起來。

橡實的總數明明沒有改變(「名實未虧」),但僅僅是說法和形式的變換,就足以牽動猴子們的喜怒(「而喜怒為用」)。我們人類不也常常像這些猴子一樣,因為一些表面的、非實質的變化而陷入情緒的迴圈,固守在自己狹隘的視角裡嗎?

4. 第三課:聖人的智慧——找到心靈的圓心

既然是非對錯都是相對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擺脫這種無盡的爭辯呢?莊子給出的答案,不是去爭一個「最終的對」,而是找到一個超越對錯的更高視角。

4.1 站在圓心,看見完整的圓

莊子提出了一個美妙的比喻:「道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圓的圓心。普通人就像站在圓周上的某一個點,只能看見自己眼前的一小段弧線,並堅信這就是全部的真相,於是跟站在其他點上的人爭論不休。

而有智慧的聖人,則選擇站在圓心(「樞始得其環中」)。從圓心看出去,整個圓周上所有的點、所有的觀點都一覽無遺。他能理解每一個角度的合理性,因此可以「應無窮」,隨順無限的變化,而不會執著於任何單一的立場。這不僅僅是古代聖人的境界,也是我們在日常爭執中可以練習的一種心態轉換——一種從「邊緣」走向「圓心」的努力。

4.2 用清澈的眼光,照亮一切

聖人使用的方法,不是辯論,而是「莫若以明」或「照之于天」。意思是用一種清明、透徹的光,去照亮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

這道光,不是要去證明誰對誰錯,而是去看到所有對立觀點背後相通的、統一的根源。因為在「道」的層次上,「道通為一」,萬物本來就是一體的。

這也就是所謂的「兩行」,同時讓「是」與「非」兩條道路都成立,安住在「天鈞」(自然的均衡)之中,不偏不倚,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5. 第四課:莊周夢蝶——我是誰?一場名為「人生」的大夢

當我們放下了是非之心,站在道的樞紐上,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終極實相呢?莊子用一個極美的故事將我們帶到最高點。

他先是提問,我們是不是可能正活在一場「大夢」之中?我怎麼知道貪戀生命不是一種迷惑?又怎麼知道畏懼死亡,不就像是年幼時離家迷路,而忘了該怎麼回家的人呢?莊子原文的提問,更是發人深省:「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

接著,他講述了那個千古流傳的故事: 從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他是一隻活生生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飛舞,感到無比的愜意,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莊周。

忽然之間,他醒了過來,「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發現自己是那個實實在在的莊周。

於是,終極的提問出現了:「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不知道是莊周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周呢?)

這個故事並非異想天開。它是《齊物論》思想的結晶,闡述了「物化」(萬物的轉化)的境界。當我們真正放下「我」的執著,人與物、生與死、夢與醒之間的堅固界線便會消融。這不是混亂,而是一種終極的自由——認識到生命是一場不斷變幻的、奇妙的展現。

6. 【具體生活練習】

道理聽起來很美,但如何落實在生活中呢?這裡有三個小練習,幫助我們體會《齊物論》的智慧。

  1. 「吾喪我」的靜心練習: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閉上眼睛。不要試圖停止你的念頭,但也不要跟隨它們。把你的注意力轉向周遭的聲音——風聲、遠處的車聲、電器的嗡鳴聲。將它們當作「天籟」來聆聽,不判斷它是「好聽」還是「難聽」。只是讓聲音如其所是地存在。這就是一個放下評判的「我」的練習。
  2. 「真的是這樣嗎?」的觀點轉換練習: 下一次,當你內心升起一股強烈的「我對,他錯」的念頭時,請暫停一下。誠實地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試著用最公平的方式,去陳述對方的觀點和理由。這個練習能幫助你從圓周的邊緣,慢慢走向「道樞」的中心。
  3. 「莊周夢蝶」的物化練習: 晚上睡覺前,回想一下你今天的生活。然後,想像你這完整的一天,包含所有的喜悅與掙扎,都只是一場夢。當你慢慢入睡時,試著感受你的「清醒自我」與「夢中自我」之間的界線是流動的、可以互換的。這有助於培養一種超然與好奇心,認識到現實世界如夢似幻、不斷變化的本質。

結語

《齊物論》帶我們走過了一段奇妙的心靈旅程:從一顆充滿是非、爭鬥不休的心,到一顆寧靜、包容萬物的聖人之心。學習「齊物」,並不是要我們放棄立場、變得鄉愿,而是要我們獲得一種更宏大、更自由、也更喜悅的生命視野。當你不再被是非對錯所束縛時,你才能真正看見萬物本來的、圓滿的模樣。

---------------------------------------------------------------------------------------------------

謝謝閱讀《輕鬆學老莊》,期待下次再會。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分享推薦及小額捐款,支持我們繼續為大家製作更多好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鬆學全生命教育學苑
0會員
12內容數
這裡是《輕鬆學全生命教育學苑》,探索身心靈性的全生命智慧。 從佛法、心理、哲學到養生,一起輕鬆學,活出平安、健康、快樂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不死心神身歸土 財情名戀時轉無 解執鬆結己主宰 形有所忘德充符
Thumbnail
不死心神身歸土 財情名戀時轉無 解執鬆結己主宰 形有所忘德充符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忘之耳目全德遊 得其常心官天地 鏡明則不止塵垢 直將死生視為一
Thumbnail
忘之耳目全德遊 得其常心官天地 鏡明則不止塵垢 直將死生視為一
Thumbnail
轉換下來很簡潔,沒有多餘的說明一下子就能看完了。
Thumbnail
轉換下來很簡潔,沒有多餘的說明一下子就能看完了。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