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結合Node-RED與AIoT技術,讓保險不再只是理賠,而是陪伴與預防。保險科技正重新定義「風險管理」。
一、從理賠到陪伴:外溢保單的誕生
在保險科技(InsurTech)浪潮下,**外溢保單(Wellness Policy)**成為最受矚目的創新商品。它透過穿戴式裝置與健康 App,鼓勵被保險人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並依據步數、心率、睡眠品質等數據給予保費回饋。
這項改變的核心在於——保險不再是風險發生後的補償,而是生活中持續的陪伴與預防。二、Node-RED:讓IoT資料「流動起來」
在技術端,Node-RED 扮演著讓 IoT 資料「可視化、可操作」的重要角色。
透過 Node-RED 的 儀表板(Dashboard) 與 MQTT 通訊協定,穿戴式裝置的健康數據可即時傳送至雲端,再透過 MySQL 資料庫與 REST API 整合,形成互動式健康監控平台。
舉例來說:
當使用者每天完成 1 萬步時,Node-RED 可自動發送 Telegram 通知「今日目標達成」,同時將數據上傳至保險公司伺服器以計算折扣。這就是 A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 在保險中的實踐案例。
三、AI × 邊緣運算:智慧風險管理的第二層防線
Node-RED 不僅串聯 IoT 裝置,也能整合 YOLO 影像辨識 與 TensorFlow 模型。
在車險應用中,ESP32-CAM 可即時回傳影像至 Node-RED 流程,YOLO 模型辨識是否違規、Tesseract OCR 辨識車牌,形成「AI之眼」的即時監控系統。
這樣的架構讓保險公司能預測風險、降低理賠率,同時也能將資料轉化為精準定價依據,建立 數據驅動的保險決策模型。
四、從AIoT到InsurTech:資料變現的保險新思維
外溢保單的本質,是一場 行為數據價值化(Behavioral Data Monetization) 的實驗。
IoT 負責收集實體世界的資料,AI 負責解析、預測與建議,而 Node-RED 則是連結兩者的「數據神經中樞」。
這套機制讓被保險人從「資訊來源」變為「風險共管者」。保險公司則可依據即時數據提供個人化保障、主動風險提醒與健康建議。
五、教育與實務:從Node-RED課程到保險科技人才
對保險科技專業而言,《Node-RED+YOLO+ESP32-CAM》一書提供的不只是技術學習,更是一種 跨域整合思維:
- IoT:資料收集與感測技術
- Node-RED:資料整合與可視化
- AI 模型:資料分析與預測
未來的保險人才,將不只是業務員或精算師,而是懂技術、懂風險、懂人性的「數據導向保險設計師」。
六、結語:當保單會思考
當 Node-RED 的流程讓 IoT 裝置「對話」、當 AI 模型能辨識風險、當保險 App 能主動提醒健康行為——保險不再只是條約,而是智慧生活夥伴。
AIoT 技術讓保險真正成為「懂你」的服務,而外溢保單正是這場革命的起點。
在這個新時代,保險不再只是「理賠」,而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