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Netflix為何不大舉招募工程師,寧可砸大錢聘請一位「超級巨星」?

讀後感:Netflix為何不大舉招募工程師,寧可砸大錢聘請一位「超級巨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Netflix為何不大舉招募工程師,寧可砸大錢聘請一位「超級巨星」?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了解世界龍頭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老闆的用人思維
  • 同樣的職位,不同公司,不同資源,會擁有不同的用人哲學、策略與思維

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麼?

  • 分享軟體界50年來流傳的一套金律
  • Netflix老闆用人思維,以及金律上的實務驗證與可信度
  • 養「巨星級」員工的優勢

重點內容

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選擇花小錢聘請10個人,還是用高薪換來一個超級傑出「巨星級」員工?
  • Netflix執行長里德哈斯汀選擇後者

誰能在2小時內完成最多編碼和除錯(debug)測驗?

  • 將9名工程師關在一間放著多台電腦的辦公室,比賽誰能在2小時內完成最多編碼和除錯(debug)測驗。
預估:最傑出的工程師完成所有測驗的速度,應比其他對手的平均值快2到3倍
實際:
第一名的工程師的速度遠遠超越其他人,根本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跟最後一名的工程師相比,第一名寫程式的速度整整快了20倍;除錯的速度則快了25倍。
  • 軟體界50年來流傳的一套金律→聘請一個「巨星級」員工,就能抵過好幾個人力。

實驗與金律帶來的啟發

  • 著重招募軟體工程師→ Netflix茁壯的核心
  • 任用10到25名能力一般的工程師,不如把這些人的薪水拿來聘請一名超厲害的員工
  • 幾年下來,發現這名巨星級員工帶來的產值不是10倍成長,而是100倍
  •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 重視撰寫程式能力格外突出的工程師
  • 這類型人才的價值比一般工程師重要一萬倍

草創時期養「巨星級」員工,人力精簡也有超高產能

  • 巨星級的人才之所以突出
因為非常有創意,不追隨原有的工作模式,反而會創造新的技術,革新公司產品。
  • 曾遇過一名創意總監
發現他自己困在某種格局內,導致做事不順,找新方法突破盲點,不斷精進自己的表現。
  • 創造更大產值
  • 精簡人力可省下繁雜的管理流程
  • 成員少,主管的管理品質相對提升,整體團隊將更健康

個人心得

  • 顛覆以往「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思維
  • 不同產業有不同思維,Neflix這樣做,也不代表其他軟體業或組織單位也能採用這樣的用人思維
E.g. NBA球員、美國職棒、傳產、半導體產業、行政單位、軟體業行政單位…等
  • 沒有對錯,只有企業文化、策略以及環境是否允許採用的問題
  1. 多名普通員工 or 一名明星員工?
  2. 成本優先 or 獲利優先?
  3. 客人第一 or 員工第一?
  4. 市佔優先 or 毛利優先?
  5. 技術優先 or 市場優先?
  6. 產品優先 or 客群優先?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88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趁著記憶猶新,幫自己記錄這三年做了哪些事,供未來追憶之用。其次,從紐西蘭回來後,順便提醒自己,有哪些內容可以考慮添加到履歷與自傳當中: 1. 一年實習養成計畫 2. 每周一次的讀書會 3. PMP制度規範的建立 4. 為產品與專案服務 5. 破除產業框架與產業迷思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二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台灣機車市場統計數據包》已於2/27正式上架拉! 統計數據的本身無價,產業觀點可以免費看筆者文章,因此讀者買的是:站在前人積累的統計數據與觀點上,迅速掌握台灣機車市場的產業概況與市場輪廓。並根據自身使用情境,進行數據的更新、分析與應用。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趁著記憶猶新,幫自己記錄這三年做了哪些事,供未來追憶之用。其次,從紐西蘭回來後,順便提醒自己,有哪些內容可以考慮添加到履歷與自傳當中: 1. 一年實習養成計畫 2. 每周一次的讀書會 3. PMP制度規範的建立 4. 為產品與專案服務 5. 破除產業框架與產業迷思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二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台灣機車市場統計數據包》已於2/27正式上架拉! 統計數據的本身無價,產業觀點可以免費看筆者文章,因此讀者買的是:站在前人積累的統計數據與觀點上,迅速掌握台灣機車市場的產業概況與市場輪廓。並根據自身使用情境,進行數據的更新、分析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