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關漢字文化遠古傳說中的造字者「倉頡」的神秘之處:
金文「倉」似「AB口」的組合,可能有「AB-note」、「AB-symbol」或「AB-origin」(Alphabet-origin -- 言語拼合字母符記體系的原來起因) 之寓意,甚至有「Alphabet 拼音文字與方塊圖形文字」的涵意;金文「頡」則爲「士口頁」的組合,可能有「誌號啟頭」或「sign-origin-start (begin)」之寓意。也就是說,「倉頡」二字不但可能寓意著漢字的創作之頭,也可能同時寓意著拼音文字的創作之啟。
不過這只是看圖說文式的想像假說,實際情況還是有待考古學家的証實!
English 有一字 transcribe 包含了「轉寫」、「轉錄」、「傳述寫錄以文」(此處 be 約略形聲台閩語「文」的發音 buém)、「傳述寫錄以銘」(此處 be 約略形聲台閩語「銘」的發音 bïéng) 等含意,似乎也和「倉頡」二字在文字的文化中所帶有的意義和性質相似。如果 transcribe 的 tran 和「倉頡」的「倉」字發音相關,那麼 transcribe 的 scribe 又是否和「倉頡」的「頡」字有關呢?
tran:約略形聲漢語「倉」,同時帶有「傳」、「轉」、「繫連」甚至「通聯」之意。
scribe:s 約略形聲漢語「士」、c 發音 k 而形聲漢語「口」的起音、ri 約略形聲漢語「連」、b 約略形聲漢語「貝」、e 約略形聲漢語「ㄧ」,scribe 合爲轉換漢字符號「士口連貝ㄧ」的組合而代表漢字「頡」。也可以說,此處 scribe 可能通過 sc 約略形聲漢語「士口」和 ribe 約略形聲漢語「連貝ㄧ」而轉換「吉」和「頁」二文,再由「吉」和「頁」組合轉換漢字「頡」。
tran + scribe = 倉 + 士口連貝一 = 倉 + 吉頁 = 倉 + 頡 = 倉頡 = transcribe
當然,作為傳說中創造文字的鼻祖之代名詞,「倉頡」之「倉」字也可能有「創」的意思,因此「倉頡」二字也就可能等同於「創 scribe」之意,而「創 scribe」也就是帶有「創寫刻錄以文」或「創寫刻錄以銘」亦即「以文字來寫刻轉錄銘記事物的創作」之含意。
P.S. 「倉頡」二字在秦帝國和漢帝國時期又寫爲「蒼頡」(據說秦帝國的丞相李斯著有字書《蒼頡篇》,但後世失傳) ,可能是用「艸」字頭符號的發音作為當時「倉」字的發聲音符,所以此時「蒼」字的意思和「倉」字應是ㄧ樣的,後世以至於現代中文則多寫爲「倉頡」。
後記:
既然「倉頡」二字的象徵意義可能是「造字和傳述」這方面的概念,所以「倉頡」在遠古時期也可能只是一種工作或職務的名稱而不是某個人的名字,並且「倉頡」不一定只有一個人,也可能是一群人。而且,神話傳說中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也就是類似現代的 secretary、書記官或秘書之類的職務,但「倉頡」的職務內容可能更偏向文字符號的創寫刻錄。
神話傳說對「倉頡」形像的描述「倉頡四眼」也可能暗喻著其實「倉頡」不只是一個人,至少有兩人共同合作,畢竟文字造出來是用來記錄事物之用,如果還要用來通訊傳訊甚至作爲傳播媒體,至少要有另一個人也能看懂纔可以吧!另一個可能是「四眼」其實代表「兩套文字系統」,一是圖像文字、一是拼音文字,只是後世拼音文字的系統在漢字文化中失傳了,卻在西方文化中發揚光大。
此外,講到「黃帝」就更有意思,因爲「黃」是古代延續到現代 Olympic Game 的射箭競技項目的標準靶標中心的顏色,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中色」(此時華語發音可能應是 zhòngsè 纔對,因爲和「射中」的概念相關),並且傳說中「黃帝」又是個發明家,包括指示方向之用的「指南車」都是「黃帝」發明,所以神話中的「黃帝」一詞可能象徵著「目標極其明顯的導向」纔會和古天文亮星等級術語有關的「帝」字扯上關係。
(P.S. 參考〈yellow 與漢字「黃」或「寅黃」的轉換密碼〉-- https://vocus.cc/@shenger/5de13071fd89780001d1fc9f)
補記:
但是,個人閱讀那裡面記載的不完整文本,發現裡面有「漢兼天下」一語就覺得有點奇怪,因爲《蒼頡篇》傳說是秦代李斯的著作,他怎麼會知道後世漢朝兼併天下呢?難道他是預言家?還是這根本是漢代以後的書,不是李斯著作的那一本?......若是漢代朝廷有重新編纂而私自將原作的「秦兼天下」擅改為「漢兼天下」也是有可能,不過大家都知道《蒼頡篇》原來是李斯的著作,這樣子改意義也不大。
李斯雖是秦王政的丞相,但本是黔首階層實幹出身又是荀子的學生,對於經濟政策制定應有一定水平。秦王重用荀子學生,必然是統壹六國之後的大量開銷使帝國經濟面臨危機,所以當時若有「統一文字」的政策,可能主要也是經濟因素,但政策一出就失算了,因爲必然招致六國原國民出於保衞母語文的反抗。
怪就怪在秦代其實只有統一文字政策,卻沒有真的成功,是漢代以後纔逐漸變得比較統一,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的字是以「篆文」為主,而「篆文」之「小篆」又是秦帝國制定的文字,所以後世大家都以為是秦始皇統一了文字。
漢代實施郡國制,文字反而日趨統一,可能因爲國際貿易需要契約簽定,所以自然會磨合出比較統一的文字。如果沒事而突發奇想的要去統一文字,必定會失敗 (lost combination)。(P.S. 漢朝據說是「郡縣」、「封國」雙行之一朝雙制,合稱「郡國制」,郡縣制沿襲秦帝國,就像直轄國的概念,多設於邊疆或新開拓的地點,而封國則是類似周代的封建制或聯邦制,大多在當時的中原地區。秦帝國的郡縣制則是六國的中國都被廢,只有秦帝國的朝廷一個中國,與漢朝還是有點不一樣。)
漢字早期的文字中有許多計量文字分化的很細緻,但在後世都被簡化,可知造字的目的原本有一大部份是用於經濟或商務活動,經濟商務爲了往來方便,就會使用更清楚明白的文字符號,而那種文字符號自然也會變成國際間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