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死亡的幽魂與選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結束,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有一剎那瞭解了VK對於喜歡的東西那看似誇大的句子「感動得都快哭了」。看完《灰燼與鑽石》後,我終於明白那「快哭了」的感覺是什麼了。那樣的感受不是因為故事催淚,而是打從心底覺得:好!這真是部好電影!
首先,我很喜歡男主角馬切克(Zbigniew Cybulski飾)。怎麼說呢,應是他很有赤子之心吧,或說風流倜儻也行。只不過他的風流只對一名女性,便止住了,專屬於她──吧台的服務人員,克莉絲蒂娜。
那只是個意外,無心(或說有意)的搭訕,竟就如此將這只認識了兩三小時的女子約進了自己的生命,並成了他原堅毅若剛的決心的裂痕。
究竟要執行暗殺任務,或是為了那份人生初嘗的愛而放棄任務呢?馬切克深深的掙扎著。
除了主角馬切克外,戲裡的每個角色都是立體有性格、有故事的人。不論是馬切克的同夥安德烈(Adam Pawlikowski飾)、共產黨書記撒蘇卡(Wacław Zastrzeżyński飾)、女主角克莉絲蒂娜(Ewa Krzyżewska飾)、市長秘書(Bogumił Kobiela飾)、旅社櫃台人員,甚或只出現十多秒的工人未婚妻,都生動無比。
《灰燼與鑽石》劇照
圖片來源:film struck
《灰燼與鑽石》的故事所發生的時間是1945年5月8日,德國政府在柏林簽下〈無條件投降書〉的一天。這個時間點極具歷史意涵,代表著許多事物的結束與開始是長達6年的二戰的結束,是終能遠離戰火的新生活的開始;是恐懼陰霾的結束,是擁抱的盼望成真的開始。
但歷史的軌跡在許多地方也非如此一刀分明。歷史是由無數個點,所接續連成的,故已承接的任務仍就要達成,未成功暗殺的黨書記仍要去想辦法暗殺掉──因戰爭的結束同時意味著,由蘇維埃扶植的共場黨政權將掌管整個波蘭。
在這青黃交接、局勢明朗又渾沌的時刻,愛神也來攪局,對原本心無旁鶩、專心為國犧牲的馬切克射了一箭,陷入為情或為國的糾結中。
《灰燼與鑽石》劇照
圖片來源:Miami Film Festival
雖《灰燼與鑽石》奠基於真實的歷史背景下,但它的故事皆發生於一個虛構的小市鎮中。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安排,「棒」的地方在於這個市鎮的「小」,因著它的「小」,所以角色與角色的再/類相遇成為可能。
於是,在片頭被馬切克與安德烈誤殺的兩位水泥工人,並非只是指出誤殺的「道具」,他們也照映出在這混亂時代中,其他市民的擔憂──無辜的人被錯殺的事件還會再有幾起?下一個會不會是我,或我的親友?這樣動盪不安的生活還要過多久?
被誤殺的水泥工人,也是某人(一名旅社女服務員)的未婚夫。主角馬切克偶然的望見對面樓房的女人為她未婚夫的死去而嚎啕大哭,凝視著她的他,或許心裡對於使無辜生命喪命感到一陣動搖,或自責、或無奈、或為其默哀。
女人的哭聲讓馬切克以「被哀悼」的形式重遇了他早晨所誤殺的人。
水泥工人這一小角色有了這麼多層面的「表現」看似已很善用這個角色了,但編劇很厲害,他尚未罷休,仍不讓他們真正於此片中「死去」。
《灰燼與鑽石》劇照
圖片來源:JustWatch
在電影的中後段,馬切克與女主角克莉絲蒂娜離開旅社外出散步。好事多磨,克莉絲蒂娜的鞋跟斷了,於是馬切克闖進了一棟前頭擺有耶穌聖像與燭燈檯的建物內,欲找尋器具修理克莉絲蒂娜的鞋跟。

此時或許是因為些微聲響,也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氣息,守門的阿伯醒來了。斥罵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就是這樣的連死者都不尊重了。」
馬切克一邊消化著這個資訊,邊轉身背對聖像,看向眼前(鏡頭外觀者所未見的景象),掀起了那蓋住遺體的白布,表情震懾住──他所見的是兩具熟悉的屍體。
馬切克親自接開死亡的面紗,直視(他導致的)死亡本身。

我無法輕易的揣測出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照理說,歷經華沙起義,又持續效忠反抗軍的他,應已對屍體/(他者的)死亡已然麻木才對。
或許那時候的馬切克,看到的不只是「他殺死的人」,更是他人平凡生活的死亡──那個他一瞥卻只能深埋於心的平凡生活;也是緊鄰著的愛情旁,正虎視眈眈看著自己的命運。
《灰燼與鑽石》劇照
圖片來源:vague visages
一切都在於選擇。

是他選擇揭開蓋著屍體的白布。即便老者已告訴他,那是「今早被謀殺的兩個人」,他仍舊掀起白布一角,直視死亡;
也是他所選擇的,當克莉絲蒂問他「在做什麼?」時,他丟拋下手中的白布,令他所心儀的女子克莉絲蒂娜親眼見證死亡,讓那死亡的寒慄突襲她,並失聲尖叫。
那也是馬切克選擇的,選擇離開光束照耀著的克莉絲蒂娜──他的救贖。
然後親自赴向死亡。
那覆蓋屍體的白布,也是他親手裹在自己身上的。以自身鮮血染紅的白,是他對心中理想的波蘭所做出的效忠。
也是以愛情、以自己、以那名為平凡的生活為供物所獻上的祭。
《灰燼與鑽石》劇照
圖片來源:Miami Film Festival
    3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點的班次,我晚了幾分才進月台。但好在列車仍舊在那,雖已行駛數個分鐘,我仍能趕上那台,在時間中行進的列車。   閃進漆黑的空間,坐了許久,聽著男人們以我不認識的語言交談。從他們的對話中(又或是某人喃喃的自白)我才得知,這輛列車即將開往土耳其,途經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   從駕駛窗看出的風景(又或是從
    (有雷慎入) 這是一個十六歲女孩想變成一個女孩的故事,即便週遭的人已跟她說在他們眼裡,她已是女孩了,但因著兩腿間仍有條陰莖,她仍無法完全認同自己。  這是個有關變性的故事......
    在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流連了六個小時,卻仍無法看盡全部的作品。 真的很美,我喜歡壯圍沙丘這種不規則型的建築,走到任一處都是不同的感官體驗。黃聲遠的沙丘建築中,蔡明亮的八部作品慢慢在行走,李康生披著一身紅走過了「塵」、「風」、「雨」、「海」、「潮」、「月光」,走過了馬塞、香港、東京、古晉,走過了恆長
           《我是另一個你》劇照         圖片來源:城市游牧影展  關上電視廣告,只剩下不知何處傳來細微的水滴聲。 剛看完的紀錄片,是中國女導演王男袱的作品。之前也曾看過她的一部作品《流氓燕》,沒記錄下來的已快要忘記。只記得她是在跟拍一名維護中國女性人權的女子,印象中很生猛,或許震撼。
    《蘋果的滋味》為李惠仁導演2015年的作品,整部片架構超棒,由壹傳媒來台的歷史與爭議,慢慢將層次拉高,談及台灣媒體與社會的狀況,並在影片的後三分之一,再次抽高層次將中國影響台灣議題拉進來談。   很喜歡這部片。  對我來說這部片也是部在「講事件」的紀錄片,但跟一般我認為的「講事件」的紀錄片(如前幾周
    《肉身博天》是由黃明川導演所拍攝、於2017年製成的紀錄片,以一名行為藝術家──楊金池先生作為拍攝對象。楊金池的行為藝術的要關懷對象是地球,楊以環境的角度切入,去述說諸如垃圾問題、海平面上升問題、融冰問題、水資源問題等。楊金池先生最有名的行為藝術表演是《Kill Me or Change》,他蒐集了
    兩點的班次,我晚了幾分才進月台。但好在列車仍舊在那,雖已行駛數個分鐘,我仍能趕上那台,在時間中行進的列車。   閃進漆黑的空間,坐了許久,聽著男人們以我不認識的語言交談。從他們的對話中(又或是某人喃喃的自白)我才得知,這輛列車即將開往土耳其,途經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   從駕駛窗看出的風景(又或是從
    (有雷慎入) 這是一個十六歲女孩想變成一個女孩的故事,即便週遭的人已跟她說在他們眼裡,她已是女孩了,但因著兩腿間仍有條陰莖,她仍無法完全認同自己。  這是個有關變性的故事......
    在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流連了六個小時,卻仍無法看盡全部的作品。 真的很美,我喜歡壯圍沙丘這種不規則型的建築,走到任一處都是不同的感官體驗。黃聲遠的沙丘建築中,蔡明亮的八部作品慢慢在行走,李康生披著一身紅走過了「塵」、「風」、「雨」、「海」、「潮」、「月光」,走過了馬塞、香港、東京、古晉,走過了恆長
           《我是另一個你》劇照         圖片來源:城市游牧影展  關上電視廣告,只剩下不知何處傳來細微的水滴聲。 剛看完的紀錄片,是中國女導演王男袱的作品。之前也曾看過她的一部作品《流氓燕》,沒記錄下來的已快要忘記。只記得她是在跟拍一名維護中國女性人權的女子,印象中很生猛,或許震撼。
    《蘋果的滋味》為李惠仁導演2015年的作品,整部片架構超棒,由壹傳媒來台的歷史與爭議,慢慢將層次拉高,談及台灣媒體與社會的狀況,並在影片的後三分之一,再次抽高層次將中國影響台灣議題拉進來談。   很喜歡這部片。  對我來說這部片也是部在「講事件」的紀錄片,但跟一般我認為的「講事件」的紀錄片(如前幾周
    《肉身博天》是由黃明川導演所拍攝、於2017年製成的紀錄片,以一名行為藝術家──楊金池先生作為拍攝對象。楊金池的行為藝術的要關懷對象是地球,楊以環境的角度切入,去述說諸如垃圾問題、海平面上升問題、融冰問題、水資源問題等。楊金池先生最有名的行為藝術表演是《Kill Me or Change》,他蒐集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棱鏡的觀景 從 Stevns Klint 白崖離開後,我們繼續前往當天的最後一個行程目的地-Faxe Limestone Quarry (Faxe 石灰石採石場) 方向前進,會把這個地方放在當天一日遊的行程裡是因為兩位旅伴中的其中一位之前去過,看過她拍的照片真的很美,而且她很推薦
    Thumbnail
    本書以《金剛經》為本闡述了佛法的精妙與法意,並以其內容貫穿本書,說明作者是如何將佛法應用在商業活動中,闡述我們要如何追求財務以及人生的成功。從佛法的「空性」、「心之銘印」及「因果關係」等,都有深入淺出的說明與分析。
    Thumbnail
    《金瓜石:金仔山的黃金歲月》以歷史故事方式描述台灣礦業的發展、礦工的工作和生活型態、金瓜石的礦業遺跡等。 來到金瓜石,為了認識台灣礦業的發展和故事,先到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館整個園區是以金瓜石礦業歷史與黃金為主題核心,其建築是以礦業舊建築活化再利用。有黃金館、煉金樓、金屬工藝館、四連棟宿舍、廠長
    Thumbnail
    遲了就來不及, 過去曾經的燦爛, 化為隕石如雨……
    Thumbnail
    他們談過好幾次淡忘對於生存機制的意義了。她的看法是人們掙扎或淡忘,是因為無論帶離或留下任何一種相對關係與時空狀態,必然得消耗精神去處理新的感受。然而某些奇遇 ── 某些絲絲入扣的癥結,儘管事過境遷,仍然在安桀的心頭縈繞不去。
    Thumbnail
    <p>這樣的開放,並不是對世界敞開胸襟,更不是融入世界的開放;這樣的開放,只是因為可以賺錢而進行的開放,而不是文化交流的開放;這樣的開放,是表面上大量的外來文化進入到中國,但是在中國社會的底層,仍然對於世界感到「隔閡」的開放。貌似開放,內心依舊隔閡,這樣的觀察深入到中國問題的肌理之中,何偉的眼光之犀利,不能不令人佩服。</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棱鏡的觀景 從 Stevns Klint 白崖離開後,我們繼續前往當天的最後一個行程目的地-Faxe Limestone Quarry (Faxe 石灰石採石場) 方向前進,會把這個地方放在當天一日遊的行程裡是因為兩位旅伴中的其中一位之前去過,看過她拍的照片真的很美,而且她很推薦
    Thumbnail
    本書以《金剛經》為本闡述了佛法的精妙與法意,並以其內容貫穿本書,說明作者是如何將佛法應用在商業活動中,闡述我們要如何追求財務以及人生的成功。從佛法的「空性」、「心之銘印」及「因果關係」等,都有深入淺出的說明與分析。
    Thumbnail
    《金瓜石:金仔山的黃金歲月》以歷史故事方式描述台灣礦業的發展、礦工的工作和生活型態、金瓜石的礦業遺跡等。 來到金瓜石,為了認識台灣礦業的發展和故事,先到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館整個園區是以金瓜石礦業歷史與黃金為主題核心,其建築是以礦業舊建築活化再利用。有黃金館、煉金樓、金屬工藝館、四連棟宿舍、廠長
    Thumbnail
    遲了就來不及, 過去曾經的燦爛, 化為隕石如雨……
    Thumbnail
    他們談過好幾次淡忘對於生存機制的意義了。她的看法是人們掙扎或淡忘,是因為無論帶離或留下任何一種相對關係與時空狀態,必然得消耗精神去處理新的感受。然而某些奇遇 ── 某些絲絲入扣的癥結,儘管事過境遷,仍然在安桀的心頭縈繞不去。
    Thumbnail
    <p>這樣的開放,並不是對世界敞開胸襟,更不是融入世界的開放;這樣的開放,只是因為可以賺錢而進行的開放,而不是文化交流的開放;這樣的開放,是表面上大量的外來文化進入到中國,但是在中國社會的底層,仍然對於世界感到「隔閡」的開放。貌似開放,內心依舊隔閡,這樣的觀察深入到中國問題的肌理之中,何偉的眼光之犀利,不能不令人佩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