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書架》中國到底有多開放?評何偉的《奇石》

2016/06/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特約記者何偉(Peter Hessler),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深入的觀察和了解,曾經出版了一系列在中國開車遊歷的非虛構寫作作品。他之所以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報導作品,是因為有獨到的觀察角度,正如他自己所說:「當我描寫人物,我想要描寫我們之間如何互動,我想要描寫哪些事物是我們可以分享的,以及哪些事物讓我們分道揚鑣。」觀察者把自己放入觀察的世界中,這樣的寫作方式,使他可以更切身體會到表面下的本質。基於這樣的寫作方式,關於中國到底有多開放的問題,何偉提供我們一些值得深思的參考。

 

在他的《奇石:從城市到荒野的另類紀實》一書中,有一篇叫做〈中國巴比松畫派〉。我們知道,法國的巴比松畫派(École de Barbizon)屬於浪漫主義文藝潮流的產物,畫家們在楓丹白露的森林邊緣作畫,內容大多是鄉村風館,優美動人。中國浙江的麗水市要發展出口經濟,就把心思動到了油畫上──他們招聘畫家,專門仿照西方油畫風格,大量製造畫作,然後送往其他國家的觀光購物商店、餐館和旅館,被當地領導稱為「麗水巴比松」計劃。這聽起來多少有些諷刺,因為據說歐洲的一位進口商,每月要從麗水購買以前幅中國人畫的義大利城市,而這些畫家,沒有一個去過義大利。

 

9572207151_23854e3b25_b

巴比松畫派。Photo Credit:Plum leaves@flickr CC BY 2.0

 

但是,這也是中國的對外開放的真實寫照。中國的一個地方城市,融入了國際藝術品市場,聽起來非常開放,當地的年輕人也非常西化。何偉不無調侃地提到,一位年輕的工廠老闆,戴著一個K字型的鑽石耳環,他的女友則戴著一個O字型的耳環,他表示這代表著一切都會「OK」。如果你真的認為中國已經如此開放,那你就錯了。

 

何偉在麗水進行了深入的採訪。他發現,這些用寫實畫法畫出巴比松風格的藝術家們,其實根本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自己創作的作品內容。他們只是把繪畫當作謀生的工具,用仿製的態度進行創作;與其說是藝術,不如說是手藝。而麗水,這個每年提供歐洲大量油畫作品的城市,當地的人對外面世界其實有巨大的隔閡。對此,何偉寫道:

 

「這兒的居民以一種奇怪的、零散的方式和外界接觸,而我無法想像他們如何從這類接觸中,創造一種連貫的世界觀。然而,我來自外界,所以讓我印象更深刻的,不是他們所瞥見的點點滴滴,而是他們和外界的隔閡。」

 

這一段感受細膩而真切,揭開了中國所謂「對外開放」的真實底蘊──這不是唐朝盛世時期那種廣納外族的開放,也不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那種虛心、全面地學習外來文明的開放;中國的開放,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器物的、技術的、表面的層次。

 

這樣的開放,並不是對世界敞開胸襟,更不是融入世界的開放;這樣的開放,只是因為可以賺錢而進行的開放,而不是文化交流的開放;這樣的開放,是表面上大量的外來文化進入到中國,但是在中國社會的底層,仍然對於世界感到「隔閡」的開放。貌似開放,內心依舊隔閡,這樣的觀察深入到中國問題的肌理之中,何偉的眼光之犀利,不能不令人佩服。

 

《奇石》這本書,是何偉多年來在《紐約客》雜誌的文章的結集,裏頭大部份篇章,都是寫他在中國的觀察與感受的,其中不乏對於所謂「開放」的細膩感受這類的精彩之處。有興趣深入認識中國的朋友,可以去找來讀讀。

 

延伸閱讀: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上)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中)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下)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編輯:葉菀菱

 

王丹
王丹
一個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致力于做一個温和,堅定,有建設性的政治反對派;期待未来的中國,能夠重建政治秩序和生活秩序。為北美,港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出版有《王丹獄中回憶錄》,《王丹觀點》,《聽風隨筆》,《在梵谷的星空下沈思》,《我異鄉人的身份逐漸清晰》等政治,歷史,文學著作二十餘種,曾為臺北市駐市作家,並獲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詩歌首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