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藤球賽事場邊防護心得-喜歡運動,日常保養不可少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週四、五、六天是藤球全國排名賽,這關係到選手是否能晉升甲組或是未來代表國家出賽,聚集全國大學、高中、國中、國小的優秀選手們集聚一堂競賽。
我擔任五、六兩天的場邊防護,對我的體力消耗真是超乎想像阿~場內熱血激烈的比賽,而我則是一直處在緊繃狀態,因為不斷有意外或球員傷害需要處理。特別是週五白天,有手肘脫位、腳踝扭傷、球員不小心互踢到小腿等,我這一秒還在場邊防護,下一秒可能就要直接飛奔場內處理突發狀況,非常刺激。這兩天有許多心得,跟各位分享,也為自己做紀錄。

1 場邊防護,考驗實力,更考驗反應

一般來說藤球因為沒有直接的衝撞,雙方是在網的兩邊對陣,有點像是足排球的概念,所以意外傷害會比較少,只能說是我個人太帶賽,才有那麼多意外傷還要處理。
平常我的工作都是專注處理患者的長期問題,是朝「治本」思維走的。透過治療止痛,並恢復身體機能。
但場邊防護完全不是這樣玩的~即便我知道選手扭傷、拉傷應該休息,但只要他還想上去打,我就得想辦法透過貼紮或支撐或固定或減壓等方法,讓他們能順利完賽。
舉個實際的例子,最後一天早上,有個女選手來場邊找我,哭著臉說大腿內側鼠蹊部很痛,每走一步路都覺得很吃力,其實在我看來就是拉傷了,應該休息。但已經打到冠軍賽,而且是三人團體,她不上或上場痛到不能移動,基本就沒戲唱了。所以我只能跟她解釋相關風險後,她自己決定。決定打!怎麼辦呢?後來針對大腿根部固定貼紮,讓她能順利上場,最後也順利拿下比賽。
再一個例子是一位選手有車禍舊傷曾有十字韌帶斷裂,在封阻對方殺球時,球直接又撞上膝蓋。比賽傷停時間只有五分鐘,在我第一次評估時,用了較強的固定,結果太過干擾她的發力,她踢一球就撕掉了。二次貼紮改用彈性繃帶,保留部分彈性,結果還是干擾,她又拆掉了。下場之後她來找我,我先請她冰敷,過沒多久,居然跟我說大腿跟小腿都覺得很麻,摸的時候沒什麼感覺。
因為已經下場了,時間比較充裕,也確認一場比賽時間是兩個小時後,我對她進行比較完整的評估,發現原來根源點來自臀部,好好進行放鬆跟調整後,她的整個腳的知覺與行動就正常很多。
以上只是其中兩個案例,但其實兩天我都在跟時間壓力、評估正確性、支撐或治療之間做掙扎,有時候忙完稍歇一回,就在思考剛剛處理的是不是夠好?如果還有類似狀況可以怎麼做?對我來說真是很難得的學習。

2 拉傷突然變多了?疲勞與恢復

在第二天的下午三點過後,我開始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象,拉傷來場邊找我協助的選手變多了,多半是大腿後肌、大腿內收肌拉傷,嚴重點甚至會腫一塊微突出很誇張,也有些人是小腿前側緊繃或腰椎拉傷。
這裡跟大家腦補一下:所謂運動傷害指得是因為運動引起的任何傷害。但是,運動傷害可以分成兩類,一個是意外,一個是累積性傷害。
舉例來說這次有個選手在落地時,手沒撐好,手肘折了一下骨頭脫位了,這是意外!另一位選手在翻身踢球時,腳不小心掛在網子然後瞬間腳踝撞擊落地,腳踝大扭一下,這是意外!還有球員在比賽過程中不小心互踢到小腿,這是意外!意外很難避免,簡單來說就是命~誰也不想發生,但就是會遇到~
另外一種值得關注的就是疲勞性或累積性傷害,拉傷就是最典型之一,特別容易出現在狀態不佳或極度疲勞的狀況。所以下午三點後明顯變多拉傷的選手,才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這我就有點想碎念一下賽程的安排,第二天賽程預定時間是早上9點到晚上9點,結果當天居然打到晚上11點半才結束,我這邊吃不消是一定的,而上場激烈比賽的選手更是如此。就算按原先的早9到晚9好了,其實還是很誇張阿~不過我後來聽一位體能教練說去打國際賽也常常是如此,好吧!那我真沒話說了~只是站在醫學角度來看,覺得匪夷所思一些。
話說回來,如果選手們預期有這樣的行程安排,那就要特別注重比賽後的恢復與休息。但實際的狀況是,選手們其實互相都很熟、感情也都不錯,有時候自己比賽結束會想幫隊友加油,又或者是也被指派任務要做紀錄之類的。也有大學選手賽後還必須擔任教練指導高中或國中選手。這或許是體育界的常態,但我真心覺得懂得抓時間休息是很重要的。
後來又跟體能教練進一步聊到,有資源的球隊在平常時會做賽季規畫安排,平常就會有防護員安排身體的放鬆與恢復,在課表上也會有相關的調整;反之資源不足的學校這方面就蠻吃虧的,雖然技術不見得差,但在體能的調配上,觀念就沒那麼到位。

3 拉傷的很大一群人,柔軟度都不好!

處理過程中,我發現拉傷的選手們柔軟度都不太好,這讓我有點意外,如果你看過藤球比賽,你就知道藤球在殺球時,動作很像足球的倒掛金鉤動作,這個動作必須靠腿上舉到很高配合向後翻身的動作,所以如果用這樣的動作殺出漂亮的一球,會覺得很精彩過癮,然而這個動作就需要非常好的動作柔軟度。
照片取自"中華民國藤球協會"
我處理好幾個拉傷選手,也跟他們比較熟後。我忍不住問,你們訓練完後會拉筋嗎?(我以為這是常識,所以原本沒想要問)。
"沒有阿~訓練後很累都想要趕快回家吃飯~"
"那賽前呢?"
"賽前會稍微拉一下啦~但也不知道做得完不完整。"
上述的對話同樣比較發生在資源不足的選手上,對於如何完整的賽前暖身、賽後恢復與伸展並沒有很好的觀念與習慣。
老實說這群孩子技術都很好,也更敢拚,也或許這樣讓他們覺得沒差,小酸小痛忍過去就好了。
後來我處理幾個年紀較大的選手時,好好跟他們強調柔軟度的重要,以及應該要怎麼做。"回去要好好教學弟妹蛤~學長要有好的榜樣與示範"。

心得總結

這次的場邊防護,對我是很大的考驗,也讓我想很多事。當球員在比賽意外受傷時,無論對選手、教練、隊友們來說,我的專業意見都是他們的依靠。這也讓我在這兩天的防護中,不斷去思考怎樣可以讓自己處理得更好,這也是我繼續往陌生領域前進的動力。
另外一個更大的感覺是,「體育-身體教育」真的是很重要阿~就我所知,這幾年政府真的投入很多資源在做,跟很多年前比起來,現在選手的觀念也更好,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城鄉差距,而這也讓很多優質的選手可能因此無法走到很遠,希望有機會這些孩子們也能得到相當的資源阿~~~
在我認為,體育課,不應該只是打打球跑跑步,而是要在課堂上傳遞給每個人好的身體使用方式。我雖然不是體育老師,但我平常接講座、寫文章,想做的就是這件事,我相信只要我們越懂得身體怎麼用、怎麼對待,那不必要的傷害就會越少。
好啦~今天又碎念很多,我們下次見~

防護意外與疲勞

判斷需要準又快

體能恢復很重要

身體教育不能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59會員
    99內容數
    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歡迎加入洪老師臉書粉專:岳裕物治師。作者現服務於安和物理治療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岳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老師,我能去爬山嗎?/某某醫生說做這個運動很好,我能做嗎?/我是不是不應該再爬樓梯了?/我還能去打球嗎?/我還能跑步嗎?我很喜歡跑步耶!/我五十肩做某某問運動是不是有幫助?/大家都說打太極群很好,我能不能做?/醫生說某某動作會幫助我把肌肉練得更好,我可以做嗎?/我鄰居跟我說他做某某運動腰就好起來了,
    舉跑車為例,你的肌肉很大、力量很大,就像是車子馬力很大的概念,但是,力量輸出越大,車子的骨架就要越穩。 許多人會受傷,就是框架不夠穩定的情況下,去作超出這個框架的體力勞動、運動、競技等。在你投入工作或運動時,你一定會「超」輸出,但框架不夠穩的情況下,那就容易受傷了
    發生意外傷害後,原先的不舒服慢慢退去,但反而開始其他的不舒服,重點是去醫師診斷說骨頭結構都很好,但困擾還更長更久,怎麼辦呢?
    “鞋墊沒有問題嗎?不用換嗎?”L納悶的問著。 我覺得可能是之前接受到的資訊不完整,L的心裡一直覺得是鞋墊做得不夠好,希望尋求調整鞋墊的協助。 我耐心地跟L解釋,經過我的確認,鞋墊其實做得很好,但他的腳他僵硬而且又無力,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兩股力量的互相擠壓,只要時間夠長,他的症狀一定會發生。
    以前讀書的時候,知識、解剖構造都是在書裏面的,而那堂課裡,劉老師一個一個帶我們去動作、去感受身體的每個部位。肩胛骨是怎麼動的?肩膀是怎麼旋轉的?髖關節是什麼回事?骨盆運轉是怎麼動的?那時候真的有一種被敲到頭的感覺"原來是這樣阿!"我第一次感受到,書本裡的知識,跳進我的身體裡。
    「疼痛」其實是我們很棒的老師,祂告訴我們要好好的愛身體,然後去學得使用與對待身體的智慧,如果不知道怎麼開始,那就從「覺察」開始吧!
    老師,我能去爬山嗎?/某某醫生說做這個運動很好,我能做嗎?/我是不是不應該再爬樓梯了?/我還能去打球嗎?/我還能跑步嗎?我很喜歡跑步耶!/我五十肩做某某問運動是不是有幫助?/大家都說打太極群很好,我能不能做?/醫生說某某動作會幫助我把肌肉練得更好,我可以做嗎?/我鄰居跟我說他做某某運動腰就好起來了,
    舉跑車為例,你的肌肉很大、力量很大,就像是車子馬力很大的概念,但是,力量輸出越大,車子的骨架就要越穩。 許多人會受傷,就是框架不夠穩定的情況下,去作超出這個框架的體力勞動、運動、競技等。在你投入工作或運動時,你一定會「超」輸出,但框架不夠穩的情況下,那就容易受傷了
    發生意外傷害後,原先的不舒服慢慢退去,但反而開始其他的不舒服,重點是去醫師診斷說骨頭結構都很好,但困擾還更長更久,怎麼辦呢?
    “鞋墊沒有問題嗎?不用換嗎?”L納悶的問著。 我覺得可能是之前接受到的資訊不完整,L的心裡一直覺得是鞋墊做得不夠好,希望尋求調整鞋墊的協助。 我耐心地跟L解釋,經過我的確認,鞋墊其實做得很好,但他的腳他僵硬而且又無力,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兩股力量的互相擠壓,只要時間夠長,他的症狀一定會發生。
    以前讀書的時候,知識、解剖構造都是在書裏面的,而那堂課裡,劉老師一個一個帶我們去動作、去感受身體的每個部位。肩胛骨是怎麼動的?肩膀是怎麼旋轉的?髖關節是什麼回事?骨盆運轉是怎麼動的?那時候真的有一種被敲到頭的感覺"原來是這樣阿!"我第一次感受到,書本裡的知識,跳進我的身體裡。
    「疼痛」其實是我們很棒的老師,祂告訴我們要好好的愛身體,然後去學得使用與對待身體的智慧,如果不知道怎麼開始,那就從「覺察」開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我們今次走進五人足球世界,訪問了台灣五人足球的第一位職業球員。  
    Thumbnail
    相對於系列中上兩位主角李茂和朱恩樂,今次主角名氣或許比較少一點。 今次的主角是航源前鋒陳慶烜,他沒有外流經驗,也27歲才入選國家隊。與之前幾章主角不同的地方是,他有亞協盃的經驗。 
    Thumbnail
    今次訪問的對象,或許是近年除了陳柏良之外,最為人認識的中華台北隊球員。他就是「土耳其火槍兵」朱恩樂。他是台灣足球第一位入籍球員,曾加盟梅洲客家,與香港教練楊正光合作。
    Thumbnail
    想聊一聊我的足球故事。 正如古天樂在樂壇頒獎禮所言,足球是一項「我很喜歡,但我不擅長的事」。 為何呢?小學三年級我才剛從屯門搬至東涌,在一個新屋邨中長大。在屋邨成長的人,同學就是你的鄰里…
    來說說我對甲子園高中投手,投球數過多這件事情的看法,這幾乎是每年甲子園一定會出現的熱門話題,有很多人都在說剛被火腿隊以第一指名加盟,進入的吉田星輝,他的手臂會是個未爆彈,先姑且不論他們的未來是怎樣的,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丟掉我們台灣人對我們自己體育選手,體育班訓練養成的既定思維。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我們今次走進五人足球世界,訪問了台灣五人足球的第一位職業球員。  
    Thumbnail
    相對於系列中上兩位主角李茂和朱恩樂,今次主角名氣或許比較少一點。 今次的主角是航源前鋒陳慶烜,他沒有外流經驗,也27歲才入選國家隊。與之前幾章主角不同的地方是,他有亞協盃的經驗。 
    Thumbnail
    今次訪問的對象,或許是近年除了陳柏良之外,最為人認識的中華台北隊球員。他就是「土耳其火槍兵」朱恩樂。他是台灣足球第一位入籍球員,曾加盟梅洲客家,與香港教練楊正光合作。
    Thumbnail
    想聊一聊我的足球故事。 正如古天樂在樂壇頒獎禮所言,足球是一項「我很喜歡,但我不擅長的事」。 為何呢?小學三年級我才剛從屯門搬至東涌,在一個新屋邨中長大。在屋邨成長的人,同學就是你的鄰里…
    來說說我對甲子園高中投手,投球數過多這件事情的看法,這幾乎是每年甲子園一定會出現的熱門話題,有很多人都在說剛被火腿隊以第一指名加盟,進入的吉田星輝,他的手臂會是個未爆彈,先姑且不論他們的未來是怎樣的,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丟掉我們台灣人對我們自己體育選手,體育班訓練養成的既定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