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五、六天是藤球全國排名賽,這關係到選手是否能晉升甲組或是未來代表國家出賽,聚集全國大學、高中、國中、國小的優秀選手們集聚一堂競賽。
我擔任五、六兩天的場邊防護,對我的體力消耗真是超乎想像阿~場內熱血激烈的比賽,而我則是一直處在緊繃狀態,因為不斷有意外或球員傷害需要處理。特別是週五白天,有手肘脫位、腳踝扭傷、球員不小心互踢到小腿等,我這一秒還在場邊防護,下一秒可能就要直接飛奔場內處理突發狀況,非常刺激。這兩天有許多心得,跟各位分享,也為自己做紀錄。
1 場邊防護,考驗實力,更考驗反應
一般來說藤球因為沒有直接的衝撞,雙方是在網的兩邊對陣,有點像是足排球的概念,所以意外傷害會比較少,只能說是我個人太帶賽,才有那麼多意外傷還要處理。
平常我的工作都是專注處理患者的長期問題,是朝「治本」思維走的。透過治療止痛,並恢復身體機能。
但場邊防護完全不是這樣玩的~即便我知道選手扭傷、拉傷應該休息,但只要他還想上去打,我就得想辦法透過貼紮或支撐或固定或減壓等方法,讓他們能順利完賽。
舉個實際的例子,最後一天早上,有個女選手來場邊找我,哭著臉說大腿內側鼠蹊部很痛,每走一步路都覺得很吃力,其實在我看來就是拉傷了,應該休息。但已經打到冠軍賽,而且是三人團體,她不上或上場痛到不能移動,基本就沒戲唱了。所以我只能跟她解釋相關風險後,她自己決定。決定打!怎麼辦呢?後來針對大腿根部固定貼紮,讓她能順利上場,最後也順利拿下比賽。
再一個例子是一位選手有車禍舊傷曾有十字韌帶斷裂,在封阻對方殺球時,球直接又撞上膝蓋。比賽傷停時間只有五分鐘,在我第一次評估時,用了較強的固定,結果太過干擾她的發力,她踢一球就撕掉了。二次貼紮改用彈性繃帶,保留部分彈性,結果還是干擾,她又拆掉了。下場之後她來找我,我先請她冰敷,過沒多久,居然跟我說大腿跟小腿都覺得很麻,摸的時候沒什麼感覺。
因為已經下場了,時間比較充裕,也確認一場比賽時間是兩個小時後,我對她進行比較完整的評估,發現原來根源點來自臀部,好好進行放鬆跟調整後,她的整個腳的知覺與行動就正常很多。
以上只是其中兩個案例,但其實兩天我都在跟時間壓力、評估正確性、支撐或治療之間做掙扎,有時候忙完稍歇一回,就在思考剛剛處理的是不是夠好?如果還有類似狀況可以怎麼做?對我來說真是很難得的學習。
2 拉傷突然變多了?疲勞與恢復
在第二天的下午三點過後,我開始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象,拉傷來場邊找我協助的選手變多了,多半是大腿後肌、大腿內收肌拉傷,嚴重點甚至會腫一塊微突出很誇張,也有些人是小腿前側緊繃或腰椎拉傷。
這裡跟大家腦補一下:所謂運動傷害指得是因為運動引起的任何傷害。但是,運動傷害可以分成兩類,一個是意外,一個是累積性傷害。
舉例來說這次有個選手在落地時,手沒撐好,手肘折了一下骨頭脫位了,這是意外!另一位選手在翻身踢球時,腳不小心掛在網子然後瞬間腳踝撞擊落地,腳踝大扭一下,這是意外!還有球員在比賽過程中不小心互踢到小腿,這是意外!意外很難避免,簡單來說就是命~誰也不想發生,但就是會遇到~
另外一種值得關注的就是疲勞性或累積性傷害,拉傷就是最典型之一,特別容易出現在狀態不佳或極度疲勞的狀況。所以下午三點後明顯變多拉傷的選手,才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這我就有點想碎念一下賽程的安排,第二天賽程預定時間是早上9點到晚上9點,結果當天居然打到晚上11點半才結束,我這邊吃不消是一定的,而上場激烈比賽的選手更是如此。就算按原先的早9到晚9好了,其實還是很誇張阿~不過我後來聽一位體能教練說去打國際賽也常常是如此,好吧!那我真沒話說了~只是站在醫學角度來看,覺得匪夷所思一些。
話說回來,如果選手們預期有這樣的行程安排,那就要特別注重比賽後的恢復與休息。但實際的狀況是,選手們其實互相都很熟、感情也都不錯,有時候自己比賽結束會想幫隊友加油,又或者是也被指派任務要做紀錄之類的。也有大學選手賽後還必須擔任教練指導高中或國中選手。這或許是體育界的常態,但我真心覺得懂得抓時間休息是很重要的。
後來又跟體能教練進一步聊到,有資源的球隊在平常時會做賽季規畫安排,平常就會有防護員安排身體的放鬆與恢復,在課表上也會有相關的調整;反之資源不足的學校這方面就蠻吃虧的,雖然技術不見得差,但在體能的調配上,觀念就沒那麼到位。
3 拉傷的很大一群人,柔軟度都不好!
處理過程中,我發現拉傷的選手們柔軟度都不太好,這讓我有點意外,如果你看過藤球比賽,你就知道藤球在殺球時,動作很像足球的倒掛金鉤動作,這個動作必須靠腿上舉到很高配合向後翻身的動作,所以如果用這樣的動作殺出漂亮的一球,會覺得很精彩過癮,然而這個動作就需要非常好的動作柔軟度。
我處理好幾個拉傷選手,也跟他們比較熟後。我忍不住問,你們訓練完後會拉筋嗎?(我以為這是常識,所以原本沒想要問)。
"沒有阿~訓練後很累都想要趕快回家吃飯~"
"那賽前呢?"
"賽前會稍微拉一下啦~但也不知道做得完不完整。"
上述的對話同樣比較發生在資源不足的選手上,對於如何完整的賽前暖身、賽後恢復與伸展並沒有很好的觀念與習慣。
老實說這群孩子技術都很好,也更敢拚,也或許這樣讓他們覺得沒差,小酸小痛忍過去就好了。
後來我處理幾個年紀較大的選手時,好好跟他們強調柔軟度的重要,以及應該要怎麼做。"回去要好好教學弟妹蛤~學長要有好的榜樣與示範"。
心得總結
這次的場邊防護,對我是很大的考驗,也讓我想很多事。當球員在比賽意外受傷時,無論對選手、教練、隊友們來說,我的專業意見都是他們的依靠。這也讓我在這兩天的防護中,不斷去思考怎樣可以讓自己處理得更好,這也是我繼續往陌生領域前進的動力。
另外一個更大的感覺是,「體育-身體教育」真的是很重要阿~就我所知,這幾年政府真的投入很多資源在做,跟很多年前比起來,現在選手的觀念也更好,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城鄉差距,而這也讓很多優質的選手可能因此無法走到很遠,希望有機會這些孩子們也能得到相當的資源阿~~~
在我認為,體育課,不應該只是打打球跑跑步,而是要在課堂上傳遞給每個人好的身體使用方式。我雖然不是體育老師,但我平常接講座、寫文章,想做的就是這件事,我相信只要我們越懂得身體怎麼用、怎麼對待,那不必要的傷害就會越少。
好啦~今天又碎念很多,我們下次見~
防護意外與疲勞
判斷需要準又快
體能恢復很重要
身體教育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