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的香港故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反修例運動」自去年六月起爭議不斷,作為本月專題,開首我們請來了年輕抗爭者撰文道出他們那一代的看法。所以今期,就讓我們聽聽年長一代的想法與見解。《2047》團隊本期邀來毛孟靜議員撰稿,希望能從她的眼中剖析出他們那一個世代對香港這一年來的運動/暴動/革命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對未來想像。但願在這些對談之中,香港的未來還能被共同理解和建構。
因為未來香港的樣子,答案,需要所有還在乎的香港人一起去找尋。
〈我的香港故事〉【撰文:毛孟靜議員】
那日,網上有這麼一張圖片,是蔡英文跟林榮基的合照,那是北京人大通過為香港度身訂造一套國家安全法的翌日。這兩名人物,造就我個人對香港過去一年一大場抗爭運動的核心回憶。如常,林榮基沒有展覽「接近權力的亢奮」。

林榮基身處台北,因為他選擇逃亡;蔡英文連任台灣總統,因為她選擇站在香港人的一邊。

年多前一個夜裏,與林榮基並排站着,看銅鑼灣避風塘漆黑而搖曳反光的微浪,談他的銅鑼灣書店,聽他說:不可能再在香港待下去了。

數星期後,在香港機場話別,執手相看淚眼,還有更多的憂傷。因為不能想像,由先父一代至今,一個華人會因為擔心受政治迫害,而得被迫離鄉別井。

其時沒想到的,是竟然會有許多香港年輕人,因為在後來的抗爭運動中出事了,一樣要作出這樣的傷痛選擇。
他們當中,亦包括抵台之後再成功轉赴加拿大的個案。當中也有好些未經證實的故事:有年輕人坐漁船偷渡出境香港,圖偷渡入境台灣,但在海峽之間,行蹤沒有了下文。

以上是後來在台北,有機會面對面聽一些當事人口中說來的情節,當中不乏一點曲折,但因為要保護消息來源,暫且按下不表。

出身新聞界,時至今日,仍然一直以記者的報道心態看世情:the who、what、when、where、why and how。今日的新聞,明日的歷史。新聞是歷史的初稿。記者不能改變新聞,但就要向歷史負責。

都記得香港1997年前後的逃亡潮吧,香港人洶湧努力移民美加英澳,到了今日,因為地理、文化以至血緣,也因為蔡英文的在位,首選台灣。

起初,話說因為有香港人在台灣謀殺了另一香港人,林鄭月娥得令,提出一條包含台灣的中港引渡逃犯條例。起初,說的是逃犯呀,逃犯肯定係壞人,抓之好應該?起初,另一說法是,北京主要想抓的是藏匿在香港的貪官,香港人實在不必擔心。起初,還另有如此勸喻:人權自由之說都屬多餘,只要自己沒犯法,怕什麼呢。

但仍然有許多香港人心知肚明,把你由香港引渡到大陸受審一筆,可能是許多本地反對派前線人物的下場。

日子磨着過去,情勢看着不對,趁有一個立法會民主派議員召集人的身份,先拿得集體共識,即邀民陣協辦第一場的抗爭遊行。

在2019年3月31日舉行,名為「反對修訂引渡條例」遊行。老老實實,自己聽着都覺得囉嗦,亦肯定仍有許多人不明所以,什麼「修訂引渡」?為什麼要反對?如是那場遊行,只得萬多人參加。

之後,要感謝新聞界一言以蔽之地,改叫之做「反送中」運動,訊息就清楚得多了。期間民主派議員在立法會內頗為充斥肢體衝突的議會抗爭畫面(曾幾何時,香港人曾大聲取笑來自台灣的類同畫面),亦幫忙讓更多的香港人明白事件背後的突兀恐怖,為什麼要怕。

清楚記得,期間曾向一電視台記者批評:貴台的報道,包括剪接,甚得人驚,擺明偏頗;譬如說:有北京嘍囉說反對派議員有「爛仔」行徑,畫面即接朱凱迪跳上議事廳枱面。批評無效,該名記者亦於數月後離職。

1997至今,香港新聞自由度江河日下,因為紅色傳媒資本,因為許多老闆不是人大政協、就是大紫荊金銀銅勳章得主——當然還有因為要保住廣告收入,又要擔心得罪權貴——新聞界自我審查、諂媚迎合之風,無日無之。

中共要牢掌管治,就須抓緊意識形態,所謂一抓教育,一抓傳媒;除了洗腦教育,亦需洗腦傳媒。但香港到底號稱自由市場,而一般新聞招牌做的,到底是一盤生意。於是首當其衝,可向之頤指氣使、公開責其不聽話的,原本就只有「政府部門」身份的香港電台。

亦解釋了新的一條港版國安法,因而可以延伸至所有傳媒:不管官營商營、本地國際,抑或實體網上,只要當權者認為疑似「港獨」,就不但沒有採訪權,連報道權也沒有。新聞自由,是文明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北京誓要打破之。那新聞工作者怎麼辦?也只唯有學習大陸的一套「擦邊球」,換做香港用語,就是「唔好俾位人入」。

許多的腥風血雨催淚火藥,許多的聲嘶力竭涕淚漣漣,警暴、冷漠,保衛中大理大,還有牽涉浸大的一幕,抗爭者尤其年輕人的愛與恨,以至對與錯,都不過因為他們要爭取自己的未來。

You have to understand our young's desperation, frustration, pent-up anger and antipathy. It’s their future they’re fighting for. 這句話,我跟外國記者說得最多。中文簡稱不割席。有「連登」的年輕人,一度叫我「契媽 」。

由 6.12 We are back,「7.21 唔見人、8.31 打死人 」,到血腥聖誕,疫情日子中的商場和你 sing,香港人心連心走過這些日子。但個人最椎心的懸念,總是去年7.1。

那日,先接電話,說有一大群年輕示威者在樓下要衝破立法會大樓玻璃門。急抵現場,張目一望不見有任何記者,於是直覺認為,年輕人大概心想沒有鏡頭攝錄,他們大可放心衝擊。距我前面六尺,是一個高大蒙臉的年輕人,我走上前企圖抱抱他,不論身形氣味,他都跟我的大兒非常相像。 而7.1,是我兒的生日。一臉戚戚跟年輕人說:不要,暴動罪,10年監。

霎時心裏頭洶湧的念頭,是民主派在議會內不夠票,一投票我們就輸。也即是說,這條逃犯條例一定會過。年輕人卻要面對嚴刑峻法,不值得。

後來方知,有Now TV 但沒戴logo 的記者在場,過程盡錄。看,今日新聞已經融入日常細節,不再事必要係大鑼大鼓搭台唱戲式的報道,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可構成未來歷史的大綱。

那夜,CNN在添馬公園有個現場直播帳篷點,夜裏10點左右,示威者已衝進了立法會破壞,記者不停問:會否譴責如斯暴力?我翻來覆去決定堅持:他們是在破壞,但沒有傷害人。打死不割席。

訪問畢,隨我之後的,是另一民主派中人。他跟我打招呼,說:這樣不對,我們要跟暴力劃清界線。登時氣得捶胸頓足,向他厲聲:You can’t do that!同時有說:起碼等到明天,還看民情回應,好嗎?

事後證明,我是對的。民主派對外的訊息發放,由是沒有壞記印。但就引來北京中央電視台一女記者發放假新聞,說涉事的這個那個年輕人,都是毛兒云云。

一國兩制下,北京版的香港故事終也發現太多漏洞:竟然有這許人權與自由!那麼,未能「送中」,就以一條港版國安法補漏,填塞這隻筲箕。

寫這篇文字,是一個黑麻麻、風雨飄搖且不時轟隆雷響的早上,但出奇地,仍然隱隱聽到鳥兒啁啾,雀鳥仍在對話。極權豈能堵世人悠悠之口。

這是我的香港故事。2047年,我不在了,但卻是年輕人的未來。我這一代的香港歷史,情節一直倉惶發展,只望下一代的新聞,一切耳聞目睹筆錄記載,不管日與夜、光與影,都含人倫尊嚴,不會展覽「接近權力的亢奮」之餘,更不會賣稿求榮,去幫忙顛倒黑白、洗腦宣傳。不。新聞工作者的天職,首要是報道事實,我們從來不做假歷史的幫兇。
結語
〈2047〉今期請來了傳統泛民談談她的經歷、見解,雖無法完全代表一個光譜的立場,卻或許可以作些許參考,不同政治取態之間存在的差距,是否有重疊時和解的可能。關於言論、新聞自由,關於民主與制度,毛議員訴說了許多,其他世代與光譜的人們,又是否能多理解一點。一年過去,香港並沒有回復平靜,卻是在一連串的後續發展,包括港版國安法在內使雙方政治立場更為兩極化。香港人跌跌撞撞,邁向更多的未知,前路茫茫之時,僅願在往後的對談之中,我們都能讀得些許線索。
特別鳴謝:毛孟靜議員
編輯: 2047團隊

(歡迎讚好和追蹤我們的Facebook @2047hongkongers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抗疫之下家居隔離或是在家工作成了無可避免的建議或強制措施,然而,許多人卻忽視了這些措施下對女性和家務助理的被歧視至乎剝削的情況——家政傭工被逼放棄假期加時工作,全職女性在家須同時育兒和工作等。事實上,香港原對女權主義的研究便不算主流,更多時候,社會亦把女性在家看護育兒的責任視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全球,雖然現時疫情相對穩定,抗疫的過程中卻一再揭示存在已久社會的問題。比方說,疫情之下,眾人均視戴口罩為理所當然的事,偶然看到街上沒戴口罩的人或加以歧視,然而,早前卻有新聞拍到中年男士排長龍買不到口罩流淚、清潔工一、兩日才獲發一個口罩,教人不禁反思健康與貧富之關係。〈
    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末起肆虐全球,雖然本港好不容易熬過第一波疫情,但抗疫過程中卻一再揭示存在已久社會的問題——因為健康從來不平等,即使不管貧富與否,也是有患上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然而,患上與治癒的機率亦與貧富有莫大關係。〈2047〉今期請來李傲然議員,深入探討抗疫措施所揭示的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 〈從
    無論抱著怎樣的政見立場,相信醫療制度也是每個香港人都關心的事。雖然現時疫情相對穩定,可從是次的抗疫措施可見醫療制度存在的種種問題。疫情過後,香港人該如何自處,接下來醫療制度又應怎樣改善,這些均是香港現在與未來必須被好好討論的。我們的團隊今期請來政界和醫療界專家,深入探討「疫戰」下揭示的醫療防線缺口。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香港目前確診案例已逾千宗,港府的應變措施卻是反應遲緩,一拖再拖,致使醫療制度壓力爆煲幾乎崩潰。〈2047〉團隊今期就請來立法會議員 (醫學界) 陳沛然醫生,談談是次抗疫措施所揭示的香港醫療制度的缺陷。  《政府抗疫慢幾拍 市民自律才得救》【撰文:陳沛然議員】 2019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抗疫之下家居隔離或是在家工作成了無可避免的建議或強制措施,然而,許多人卻忽視了這些措施下對女性和家務助理的被歧視至乎剝削的情況——家政傭工被逼放棄假期加時工作,全職女性在家須同時育兒和工作等。事實上,香港原對女權主義的研究便不算主流,更多時候,社會亦把女性在家看護育兒的責任視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全球,雖然現時疫情相對穩定,抗疫的過程中卻一再揭示存在已久社會的問題。比方說,疫情之下,眾人均視戴口罩為理所當然的事,偶然看到街上沒戴口罩的人或加以歧視,然而,早前卻有新聞拍到中年男士排長龍買不到口罩流淚、清潔工一、兩日才獲發一個口罩,教人不禁反思健康與貧富之關係。〈
    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末起肆虐全球,雖然本港好不容易熬過第一波疫情,但抗疫過程中卻一再揭示存在已久社會的問題——因為健康從來不平等,即使不管貧富與否,也是有患上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然而,患上與治癒的機率亦與貧富有莫大關係。〈2047〉今期請來李傲然議員,深入探討抗疫措施所揭示的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 〈從
    無論抱著怎樣的政見立場,相信醫療制度也是每個香港人都關心的事。雖然現時疫情相對穩定,可從是次的抗疫措施可見醫療制度存在的種種問題。疫情過後,香港人該如何自處,接下來醫療制度又應怎樣改善,這些均是香港現在與未來必須被好好討論的。我們的團隊今期請來政界和醫療界專家,深入探討「疫戰」下揭示的醫療防線缺口。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香港目前確診案例已逾千宗,港府的應變措施卻是反應遲緩,一拖再拖,致使醫療制度壓力爆煲幾乎崩潰。〈2047〉團隊今期就請來立法會議員 (醫學界) 陳沛然醫生,談談是次抗疫措施所揭示的香港醫療制度的缺陷。  《政府抗疫慢幾拍 市民自律才得救》【撰文:陳沛然議員】 2019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每個當下的幸福,似乎都在提醒著我,在你離開之後,安靜會是多麽喧囂的哀愁,孤單會是多麽寒冷的寂寞,而你的臉龐會是多麽悠久的思念。 翻過身,眷戀著夢中他手掌心傳來的溫度,再次闔上眼,忽略著已經洋洋灑灑地佔滿小套房一半空間的陽光。實在不知道今天的太陽為何如此有活力...
    Thumbnail
    放眼所及都是濕漉漉的街道,撐不撐傘好像都無所謂了,就算我們能躲過鞋跟濺起的水花、躲過傘尖或屋簷滴下的水滴,濕氣乾脆直接滲入衣服和肌膚毛細孔。如果我有日立除濕機的能力,我大概也能將這座城市擰出一大盆水。
    Thumbnail
    爬升中的老舊電梯發出嘎啦嘎啦的響聲,被「叮」一聲打斷。伴著震動打開電梯門,入眼的是幽微日光燈照亮的老舊空間。大樓樓層裡分成眾多單位,有公司行號、旅舍,也許還有民宅,我嗅了嗅,這裡的空氣冷冽中帶著灰塵味,看來我接下來幾天得努力適應。
    Thumbnail
    後來她常常會想,如果那天沒有去參加那場聚會就好了,那麼她就不會遇見他,也不會發生那些後來的事,她可以繼續過她原來單純明淨的日子,喜歡晴天和冰淇淋,也喜歡雨天和奶茶,很容易為一點點小事就笑得前仰後合,生活裡最大的煩惱就是數學不及格。
    Thumbnail
    經過這麼多年,當我平靜地回顧過去,我漸漸明白,我不僅為自己慶幸,也為對方慶幸。我慶幸自己逃過一劫,也慶幸對方沒有機會鑄下大錯。 真的,還好後來的事並沒有發生,所以每當我的人生遭逢不順時,我也總是告訴自己,逃過一劫的自己其實已經很幸運了,因此不該抱怨,而是感謝。
    Thumbnail
    這是小盈婚後數不清第幾次的離家出走。和以前的每一次一樣,她無處可去。
    Thumbnail
    <p>男人可以不了解女人,但不能不支持女人的夢想。因為,夢想是一個人很重要的一部份,男人願意愛女人的夢想,女人才會把男人當成夢想來深愛。</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每個當下的幸福,似乎都在提醒著我,在你離開之後,安靜會是多麽喧囂的哀愁,孤單會是多麽寒冷的寂寞,而你的臉龐會是多麽悠久的思念。 翻過身,眷戀著夢中他手掌心傳來的溫度,再次闔上眼,忽略著已經洋洋灑灑地佔滿小套房一半空間的陽光。實在不知道今天的太陽為何如此有活力...
    Thumbnail
    放眼所及都是濕漉漉的街道,撐不撐傘好像都無所謂了,就算我們能躲過鞋跟濺起的水花、躲過傘尖或屋簷滴下的水滴,濕氣乾脆直接滲入衣服和肌膚毛細孔。如果我有日立除濕機的能力,我大概也能將這座城市擰出一大盆水。
    Thumbnail
    爬升中的老舊電梯發出嘎啦嘎啦的響聲,被「叮」一聲打斷。伴著震動打開電梯門,入眼的是幽微日光燈照亮的老舊空間。大樓樓層裡分成眾多單位,有公司行號、旅舍,也許還有民宅,我嗅了嗅,這裡的空氣冷冽中帶著灰塵味,看來我接下來幾天得努力適應。
    Thumbnail
    後來她常常會想,如果那天沒有去參加那場聚會就好了,那麼她就不會遇見他,也不會發生那些後來的事,她可以繼續過她原來單純明淨的日子,喜歡晴天和冰淇淋,也喜歡雨天和奶茶,很容易為一點點小事就笑得前仰後合,生活裡最大的煩惱就是數學不及格。
    Thumbnail
    經過這麼多年,當我平靜地回顧過去,我漸漸明白,我不僅為自己慶幸,也為對方慶幸。我慶幸自己逃過一劫,也慶幸對方沒有機會鑄下大錯。 真的,還好後來的事並沒有發生,所以每當我的人生遭逢不順時,我也總是告訴自己,逃過一劫的自己其實已經很幸運了,因此不該抱怨,而是感謝。
    Thumbnail
    這是小盈婚後數不清第幾次的離家出走。和以前的每一次一樣,她無處可去。
    Thumbnail
    <p>男人可以不了解女人,但不能不支持女人的夢想。因為,夢想是一個人很重要的一部份,男人願意愛女人的夢想,女人才會把男人當成夢想來深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