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警示,雖非劇情的直述或訴說,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深埋於日常中的關係地雷
對於查理來說,妮可提出的離婚決定,就像一顆令人措手不及的炸彈,然而,查理不知道的是,這顆炸彈,妮可早已獨自背負好多年,很少有愛情是一見鍾情,所謂分別也時常是經年累月的醞釀,沒有前面的鋪陳,怎麼可能喚得起後方的巨浪。
故此,我們都以為,人的分別,必然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原因,然而,如前所述,那都是日經月累出的決斷,看似自私,看似突兀,卻也不是想要蓄意傷害,很多時候,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只能用包覆著萬千無奈的「走不下去」來訴說。為此,雖然有所謂引爆點,比如外遇,但若沒有日常中所堆疊出的火藥,再怎麼激烈的單次爭吵,也點燃不起分道揚鑣。
妮可,做為提出離婚的人,歉疚地認為自己就像一個兇手,扼殺了愛情,也抹滅了彼此共築出的美好藍圖。故此,從中而生的愧疚,對於妮可,就像統治她的巨獸,奴役著不愛的她繼續向前,可惜,終有一天,超載的愛與愧疚,仍舊讓她再也無法承受,屆時,刻在心底的就不只是名字,還有困住自己的限制。
由此可知,就算妮可看似尋求到解脫,內心所集束起來的也不會只有喜悅以及亢奮,更夾雜了複雜的矛盾、焦慮與愧疚,深怕自己是個失職的太太,甚至是失職的母親。以此來說,妮可的離去,並非不負責任,只是相較於單純做太太,她也需要做自己,可惜,在這段婚姻關係中,無法取得所謂平衡,終究,她必須有所割捨,即使再不捨與心疼,她都必須打包好自己,讓這段婚姻畫下一個句點,為了自己,也為彼此,更為兒子。畢竟,如果連自己都握不緊,捉不住,遑論成為兒子的支柱。
最終,為了能夠活出自己,妮可決心走下婚姻的戲臺,藉此不再上演他人的期待。
接著,回到查理來說,相較於早已排練好多次的妮可,離婚這件事,對於查理就是一個完全嶄新的落魄與墜落,他明白自己是一個好導演、好爸爸、好上司,卻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不是一個好老公。
就此來說,妮可與查理,在面對婚姻結束時具有情感上的時差,一個已經坦然接受,另一個卻還在迷濛疑惑,為此,我們不只能夠同理妮可的決斷,也能明白查理的倉惶失措。畢竟,查理在腦海不斷彩排陳列的都是共築的美好,根本未曾想過,婚姻這齣戲碼,終有一天會從未完待續變成熄燈閉幕,甚至難以想像沒有老婆的身影,自己要如何在撲朔迷離的未來裡,繼續看見幸福的倒影。
然而,難言的感受,不只慌亂,其中所藏的,更還有怎能棄自己不顧的失落與脆弱。
為此,查理初期的抗拒,不單只是因為沒有準備,某種程度,他也在逃避面對,更準確來講是藉由不想準備去逃開婚姻的夢醒時分。因此,我們會發現,電影初期的查理忽略妮可在生活中埋下的訊息與提醒,畢竟,就查理而言,只要繼續睡,相愛的夢就不會醒,未完待續的情節就能繼續演。殊不知,婚姻並非一場獨角戲,少了共演的那一方,再多對白也不過是熄燈後的自言夢語,所謂相聚與別離,還在乎的更是只剩他自己。
然而,妮可與查理的故事,不只點出感情熄滅後的訣別如何讓人拉扯,更加點出關係流逝後,我們不只失去人,也會失去未來夢景,還有其中的自己。故此,如前所述,不管是放手或是想要緊握的人,都必須學習在關係失落中撿拾自己,並以此為基底,拼湊出新的夢景,進而重新展開幸福的追尋,以揮別早已不再的情與愛,或是說道別那份飛不起的希與盼。
綜合來說,妮可與查理吵吵鬧鬧,為了離婚渡過一段紛擾的時光,但不管結果如何,失去彼此的兩人,品嘗到不同以往的自由,雖然也都有其代價,但在這之中沒有什麼對與錯,只有合與適。如今,從婚姻中畢業的兩人,明天不會總是黑白的,甚至填滿了不同可能,只不過,可能得像嬰兒學步般重新開始踏前。然而,走也好,爬也好,磕磕碰碰,經由洗禮,既有的原罪早就隨著婚姻結束而被洗刷,嶄新復甦的彼此,未來再也不會上演那齣早已謝幕的婚姻故事,縱然還有遺憾,也都得學著接納。
愛情熄滅的滋味,逼得人要向前,就算走走跌跌。
糾纏的雙手,撕裂的是誰?
感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婚姻不只是白紙黑字,但真要說它像什麼,卻也沒有共識,可能是昇華成親情的友誼,也或許是埋葬愛情的葬禮。然而,不管是什麼,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婚姻的結束,其牽扯到的絕對不只是兩顆心的訣別,更還包含因應婚姻所產生的各種關係。就此來說,《婚姻故事》非常生活化地描繪出,婚姻傾斜後,不管願不願意或支不支持,只要我們是周遭的親友,都會被連帶捲入漩渦中。
為此,許多人使用戰爭一詞去形容離婚的過程,闡明婚姻離異不只是愛情離異,其中更也牽扯不同人的最佳利益,挑起離間或是結盟拉友在所難免,畢竟,關係的資本沒有累進,根本打不贏愛情閉幕後的腥風血雨。
然而,即使親友們具有足夠的力量去配合演出,但孩子真得有辦法嗎?
或許你會感到意外,即使未成年,孩子也真得能配合演出,甚至演得很好。實務現場也以「
忠誠矛盾」這精準的用詞形容孩子在離異中的搖擺,意即孩子因應父母爭吵所激活的生存焦慮反應。具體而言,為了保固生存安全感,孩子會揣測身邊的主要照顧者之想法來拋球,比如跟媽媽說我討厭爸爸,或是跟爸爸說我不想去找媽媽來討其歡心。故此,當下的情緒張力就能有所降低,而孩子的生存安全感則會再次上升,上述適應策略,乍聽之下是否很熟悉?簡言之,就像上班族在職場上討生活那樣,孩子也會機靈地隨著上司來油腔滑調,以確保生存能夠順順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