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反思】《落紅》之後,女人才有了存在價值;但...誰說男人沒有活在父權的壓迫之下?

2021/07/3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農業時代的子孫滿堂,是人類為了生存所展現的本能
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
依然是許多人心頭上的一根針,扎得實實的......
故事改編自越南導演阮芳英母輩們的親身經歷......
電影《落紅》(導演:阮芳英 / 上映:2018年)

前言

整部電影鮮少出現男性的畫面,卻讓人在觀影的過程中深感父權的壓迫,正是因為父權所帶來的壓抑並非男性本身,而是這個「體制」所形塑出「男性支配、認同男性、男性中心」的氛圍。
《落紅》講述一位少女嫁入望族的故事,她的任務是盡快產下一名男嬰。第一次碰面便是新婚之日,害怕、緊張、不知所措,卻也不言語、不動聲色,什麼是身為女性的權利與義務?什麼是性自主權?十四歲的阿雲根本無從思考這些,她身處的環境讓她無所適從,整場喜宴下來只收到一句:「祝您早生貴子」婚宴的隆重與喜慶,到底是為了面子而辦的。
成年、結婚、生子、成年、結婚......無止盡的循環,活著的目的似乎只為傳宗接代?
落紅之後,女人才有了存在價值
新婚後的隔天早晨,按傳統,需要將沾有血跡的絲巾高掛示天,以證純潔及生育能力。喜宴是形式意義上的成婚,而高掛絲巾才間接的承認了你這個入門媳婦,傳宗接代,是女人唯一的任務與價值。
女性互助的支持系統
電影的時空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的越南,十四歲嫁娶似乎是蠻合理的年紀,因應子孫滿堂「人丁旺、運就旺」的信念,納個三妻四妾似乎也正常不過,於是,阿雲成為了三太太。喊著前面兩任妻子為「姐姐」,她們仨成為了另一個身份下的姐妹,有親暱的對談、互相訴苦,同時也存在著相互競爭的權力關係——產下男嬰,之間的張力讓人感受到不敢踰矩的窒息,卻又得相互扶持,畢竟,偌大的宅第,只容得下男性。
面對婚配的不得拒絕,第一次顯示了男性面對命運的卑微
望族的唯一男丁,喜歡上了二姨太,也就是他爸爸的第二個老婆。這段不倫的戀情,當然不可能浮出檯面,單少爺聲嘶力竭,甚至用自殘的方式懇求:「我沒辦法娶一個陌生人,我做不到」嫁娶由不得他,喜宴照常進行了,但是放不下身段與執著的單少爺始終沒有和媳婦行房,進而造成了媳婦「沒有落紅」,而被親生父親數落:「生孩子是妳唯一的任務,連這個都做不好」不是她接受不了自己,是社會不給她容身之處,最終以死作收。雖然此橋段遭受父權壓迫的是身為男性的單少爺,但......犧牲的卻是沒有落紅的媳婦,也間接的傳遞了女性在父權體制下依然屬於較低的社會位置
如果活著是為了重演命運,提早解脫是不是比較輕鬆?
整部戲的節奏可以大致拆分成阿雲初嫁豪門、懷孕、哺育三大段落。阿雲很幸運,因為她很快就懷孕了。從初嫁的懵懂無知,到懷孕期間的情慾探索、掌握身體自主權等,阿雲在心境上都有了很大的轉變,而在經歷「沒有落紅」的過門媳婦上吊自盡後,阿雲在哺育自己的女兒時,更是從承襲母輩命運的輪迴裡跳脫出來,阿雲摘下有毒的野草,鏡頭拉遠,導演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

結語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我們被社會的規則框架著,被傳統的約定成俗制約著,反觀整部戲中年紀最小的阿顏,她會在嚴肅的喪禮現場活蹦亂跳,她會在賭氣時寧願罰跪也不吃一口飯,但......她也會在睡前和姊姊說:「我有和菩薩許願了,我長大之後會變成男生」儘管是社會化程度最小的她,也被環境淺移默化的影響著,這就是父權體制的壓迫,無關乎男性厭惡,而是被環境影響著並逐漸認知「身為男性比較優越」。

後記

我出生在一個偏傳統的家庭,阿公、阿嬤初一十五有拜天公的習慣,印象裡,哥哥不喜歡拜拜,因為他是長孫,而我很喜歡他脖子上的那條平安符。
打小我就聽媽媽說著:「整個家族我最厲害,第一胎生男生、第二胎生女生、第三胎又生一個男生」嗯,我就是那個第二胎。以前聽到這段話都會爆氣回嘴:「男生又怎樣」但是......長大了理解更多後,了解到媽媽身處的年代,使她背負著生男丁的使命,也就是背負著父權的壓迫,她其實也並沒有真的特別偏袒哥哥或弟弟,但是這樣的「生產順序」著實讓她在娘家或是夫家大大提升了家庭地位、減少了許多輿論壓力。
如果你活得很順利,覺得現階段為止的生命都很合乎你的價值觀,那麼恭喜你,你很幸運,少了很多與體制衝撞的掙扎、少了自我懷疑,但如果沒有,也要記得慶幸自己的與眾不同,因為這樣的眼光,會帶我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延伸閱讀


我還想說

  • 嗨!這是我的 Giloo 好友邀請連結:「https://giloo.ist/re-ZeMlQW」使用此連結開始試用,就能獲得 30 天電影免費線上看囉!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給我小愛心,那會是我持續(滿足)創作(虛榮心)的動力!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