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的兩個關鍵因素:身分認同及環境。
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先提到了人類行為的背後,其實身分認同和環境佔了決定性因素。他以同心圓的概念形容其核心是「身分認同」,透過中層的「過程」,而達到外層的「結果」。因此由不同的身分認同出發,才是達成不同行為的關鍵。
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則是環境。人類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有自制力與決斷力,若是我們處於易於行動的環境中,便更能實際執行我們的行動。
習慣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人類的習慣是如何建立的呢?讓我們想像一個畫面:當你走進廚房,看到了一包零食,突然覺得有點餓了。於是你伸手拿起零食,打開它,吃完它,覺得身心滿足。完全忘記早上才說過今天要開始減肥這句話…
上述的日常生活具體地再現了習慣的四個階段:提示(看到零食)、覺得餓了(渴望)、打開吃掉(回應)、身心滿足(獎賞)。當然,這是一個負面例子,顯示了人們為何脫離不了累積已久的壞習慣。
重建一個好習慣,必須運用方法操作上述的四個階段。書中提出建立習慣的四個法測,分別是:
- 讓提示顯而易見
- 讓習慣有吸引力
- 讓行動輕而易舉
- 讓獎賞令人滿足
上述四個法則看起來抽象,其實是透過日常運作的模式,讓要改變的行為變得自然而然地發生,從而建立起好的習慣。
聽起來十分容易,但實際執行起來呢?所以,這是我開始寫作記錄的契機。
回到自身,我如何設計習慣的運作模式
回顧前一篇文章,我為2021的自己設立了3個目標,各自對應到4個行為。那麼,我應該如何透過書中的法則,讓我確實地達成呢?
重述一次2021的目標:
- 減重至55公斤
- 今年考取多益金色證書
- 今年存下4萬元
目前已設定好的行為:
A. 每週有五天10分鐘以上的運動
B. 每週有三天的自炊帶便當
C. 每天通勤時聽英文podcast
D. 每月存下收入的10%
在此,我必須重申,這是我的實驗紀錄(當然這也是有意義的)。在今年內我勢必會面臨設計不良而帶來的問題,而透過記錄我不只可以修正我的流程 ,利用習慣追蹤的打卡模式,圖像化每日的無形執行。
每週有五天10分鐘以上的運動
因為是冬天,所以家中的地墊變成常設品,讓我每天起床走到客廳,就可以看到它(建立提示、容易行動)。
每日執行習慣追蹤,用視覺的圖像化告訴大腦自己的成長。
每天通勤時聽英文podcast
上車坐好後就拿起耳機,打開podcast(與現有行為綁定提示)。
規律執行一個月後買無線耳機(綁定獎賞)。
每日執行習慣追蹤,用視覺的圖像化告訴大腦自己的成長。
其他兩個仍在思考中,但無妨,持續思考和決定執行是重要的。
完美主義有時候反而是達成完美的敵人。
伏爾泰有一句話說:「至善者,善之敵」。
與其不斷思考如何才能一擊必殺地達到完美,不如實際執行,從中修正,才能真正將事情作到完美。
今年還有這麼多天,歡迎大家追蹤我,一起看看2022年時,我們會一起有什麼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