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聽這張專輯是高中時買的卡帶,滾石代理的。第一次聽,糊裡糊塗不知道聽了什麼,只覺得又悶又長,於是擱在一旁,改聽Sticky Fingers,馬上進入狀況,於是與這張專輯失之交臂,又過了好幾個月。然後不知怎地再度挖出這張重聽,奇怪,好像有點兒意思了。覺得裡面藏滿了線索,影影綽綽,在向我招手。然而不管怎麼聽,都難以逼近那深邃豐饒的源頭。
於是把卡帶內附的歌詞拿出來研究,發現沒什麼大用,因為錯字太多(我的英文程度多少也是那陣子自己校對歌詞操練出來的),Mick Jagger的聲音又埋在層層疊疊的樂器底下,怎麼聽都聽不真切。但就在一遍一遍反覆聆聽這張專輯的過程裡,它的根鬚就這樣蔓生延伸到我的體內,再也拔脫不去了。
十多年過去,聽這張專輯怕不有上千遍。但仍然不覺得已經通透。每次聽,仍然有新的感受,仍然覺得這是窮畢生之力也聽不完聽不透的作品。這幾個嗑藥嗑昏了頭每天開派對的酒鬼,怎麼可以做出這麼恐怖的音樂呢,但願我知道。
1971年,滾石為了躲避英國政府查稅而跑到法國南部去住。Keith Richards買了一間花園豪宅,有個巨大無朋的地下室。於是他們把地下室改裝成錄音間,以那座現在已經成為錄音史傳奇的Mobile Unit(裝在一輛卡車裡)錄製整張專輯,那輛卡車就停在花園當中。酷熱的夏季,地下室的牆壁不斷淌著蒸汽凝結的水珠,各方閒人日以繼夜來到這幢巨宅探班鬼混,派對從未停止,美酒佳肴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助興藥品,從大麻到海洛英,伸手可得。流浪漢和時尚名流混處一室,性的氣味瀰漫在蔚藍海岸的空氣裡...。
Stones的這張新作完全沒有deadline,他們玩一玩,鬧一鬧,然後鑽進地下室錄音。Mick寫好一首歌,Keef彈一彈和絃,先錄一段demo,然後第二天,鋼琴手Nicky Hopkins或者薩克斯風Bobby Keys、長號Jim Price進去試一試不同的編曲,可能Mick Taylor或者Charlie Watts會出出主意,可能他們會換別首歌試試。在這樣閒逸的狀況下,Mick和Keith寫出了一大堆的歌,錄了無數個take,每首歌都有一大堆版本。沒有人知道最後該怎麼收場,就這樣繼續無窮無盡地磨下去。他們反正是自我放逐的一群,正當幹些波希米亞風格的事情。
而Keith Richards的海洛英癮在此時已經根深蒂固,他常常忽然「失蹤」好幾個小時,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去幹嘛了。他常常好幾天不睡覺,然後一躺下來就昏睡四十八小時。許多朋友在燠熱窒悶的地下室錄音間來來去去,各自貢獻了一些聲音,有的用上了,有的沒用。他們的製作人Jimmy Miller把無數層聲音疊了又疊、壓了又壓,使整張Exile On Main Street聽起來就像蒙著一道無法穿透的、窒悶炎熱的霧氣,所有的聲音元素在這一大塊渾沌裡進進出出,浮起沈落,樂器之間彼此漏音,鼓和貝斯經常並不守住固定的節拍,而在走音和偏位的邊緣猛飆亂跑。這一整片聲音,深得望不到底,處處迸散著漫渙的火光。
最後,Mick抱著一大堆的母帶,決定這應該要做成雙專輯。然後他們把帶子送到好萊塢,疊錄了更多的女聲合音和銅管,把原就密密麻麻的音場做得更加滴水不透。1972年,Exile On Main Street正式發行,據Keef說,這個標題就是他們錄製這張專輯時的狀態,一群被放逐的浪子,在大街上。Main Street是無數美國小鎮都會有的一條貫串城區的幹道,往往某條highway進了城就改名叫Main Street,出了城便恢復原名。這部雄渾壯偉的鉅作,正是滾石探索美國音樂集其大成的總驗收--藍調、鄉村、靈魂、福音,從Gram Parsons教給他們的白人歌謠到國會圖書館留下來的二○年代密西西比田野錄音,Exile On Main Street探索了搖滾樂所從出的美國文化最深邃的靈魂,也替後世樹立了一座絕難攀越的巨碑--或者該說,一條切進美國音樂古老的心臟地帶的Main Street。
Exile On Main Street剛出版時,媒體一片惡評,有的罵它混音亂七八糟,有的罵它自我耽溺莫名其妙。不過我想,當年開罵的樂評人現在應該都恨不得那些文章被大家忘記。Exile On Main Street,如今大家都同意,是搖滾樂誕生至斯,最值得紀念的扛鼎之作,可能也是滾石最好的一張唱片--不幸的是,它也是滾石最後一張真正擔得起「偉大」兩字的專輯,結束了他們從1968年起算的輝煌年代。
這張專輯,值得逐曲細細寫評述,加上注釋,寫成一本書。不過我們並沒有那麼多時間,還是先用耳朵聽聽看吧。老話一句,聽搖滾而竟然不識此碟,只能說是你的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