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句意思完全相反的話,貫穿了整部《消失的情人節》。
也許只是巧合,但作為去年台灣同期上映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與《怪胎》意外有對照意味——同樣是超現實設定,外界眼中都不太正常的男女主角,兩怪相遇的愛情,究竟是悲劇還是喜劇呢?相對於最後殘酷又現實的《怪胎》,《消失的情人節》卻是在奇幻包裝之下,講述寂寞中女與戇直宅男錯過與重遇彼此的純愛童話。
不同調的寂寞
上半部的主視角是女主角(李霈瑜),電影努力描述她如何不受男性青睞,過著寡淡無味的單身生活,在郵局工作的她,某天認識了帥哥跳舞老師(周群達),以為自己終於轉運,有伴可以好好過情人節…雖然是「寂寞中女終於找到了愛情」的俗套故事,但還是能夠打中有類似狀況的中女觀眾。
雖然她的「寂寞」是來自「快人一步」的天性——無論是小時候參加合唱團、跑步、游水,甚至是拍照,或者長大後看電影何時笑出來,都跟其他人格格不入,難以磨合之下,自然習慣獨處。而她排解寂寞的方法,除了在FACEBOOK假裝自己生活多姿多采之外,就是聆聽廣播節目,假裝主持是她的朋友,如機關槍般向他訴說自己的心事。
以為女主角有幸「開齋」的時候,電影忽然風格一轉,變成懸疑片:約會不見了,「情人節」變成昨天,自己的臉跟手臂曬到通紅,更在「晒相舖」看到自己未拍過的相片,相中的自己身在未去過的海灘,睜眼地微笑!究竟「丟掉的一天」發生什麼事,成為了整部電影最大的謎團。
太快遺忘了什麼?
下半部的主視角,改為前面已經出現,一直找女主角為自己黏郵票寄信的戇直男子(劉冠廷),他的故事如果爆雷就沒有意思,可是這部份除了像日本電影《明天我要和昨天的你約會》後半部解謎之外,亦提省了大家,步調過快的確會忽略人生很多風景。
《消失的情人節》雖然童話又夢幻(看台灣網路評價兩極,甚至有人批評故事「直男癌」,即過度崇尚異性戀的大男人主義份子),但身為中心的我除了擅自代入女主角,被腫臉劉冠廷治癒之外,亦忽然省起自己也屬於心急之人,究竟「快人一步」會有什麼問題呢?
吃飯的時候不多加咀嚼會哽親?(自小家庭訓練是要快快吃完讓出餐桌),看書的時候盡快KO一本又一本會忽略細節?(一目十行結果就是很快看完)走路太快會錯過周圍的風景?(心中只有目的地對路過的地方完全不在意)
現在回心一想,自己的確不斷因為心急而錯過了很多,尤其因為貪快吃東西懶於咀嚼,導致腸胃不佳,亦錯過了品嚐美食的滋味(因為吃太快,美食都變成雜草了),現在回想起來,實在為自己可惜!當然我沒有像女主角的「異能」,未能感應到衣櫃裡「壁虎爺爺」,由他人告訴自己大概忘記了什麼,只能靠現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才省起自己「可能忘記了」的事。
步調太快會忘記的,就是對自己的感覺,片頭片尾「挪用」的網路金句,並非只是故作首尾呼應,而是如果要「愛自己」,可能首先要稍停一陣,才有時間及精神審視自己,否則像女主角忽然有一天「不見了」,時間就是這樣不知不覺之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