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你的才華配不上你的野心時(上)—論貪婪與恐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當你的才華配不上你的野心時,你會怎麼做?
在這個資訊爆炸、焦慮的時代,許多人都有改變自己生活的野心,而在現代生活,最低成本的方式就是學習理財投資了。
在許多個人財務管理的書籍。內容第一章都不斷指向「心態」才是最重要的,但強調的內容卻大異其趣,對追求財富目標的「保守」與「激進」的態度上更是大相逕庭。
譬如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許多人的第一本理財啟蒙書裡頭,提到要培養自己的財務心態,必須要更「貪心」更「Mind Own Business」才可以致富。然而其他講投資心態的書,譬如《致富心態》、,卻是強調「滿足感」(Enough)的重要,不要貪得無厭、以免走上歧途。
你搞得我好亂啊!我到底該讓自己更「貪婪」、還是容易「知足」?
同樣都是投資理財,人們究竟應該保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呢?
作為回答,這篇文章想說的是:
貪婪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須,而恐懼則是避免傷害的自然反應。 
在這兩者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甜蜜點?唯有認清自己的才華與能力,並設定努力可及的目標才行

為什麼這麼說?且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貪婪

貪婪與追求美好人生只有一線之隔                        
                ——美國詩人瑪雅·安傑盧
我們從小接受溫良恭儉讓的教育,告訴我們「貪婪」是罪大惡極的。人生在世必須要恪守本分,不應該貪求這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
長大後我才發現不對勁,許多無欲無求的人,終其一生默默無聞。而每個在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反而對於目標都有異常的執念。
所謂貪婪,也就是「想要更多」的心態 ,真的是萬惡淵藪嗎?
而世上哪個成就非凡的人,不是對於自己設定目標有著永無止境的「貪婪」?所有政治家、革命家不都為了更好的願景而終其一生努力;比爾蓋茲想解決世界衛生問題、馬斯克想征服火星、賈伯斯說永遠要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曾經的自由世界領袖更是「永不滿足」;他們每個人都貪心得要命!
上次「想要更多永不滿足」的人還做了美國總統呢!
總歸到底,其實世上人類所有活動,幾乎都以「想要更多」為宗旨而驅動。
畢竟,如果不對此生「渴求更多」,我們活在世界上有什麼意義呢?
貪婪不只為錢財,也可能為名聲。貪婪也不一定傷天害理,也可能為了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或者可以稱它為「使命」。但無論是為財還是為名,為人還是為己,貪婪的本質,其實就等同於對幸福的渴求。
「貪婪」還有個別名叫「野心」。或者講更好聽點,可以稱之為進取心、企圖心。別以為換個名字就幫貪婪洗白了,其實他們本質都是「追求欲望」,都是一樣的東西。
有人會說:
這不一樣啊!
上進是「挑戰自己」,而貪婪是「追求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怎麼會一樣呢?
這說法邏輯上更是大有問題。是誰定義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呢?追求之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追求到了不就是自己的了嗎?火星是屬於地球的嗎?人類一再登陸火星探索時、大家都興奮得要命,怎麼沒人說 NASA 、貝佐斯、跟馬斯克貪得無厭、不懂知足呢?
其實後見之明就是:成功了就是積極上進、失敗了就是貪心不足而已。
同理,在投資上「切忌貪婪」是至理名言。然而我們一旦把錢投放到市場上,不就是為了追求獲利嗎?憑什麼說買投機飆股、借錢槓桿開到爆就是「貪婪」;而放定存、放指數基金就是「穩健」呢?難道追求高報酬就比較齷齪嗎?別傻了,報酬率能賺 50% 誰要賺 5%?在投資市場上,人人都是貪婪的。
所以不用道德清高,污名化貪婪,因為我們都「想要更多」。唯一把我們拉回現實的,並不是什麼清高的道德標準,而是與貪婪掣肘的東西。
那正是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恐懼

恐懼

若問貪婪的相反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回答「節儉」、或是「謙讓」。其實不然,在投資領域,大家公認的貪婪的相反是「恐懼」:害怕這種「渴求更多」的心態會反過來傷害自己。
投資之外亦是同樣道理。節儉或謙讓,追根究底是反人性的。之所以是美德,是理性告訴我們藉由禮讓來「延遲享樂」、「延遲收益」,可以訓練自律或贏得名聲,因此長久可以帶來更多回報。
對於貪婪和恐懼,CNN 甚至有一個量表 Greed and Fear Index 來判斷市場情緒
為什麼我們不敢放手去「貪婪」地追求所愛呢?因為我們無法預估傷害的不確定性。要求加薪失敗,連老闆面前的形象都不保了;投資失敗的話,連退休老本都沒有了,告白失敗;連朋友都做不成了。「恐懼」是讓我們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

我們無欲無求?不,我們只是俗辣不敢

對於行動後果的恐懼是千真萬確的,然而因害怕而不採取行動,卻往往套著一個「謙虛、穩健」的糖衣,讓我們在浸浴其中自爽,而不知機會成本的失去。
比如在國際的職場上,華人尤其台灣人常常卡在基層,無法順利升遷到中高主管的職位;而譬如白人和印度人,總是平步青雲節節高升,統計上更是如此。造成這麼大的差異,我們檢討原因為何,除了語言能力外,往往會說是:
台灣人才都很厲害,只是太謙虛了,做到 90 分只敢講 60 分。
哪像其他人都講到 120 分。
言下之意是:
我們是很能幹的,只要願意多表現一點,我們很快也能升遷;
其他人則是畫大餅、搶功勞、撒謊不打草稿,簡直恬不知恥。
謙虛雖然得不到更多,但畢竟還是美德,我們應該自豪。
而沒有底限的膨風則非常可恥,不屑與這種人為伍。
我們都接受了這種說法,覺得自己是個善良的好人,只是不懂得「包裝自己」來欺瞞世人,只要想辦法讓自己被看見就行了。
這種說法,終究只是自欺欺人。
因為追根究底,我們為何不敢說成 90 分,只是因為「恐懼」而風險趨避而已。

只願意承擔 60 分風險的人

在我們只願意說成 60 分時,是因為我們知道:90 分也許不夠客觀。如果從不同的角度看這件事情,會有人覺得根本達不到 90。而這 30 分的差異,要是被發現了,我們不就丟人現眼了嗎?這時候跳出來辯護自己不是來不及了嗎?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我們害怕做得不夠好,被發現德不配位了、打腫臉充胖子了。因此只好保守一點想:從最客觀角度這事至少有 60 分完成,那我就講 60 分好了。
說到底,其實是害怕被揭穿、瞻前顧後的「恐懼」:自己沒有衡量事情的自信 、沒有承擔出包的 Guts ,才讓我們「只敢」說到 60 分,並默默等待老闆發現自己這塊璞玉,贏得 90 分的功勞。跟謙虛的美德一丁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幫我們「怕被罵」的心態找個藉口而已。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豈有客觀的道理?就算不想升官漲薪,誰不「貪婪」地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果被認同?不願意說到 90 分來爭取認同,終究是「恐懼」的體現。
有趣的是,不願意表現自己,顯露自己功勞的人,往往對事情最沒有責任感。那些願意說到 90 分的人,就願意承擔 90 分的事情。當出了 80 分的跡象,他會誓死捍衛自己的名譽,因而不斷擴大自己的守備範圍和影響力。
反而那些認為話不要說得太滿,以免無法收尾,所以往往把事情說成 60 分的人,當事情變得差強人意 70 分時,仍然事不關己,反而在一旁暗自竊喜自己一開始留有餘地。這些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事情的成敗更為重要。
長久下來,做事態度和職場表現的差異,立馬拉開了距離。

「貪婪」與「恐懼」的對峙

如同保守和進取一樣,貪婪和恐懼就像光譜的兩端,無論是投資還是人生抉擇,人都是在其中之間擺盪,試圖找到一個屬於自己平衡點。攻守各有優點,永遠沒有正確答案。然而一個成功,卻需要我們正確的衡量自己的決定。
正如同在《致富心態》裡頭的第五章〈致富與守財〉中提到:
致富和守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能:

想要致富就得冒險,還得保持樂觀,勇於踏出舒適圈。

而守財需要與冒險相反的技能,得保持謙卑,
還要擔憂很快會逝去你所獲得的一切。
致富對應與「貪婪」,而守財對應保守「恐懼」。人生哪個時間點應該進取或保守,設定的基準都來自於:認清現實,也就是對自己能力與才華的精準判定。
精準判斷以投資為例,許多投資人高估自己,明明只是半調子地投資股票,但投機的才能總是跟不上自己賺錢的野心:不做功課、聽信明牌,隨著市場情緒起舞,終究只能當韭菜慘賠出場。
相反的,若是貪心不足恐懼有餘,即使懂得各種財務避險工具,只因為賠錢的「恐懼」,不願接受自己資金的價值。而只敢把現金放在銀行戶頭,收益 0.x% 照樣放到底,錯過了景氣復甦的大多頭,讓自己的資產被 QE 通膨吞噬。

尋找自己風險與恐懼的甜蜜點

我們都需要在貪婪與恐懼的光譜上找到平衡。而如果去問櫃檯理財顧問,他會跟你說:端看自己的「風險耐受」程度。(然後我們這裏有一款理財商品剛好適合你)
問題是,難道富貴必須得要險中求嗎?為什麼有人就是可以有著大顆的心臟,可以沿著風險的「效率前沿」(Efficient Frontier)一路往上走,賺別人賺不到的錢,做出別人所不能及的事情?保守穩健的我、就只能一輩子安貧樂道嗎?
所謂的「風險耐受」程度,隨著知識與與經驗,其實是可以訓練的。
正如同《富爸爸窮爸爸》所說:
如果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那就不算冒險。


道理我懂了,我怎麼知道自己在天秤的那一邊?這件甜蜜點,是不可能 100% 準確。我們在每一次的人生抉擇裡,就像 Goldilocks 故事裡誤闖叢林的金髮女孩 ,尋尋覓覓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碗熱粥、那雙碗筷。
雖然,沒有人能告訴你人生該怎麼做,但倒是有前人的智慧,提醒我們一些指導原則。下一篇,我們就來聊聊 The Rule of Thumb ,利用前輩分享與我自己的經驗,來總結究竟如何設定自己的「風險耐受」,與如何做出冒險或是保險的抉擇,以及如何利用「反脆弱性」來訓練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訂閱我的方格子或是 FB Fanpage,一同在貪婪與恐懼的鋼索中勇敢前進!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幾個月來,我在多方嘗試自己寫作主題的設定,發掘整理自己想法與思緒。 對於主題式寫作,我是很有愛的。秉持著分享的理念,將思緒化為文字的過程,本身確實過癮。但畢竟耗時耗力,對於「寫作」這件事情所帶來自己與他人的價值,我其實還是有所懷疑。這篇文章,獻給在「主題式寫作」路上努力的你。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致富心態」近來被投資界大推。這本書內容相當的有趣,闡述一個財務心態的書籍,寫作風格幽默,竟然可以旁徵博引到許多駭人聽聞(?!)的軼事。但中文看了兩章,這個語句不通順到實在是看不下去。換到英文,哇簡直是如沐春風了! 本文必須來大力吐槽一下,不然真對不起我浪費的生命。
    新疆棉事件延燒,人權問題一直使中國政權廣受外界批評。這篇文章我想從我之前任職美國/歐洲都有總部的顧問公司工作,兩次讓我大開眼界的文化衝突經驗,談談西方社會為什麼這麼多道德魔人、如此政治正確。究竟背後是為了保護私利、或是真的捍衛心中那把道德良知的尺呢?
    從工作以來常常在想:究竟要先思考籌備好再行動,還是做了再去修正驗證?可能因為小時候學到,「學習」作為一種行動,猶記儒家的格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搞得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記得思考,不要只懂得做。即使如此,我還是選擇 Bias for Action!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語音聊天產品,在只有 1,500 個用戶且沒網站的時候就估值 $100M ,我一定會覺得是炒作無稽之談。結果過半年他們用戶突破三百萬,晉升 $1B 獨角獸。這就是近來在全球各地爆紅的語音平台: Clubhouse。 本篇深入探討它的驚人魔力,背後蘊六大影響力原則的產品設計。
    這幾個月來,我在多方嘗試自己寫作主題的設定,發掘整理自己想法與思緒。 對於主題式寫作,我是很有愛的。秉持著分享的理念,將思緒化為文字的過程,本身確實過癮。但畢竟耗時耗力,對於「寫作」這件事情所帶來自己與他人的價值,我其實還是有所懷疑。這篇文章,獻給在「主題式寫作」路上努力的你。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致富心態」近來被投資界大推。這本書內容相當的有趣,闡述一個財務心態的書籍,寫作風格幽默,竟然可以旁徵博引到許多駭人聽聞(?!)的軼事。但中文看了兩章,這個語句不通順到實在是看不下去。換到英文,哇簡直是如沐春風了! 本文必須來大力吐槽一下,不然真對不起我浪費的生命。
    新疆棉事件延燒,人權問題一直使中國政權廣受外界批評。這篇文章我想從我之前任職美國/歐洲都有總部的顧問公司工作,兩次讓我大開眼界的文化衝突經驗,談談西方社會為什麼這麼多道德魔人、如此政治正確。究竟背後是為了保護私利、或是真的捍衛心中那把道德良知的尺呢?
    從工作以來常常在想:究竟要先思考籌備好再行動,還是做了再去修正驗證?可能因為小時候學到,「學習」作為一種行動,猶記儒家的格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搞得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記得思考,不要只懂得做。即使如此,我還是選擇 Bias for Action!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語音聊天產品,在只有 1,500 個用戶且沒網站的時候就估值 $100M ,我一定會覺得是炒作無稽之談。結果過半年他們用戶突破三百萬,晉升 $1B 獨角獸。這就是近來在全球各地爆紅的語音平台: Clubhouse。 本篇深入探討它的驚人魔力,背後蘊六大影響力原則的產品設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剛進家門,被翟亮攔住秀賽事影片,追問喬晶晶難道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看著我倆同框,當畫面停留她臉上,我表情冷漠關掉手機,淡淡一句"再也見不到了",晾下翟亮,察覺同居人失落卻又不知如何接腔。     一復職,馬上被老師召見,老師道歉在餐廳唐突,期許他競逐國內最年輕總師,于途燃起鬥志,全力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當我也焦慮的無處可躲時,世界會突然變得天昏又地暗。 我相信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真真正正安排好的, 你要遇見誰,誰要來見你。 在什麼樣的心境,會搭上怎樣的事情或意外插曲。 有時候會一頭熱的栽進某一種熱情裡,栽得快燃燒的也快, 它雖然不只三分鐘,但抽離後的餘溫,還像慢性病深藏在骨子裡。 是真的,藏進骨
    Thumbnail
    2038年,臺北。   我從仁愛圓環附近的大樓走了出來。在很年輕的時候,我記得那是一家叫做「誠品」的書店,24小時營業的創舉,吸引了許多夜貓子,如我,在那裡午夜流連,而現在,別說「誠品」這名,就連「書店」這個詞兒都沒有人在使用了。   我走到敦化南路和忠孝東路口,馬路的對面,記憶中曾是某間知名蛋糕店
    Thumbnail
    26 種圖形、表格和模型不是讓你用來填報告書厚度的。 PBA BAG 的 Chapter 4 (Domain 3, 簡稱D3)中,除了PMI 一開始就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如何開會之外,最麻煩也最討人厭的就是第二部分的一大堆圖形、表格和模型了,這一大堆歪七扭八的方格線條,幾乎都是軟體業常用的工具。
    Thumbnail
    我發現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我不在乎身處那麼美麗的海域,而你不在身邊。或許是因為我正用盡全身的氣力跟海水相處,我忙著騎水上摩托車、忙著浮潛、忙著在海裡學習呼吸到新鮮氧氣、忙著習慣海水襲上身體的冰冷、忙著貪看海面下的魚群,因為全心全意的忙碌,我第一次無暇想念你。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剛進家門,被翟亮攔住秀賽事影片,追問喬晶晶難道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看著我倆同框,當畫面停留她臉上,我表情冷漠關掉手機,淡淡一句"再也見不到了",晾下翟亮,察覺同居人失落卻又不知如何接腔。     一復職,馬上被老師召見,老師道歉在餐廳唐突,期許他競逐國內最年輕總師,于途燃起鬥志,全力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當我也焦慮的無處可躲時,世界會突然變得天昏又地暗。 我相信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真真正正安排好的, 你要遇見誰,誰要來見你。 在什麼樣的心境,會搭上怎樣的事情或意外插曲。 有時候會一頭熱的栽進某一種熱情裡,栽得快燃燒的也快, 它雖然不只三分鐘,但抽離後的餘溫,還像慢性病深藏在骨子裡。 是真的,藏進骨
    Thumbnail
    2038年,臺北。   我從仁愛圓環附近的大樓走了出來。在很年輕的時候,我記得那是一家叫做「誠品」的書店,24小時營業的創舉,吸引了許多夜貓子,如我,在那裡午夜流連,而現在,別說「誠品」這名,就連「書店」這個詞兒都沒有人在使用了。   我走到敦化南路和忠孝東路口,馬路的對面,記憶中曾是某間知名蛋糕店
    Thumbnail
    26 種圖形、表格和模型不是讓你用來填報告書厚度的。 PBA BAG 的 Chapter 4 (Domain 3, 簡稱D3)中,除了PMI 一開始就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如何開會之外,最麻煩也最討人厭的就是第二部分的一大堆圖形、表格和模型了,這一大堆歪七扭八的方格線條,幾乎都是軟體業常用的工具。
    Thumbnail
    我發現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我不在乎身處那麼美麗的海域,而你不在身邊。或許是因為我正用盡全身的氣力跟海水相處,我忙著騎水上摩托車、忙著浮潛、忙著在海裡學習呼吸到新鮮氧氣、忙著習慣海水襲上身體的冰冷、忙著貪看海面下的魚群,因為全心全意的忙碌,我第一次無暇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