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請不要哭訴你有多苦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知道為何,才能忍受任何   尼采"
 上述說詞來自網路上的影片,一個著名的身心靈作家在接受訪問時,提到有被家暴者向她求援時,這是他的回應。這個回應讓我很不以為然,因此而有此文。…你會看到此文,表示有什麼觸動了你,請問: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為什麼? 

前言

  訪問中,作家提及有次演講中有人問他被家暴怎麼辦?他直接回答,這是你的選擇…下午,該問者又到他的簽書會,並且把她的約十歲大的孩子帶來,又開始投訴自己的遭遇和痛苦,然而作家根本不想聽,只是對這個已有自殺傾向的孩子感到心疼,並告訴他:那不是他的錯,只要熬過幾年,等他長大了…。

被家暴是自己的選擇?

  被家暴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不要對人哭訴…從某個角度來看,這說法並沒有錯。不管理由是什麼,你選擇了默認或者接受,也許這個默認是痛苦的,也許這個接受是無奈的,但我們想知道的是:你有選擇的自由嗎?如果有的話,你可以做出別的不同的選擇嗎?可以的話,那麼很顯然的你並沒有做出別的不同的選擇,既然你可以選擇,也做出了選擇,那麼你理所當然應該承擔其結果,那你有什麼好抱怨的?有什麼可哭訴的?別人有什麼必要去聽你抱怨或哭訴?你看看:這個邏輯沒錯吧?這個理由充分吧?
  可是從另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出該作家的輕浮和該方面的素質。他完全沒有任何的同情心,或者同理心,她站在高位對著受害者指指點點,指責她懦弱無能,活該受此折磨…心理諮商不是我的專長,可是所知道:情感的問題絕對不是如此簡單的一分為二,非黑即白的。她的回答對問題的解決有幫助嗎?他有給予受害者任何的支持或協助嗎?那他這樣的回答除了顯示他自居高位的冷酷無情外,還有什麼?

被家暴者為何不反抗?為何不離開?

  我的球友中就有家暴的受害者,她可能幾天不見,然後再見面時,她或許戴著墨鏡,臉上化著濃粧,可是依稀可見數處鳥青;她四肢貼著膏藥,打起球來有點不自然…;平常沒事時,風趣又伶俐貌,大家都替他不值和不解…可,她還是…我們不解,但我們不敢做任何的評斷…
  看"無聲"這部電影時,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女生,被霸凌了,祖父母把她轉到別的學校,可是她還是喜歡原校,因為她的朋友都在那裡…也不希望懲罰加害者,因為加害者也曾是被害者…為什麼印象深刻?因為這跟我們的直覺完全不符,被霸凌了,當然是希望離開那個地方,然後讓那個霸凌者得到應有的懲罰…,怎麼會不離開也不懲罰?怎麼會這樣?是我們對?還是她對?一件事情的是非對錯好像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單純…有人訪問"無聲"的導演,她說做過很多很長的調研,然後發現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觀點都不一樣,原先認為的受害、被害好像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到最後甚至發現每個人好像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從事件中受到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傷害…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有那麼一事,以前舉的球友被家暴為例,球友是受害者,這點無庸置疑;然而施暴者他從家暴者得到快樂了嗎?還是他也在懊悔憎恨自己呢?他是不是也是某種型態的受害者呢?那,我們這些知曉此時又無能為力的旁觀者呢?我們的正義無從伸張,情緒受到打擊,我們是不是也是受害者呢? 

事情,事、情、唉,難解 

  事情事情,其實可拆分成"事"和"情"。事,就事論事易;情,就情論情,難。其實,就事論事說來易,其實也並不易;就情論情,那就更難了。這樣說你也許覺得很奇怪,就事論事有何難處?你看過<羅生門>嗎?同樣一件事,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但,那個對呢?又,那個錯呢?"無聲"電影中,導演事前做的調研,也顯示:同樣一件事,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就事論事,又何嘗"容易"呢?
  情,那就更難了。看過<擁抱B選項>嗎?臉書營運長,智慧、能力應該是算是頂尖的吧?書中描述老公驟逝的痛徹心扉,直到兩年之後情緒都還未平復。她不知道該平復心情嗎?她不知道如何平復心情嗎?可是…過了兩年,仍然無法平復。面對單一事件時都這麼難;那,如果是家暴呢?中間還涉及到你時時需面對的一個活生生的,曾經愛過的,迄今仍有千絲萬縷牽連的人…然後呢?你就只是告訴她:那是你的選擇…
  我們理直氣壯,義正詞嚴的指責批判時,會不會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忘記了那些當事的"人"。這個人是不完美的,可是他已經盡了他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在他自認為最正確的選擇下,活出他自己最好的人生了。他沒有任何的過錯,只是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支援去做出或許不同的決定而已。

關係要素,以及改變時要素間的關係

  關係中一定有三個要素,我,你,和我們之間的"關係"。是的,必須把"關係"當做實體物來考慮,它是我們之間透過一段時間的互動,所形成的一個近乎固定的模式。要關係正常,說起來也很簡單,必須是:我正常,你正常,然後建立的關係也才會正常。如果我不正常,或你不正常,那麼關係很難正常。如果想要改變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大概都會認為只要你改變,那就完成了。所以呢責任當然在你。事實上,這個說法不那麼對。想改變的既然是我,那麼我要求你改變時,你大概會認為以前可以,現在為什麼不行,所以你不會想改;你,不動(或者說我動不了你),所以我只有退而求其次,希望能改變我們之間的"關係";可是,對不起,還是改變不了,因為你認為不需要也不想要。所以呢?能夠改變的其實就只有那個想改變的"我"了。你看到吊詭的地方了嗎?我想要改變"你",從而改善我們之間的"關係",可是"你"不想改也不願改,所以我們的關係也不會改變-以前是怎樣現在還是怎樣。之所以如此,主因在:我認為改變是"你"的責任-是你該負的責任。結果呢?努力了半天,一切照舊。所以呢?如果我想改變我們之間的關係,那麼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改變"我自己"。我不同了,關係也就跟著不同了,然後,你可能也就不同了。
  可是,錯的明明是"你",應該要改的是"你",為什麼變成了是"我"要改變呢?很簡單,因為想要改變的是"我",不是"你"。所以"你"不認為自己有錯;也不認為自己需要改。既然"我"想要改變,那麼我就必須承認:我們之間的關係-花長期時間慢慢形塑而成的互動模式-,如果需要改變,那麼錯的一定是"我",我必須為這個錯誤負起一切的責任。因為,之所以會有此種我現在認為不妥的互動模式,要嗎是我縱容的,要嗎是我默許的,要嗎是…總之,之所以會有現在這樣的關係,完全是"我"的錯…。必得有此認知後,然後"我"才會開始試著去察覺我為什麼當時會縱容或默許…然後也才能進入"如何改變"的課題。

改變其實不容易

  因為互動關係是長年累月慢慢累積堆疊而成的,中間必有磨合或衝突,最後才演變成目前模式,也因此,想要改變這個模式,那也絕對不是一蹴可成的。那同樣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歷經長期的掙扎和痛苦的糾結,然後才能慢慢的重新建立了一種新的互動模式。
  改變從來就不是容易的。容我舉個較近的例子。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作息,思想,行為等等,很多都是習以為常的,例如,你早上醒來後,下床時,先下的一定是左腳(或右腳,但一定是同隻腳);穿褲子時,先穿的一定是左腳;刷牙,一定用右手,而且一定從同一顆牙開始刷;溂口杯,一定是左手拿的;打開水籠頭,一定是用右手…說話的用詞,思考的方式等等,無一不是在你無意識中表現出同一個模式。我剛看到這個訊息,其實有點不相信,所以呢?我就蓄意的注意看看是否如此?結果,果然如此。所以呢?所以我蓄意的想打破這樣的模式,例如,我要下床時特別注意一下,原先是右腳先著地,現在改為左腳先,是可以啦,可是感覺有點怪怪的,好像沒有平常那樣很自然且流暢的進行;穿褲子,我故意先穿右腳,然後呢?穿左腳時竟然要扶著牆,才能把左腳舉高到能塞進褲管…,我從來都不知道,我沒法將左腳舉高到能塞進褲管…,然後呢?蓄意的不自然的進行幾次後,一不注意,又回到原先習慣且自然的下床和穿褲方式了,必須再蓄意的故意,然後才能改變。連改變個下床方式,連改變個穿褲順序都這麼不自然,這麼困難,你說要改變長期以來已經建立的互動模式,那…?改變下床和穿褲,你針對的只是這個動作而已;而改變互動模式,除了已經習慣的模式外,你還得讓另外一個人-而且是你熟悉的人-也能接受你這樣的改變,對事都不容易,再加上人…,你大概就可想而知了。而且,蓄意情形下,偶而不自然的施做成,一不注意,很快的又依然故我了。

向專業機構求援

  太陽底下無鮮事。地球上有那麼多的人,事,物,你所遭遇過的一定也有人遭遇過,甚至比你所遭遇更慘、更糟、更不可思議,但也因此有許多前人的經驗可供參考,甚至有一些專門針對類似境遇者提供協助和支援的團體和組織,不止是家暴,舉凡離婚、喪親、性侵、搶劫、霸凌、病痛、厭世、憂鬱…你都可以找到可以提供協助和支援的團體或組織,只要你開口,只要你選擇改變。(我知道不容易,但是,再不容易也還是要做出決定。)

結論

  作家其實也不算錯,被家暴是你的選擇,而你是可以做出不同選擇的。作家其實錯得離譜,因為他只顧著指責你,而沒有告訴你:不要希冀著或妄想著透過改變對方來改善你們的關係,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先承認你們的關係之所以如此,全都是你的錯,因此你也必須承擔起改變的全部責任。然後,這個改變才有可能開始萌芽,開始出現。在該案例中,涉及到孩童,而且孩童已有自殺傾向,作家竟然希望孩童忍耐到成年,很可能,還沒成年孩童墳前的雜草就已經半人高了。這個母親要做的是立即尋求保護和安置,並且立即為孩童尋求心理上的專業協助。自己可以忍受或默許,然後傷痕滿滿;但,為了孩童,則只能:義無反顧,立即行動。

後記:

為了不滿媒體名人對家暴婦人的答復,竟然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企圖釐清自己的看法。寫此文時,時間過得好快,可腦力耗損嚴重,寫一寫,頭腦就有點昏沈,就必須起來賣力的跑一跑或急走幾分鐘,再回來試著把想法說清楚。好家在,總算有個差強人意且粗具形貌的成果。如果你有緣看到此文,歡迎加上你的詮釋和意見,讓它更合乎情理法。
有人把情感重大創傷事件視做是業障,是因果報應的結果,所以想透過求神拜佛等外力介入的方式來消災解困。如果真有業障,真有因果,然後只要花點錢,請個人就可以化解,那可恭喜你了,但,那也太廉價了。我個人比較信服的是:透過自己真心的懺悔和感恩。(你可以看看吳若權的視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人說宜蘭是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也許他真的是這樣認為的,但,你沒住這兒,你怎麼知道那是個多麼有人味多麼溫暖的地方,你又怎麼知道我對它是多麼的驕傲和自豪。
    到磁獸口和李子埧。前者可說是重慶著名的市集;後者主要是觀賞火車穿樓的奇景;可是,可是。。
    4.22   遊賞長江索道和南山一棵樹,重慶公車售票員的素質真的是令人嘖嘖稱奇。眼前的長江怎麼跟古文所描述的差那麼多?
    情緒密碼的可能功用   工具可用,現在可以嘗試來釋放受困情緒了。前面提到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攜帶有(或背負著)或多或少的負面情緒。事實上,每個人每天-甚至無時無刻-不受到情緒的影響,大部份的情緒因為影響不大或不深,因此會隨著時間或個人的修養、心態,而淡忘或消逝,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然而也有些情緒因為引發較
    從情緒密碼談起(下) 情緒密碼的可能功用   工具可用,現在可以嘗試來釋放受困情緒了。前面提到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攜帶有(或背負著)或多或少的負面情緒。事實上,每個人每天-甚至無時無刻-不受到情緒的影響,大部份的情緒因為影響不大或不深,因此會隨著時間或個人的修養、心態,而淡忘或消逝,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然
    從情緒密碼談起(上)   情緒密碼網站因故關閉,少了這個操作和參考釋放受困情緒的溝通平台,相當可惜。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受困情緒,甚至會影響到身心靈的健康,因此試著自製工具以釋放自己的受困情緒,竟然成功,值得推介給有興趣者參考。
    有人說宜蘭是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也許他真的是這樣認為的,但,你沒住這兒,你怎麼知道那是個多麼有人味多麼溫暖的地方,你又怎麼知道我對它是多麼的驕傲和自豪。
    到磁獸口和李子埧。前者可說是重慶著名的市集;後者主要是觀賞火車穿樓的奇景;可是,可是。。
    4.22   遊賞長江索道和南山一棵樹,重慶公車售票員的素質真的是令人嘖嘖稱奇。眼前的長江怎麼跟古文所描述的差那麼多?
    情緒密碼的可能功用   工具可用,現在可以嘗試來釋放受困情緒了。前面提到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攜帶有(或背負著)或多或少的負面情緒。事實上,每個人每天-甚至無時無刻-不受到情緒的影響,大部份的情緒因為影響不大或不深,因此會隨著時間或個人的修養、心態,而淡忘或消逝,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然而也有些情緒因為引發較
    從情緒密碼談起(下) 情緒密碼的可能功用   工具可用,現在可以嘗試來釋放受困情緒了。前面提到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攜帶有(或背負著)或多或少的負面情緒。事實上,每個人每天-甚至無時無刻-不受到情緒的影響,大部份的情緒因為影響不大或不深,因此會隨著時間或個人的修養、心態,而淡忘或消逝,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然
    從情緒密碼談起(上)   情緒密碼網站因故關閉,少了這個操作和參考釋放受困情緒的溝通平台,相當可惜。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受困情緒,甚至會影響到身心靈的健康,因此試著自製工具以釋放自己的受困情緒,竟然成功,值得推介給有興趣者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在戲院裡開懷大笑了呢?《脫稿玩家》絕對是 2021 的絕佳喜劇!Ryan Reynold 對主角蓋伊的幽默詮釋在這部電影裡又更上一層樓,我個人覺得比《死侍》更加有趣,影中也有不少致敬電玩、名人客串、迪士尼梗的各種彩蛋!
    Thumbnail
    影子,對於人來說究竟是什麼?似乎是很多藝術作品裡的主題,《小飛俠》中溫蒂幫彼得潘重新縫合的影子、法國作家馬克.李維(Marc Levy)的《偷影子的人》、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78-79間舉辦的系列展覽:《影子》,或者今年討論度不小的動漫作品《影宅》,均和影子有不小的關聯。 寫於1
    Thumbnail
    常理,似乎是不言而喻,很自然就會讓我們依循的潛規則,我們很自然會 不假思索地依常理行事,或是做出判斷。 《超越直覺》作者鄧肯華茲結合理科人的科學訓練及社會學家對人類行為的好奇,對原本我們覺得「很明顯呀,就是這樣」的想法提出了更多的疑問與提醒,刺激我們做更多思考,而不是被原來的直覺左右了。
    Thumbnail
    自己的事總是緊急大事,別人的事卻是關我屁事? 快要過年了,年前趕工是每年都迴避不了的事情。尤其是非獨立作業的工作,你還可能會被豬隊友、雷包窗口氣到血壓飄高。 「年前的忙碌是為了接下來的連假能無所牽掛。不過這個前提是,你在休假前不能被氣死。」這點,熊先生此時正在深深體會著……
    不是他們沒有選擇,而是他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他們有能力過世俗眼中看來更好、更穩定的生活,但他們選擇這種。 只是這樣而已。 沒有人必須被憐憫或羨慕,他們只是如實選擇自己要的,自己負責,所以以如實的自己,與如實的他們相處。
    Thumbnail
    很常在想,至今仍然在想,自己兩年前所經歷的,究竟是什麼?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吧,我必然知道答案的,至少,世人是那樣定義的,性暴力、性侵、妨害性自主、約會暴力等諸如此類的,可是,我時常感到困惑、矛盾及糾結,最初是不願承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後來,變成是「我有資格哀傷和痛苦」嗎?
    Thumbnail
    警語:本文標題與內容所有文字及圖片,禁止轉載、複製。請勿分享。   如果你想「說」、如果你想「被陪伴」,我在這;我願意陪你,但我尊重你的選擇。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在戲院裡開懷大笑了呢?《脫稿玩家》絕對是 2021 的絕佳喜劇!Ryan Reynold 對主角蓋伊的幽默詮釋在這部電影裡又更上一層樓,我個人覺得比《死侍》更加有趣,影中也有不少致敬電玩、名人客串、迪士尼梗的各種彩蛋!
    Thumbnail
    影子,對於人來說究竟是什麼?似乎是很多藝術作品裡的主題,《小飛俠》中溫蒂幫彼得潘重新縫合的影子、法國作家馬克.李維(Marc Levy)的《偷影子的人》、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78-79間舉辦的系列展覽:《影子》,或者今年討論度不小的動漫作品《影宅》,均和影子有不小的關聯。 寫於1
    Thumbnail
    常理,似乎是不言而喻,很自然就會讓我們依循的潛規則,我們很自然會 不假思索地依常理行事,或是做出判斷。 《超越直覺》作者鄧肯華茲結合理科人的科學訓練及社會學家對人類行為的好奇,對原本我們覺得「很明顯呀,就是這樣」的想法提出了更多的疑問與提醒,刺激我們做更多思考,而不是被原來的直覺左右了。
    Thumbnail
    自己的事總是緊急大事,別人的事卻是關我屁事? 快要過年了,年前趕工是每年都迴避不了的事情。尤其是非獨立作業的工作,你還可能會被豬隊友、雷包窗口氣到血壓飄高。 「年前的忙碌是為了接下來的連假能無所牽掛。不過這個前提是,你在休假前不能被氣死。」這點,熊先生此時正在深深體會著……
    不是他們沒有選擇,而是他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他們有能力過世俗眼中看來更好、更穩定的生活,但他們選擇這種。 只是這樣而已。 沒有人必須被憐憫或羨慕,他們只是如實選擇自己要的,自己負責,所以以如實的自己,與如實的他們相處。
    Thumbnail
    很常在想,至今仍然在想,自己兩年前所經歷的,究竟是什麼?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吧,我必然知道答案的,至少,世人是那樣定義的,性暴力、性侵、妨害性自主、約會暴力等諸如此類的,可是,我時常感到困惑、矛盾及糾結,最初是不願承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後來,變成是「我有資格哀傷和痛苦」嗎?
    Thumbnail
    警語:本文標題與內容所有文字及圖片,禁止轉載、複製。請勿分享。   如果你想「說」、如果你想「被陪伴」,我在這;我願意陪你,但我尊重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