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著大人吵架時,總覺得他們是不是吃飽太閒,沒事找事做。我當時依舊坐在客廳讀著書、寫功課,耳朵好像能自我屏蔽一樣,區隔吵雜的聲音。
長大後,在家的時間相對多很多,也出現了各種意見,以房間為例,脫離了學校,在家的時間多了很多,跟平輩同間房間,掃地、洗床單、洗電風扇......家務事誰來做,沒有明確的分配,心中總是糾結著,為甚麼我要做,但最後都是誰看不下誰去打掃。是一種覺得不公平,為甚麼是付出的那一方,我做好了,對方也跟著受益,心裡也覺得不舒服,因為這件事可以一起做,也可以是他人做,除了缺乏溝通,還得看他人是否願意一起改善,也許不去做那件事對他也沒有不良的影響。想著若那是我一個人的房間,我會真心、用心的維護生活環境,畢竟總要有個舒適的空間放鬆。轉個念,如果這個行為可以讓自己更好,是愛自己的行為,在對他人無負面影響下,少了髒亂帶來的煩躁,少了過敏原,還能有個真正放心的空間。
有時候不同輩的家人,不會接受溝通,更多的是我要...,你一定要...,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為甚麼不能這樣做,我也是為了家裡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認識尊重兩個字,影響別人、命令別人時,在怎麼樣好都會被抹滅掉,強求別人配合你,只為了滿足你的堅持?若表現得太過份,越了多數人的線,也許該明白一件事,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
出事時,很多時候都會先怪別人,要是你沒這樣做,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利益、分別心、堅持己見...
面對不同的觀點,心理只要明白,原來這件事情還能這樣看!
事情皆無對或錯,只有當下適合不適合,和平地交換意見叫溝通,大聲的爭論叫吵架,憋在心裡面是自討苦吃。曾聽過有句話:你最好努力的表達,因為沒有人有義務要理解你,儘管是拙劣的講,當存在著委屈,這件事將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你也是跟我一樣不喜歡跟"人"交流嗎?其實,也有其他方法能改變他人對待你的方式,一是學會好好的對待自己,尊重自己的想法,二是在對待任何事情都抱持好心態,你付出了認真、尊重、關懷...,是會慢慢地從不同的人事物收回,心念正、行為正(誠實...),週遭就如鏡像般反饋給你!很現實的一件事,儘管你說的是善意的謊言或者覺得他人的問題你不想回答而選擇說小小的謊言,未來也將受到其他人的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