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小故事
#毛茸茸軍團
荷蘭國家博物館近日發布了一張夜間巡邏犬在《夜巡》旁的老照片,所以本篇要來分享博物館與汪星人的歷史小故事~
荷蘭國家博物館在1920到1940年間,也曾雇用夜間巡邏犬來看管館內珍貴的藝術品,包含看守林布蘭大師的《夜巡》(雖然照片中的汪星人似乎對藝術沒什麼興趣)/
圖片取自Rijksmuseum
1930年代的時候,博物館已經出現了簡易的防盜警報系統,只要一移動畫作,馬上就會警鈴大響,通知保全前往現場。
但是,由於那時候還沒有像現在有高科技的紅外線和高畫質的監視器,加上防盜系統的電路太明顯又很好認,因此,很容易被竊賊識破與破壞。而且只要晚上遇到溜得快的蒙面歹徒,幾乎可以說就束手無策,也使得當時的藝術竊案較現在來得頻繁。
1933年5月,設有複雜防盜系統及配置夜間保全的布魯克林博物館發生了十幅畫作遭竊的重大案件(到現在還沒找回來),震驚了美國博物館界,一時人心惶惶,害怕下一個遭殃的博物館就是自己家😨😨😨
因此,除了設有24小時(或夜間)的警衛之外,基本上擁有重要作品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會飼養巡邏犬。
很多博物館紛紛發出「徵狗啟示」,尤以聰明又強壯的德國牧羊犬最受歡迎。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會設有資格限制,強調只要聰明勇敢的狗狗——
(像二哈那種又傻又會拆家的就不會進到面試名單喔❗)
哈佛大學的福格藝術博物館(Fogg Art Museum)在1927年發出了「徵狗啟示」,廣招各路英雄好狗成為博物館的一份子——但表示只有牧羊犬才有資格可以加入博物館的行列😆/圖片取自Harvard Art Museums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等館舍都曾有養過汪星人的歷史。
這些狗狗會接受基本的「博物館管理」和「防盜保全」培訓課程,教導牠們辨識可疑的陌生人以及協助捉拿竊賊,就像警犬一樣,大部分都發揮了很好的嚇阻效果。
不過,偶爾還是有出ㄘㄟˊ的時候😅
1933年布魯克林博物館遭竊之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便火速養了一隻德國牧羊犬,叫作Don,負責下午6點到隔天早上的巡邏工作。
當時不少報紙大肆報導Don可以在一分半鐘內從地下室衝到頂樓的驚人速度,還有稱讚牠強而有力的牙齒可以在木板上咬出兩個大洞,絕對能把壞人嚇得花容失色,就連時任館長也都表達對牠寄予厚望。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於1933年時飼養的德國牧羊犬Don/圖片取自MoMA
只是,不到一個月,媒體形象兇猛的Don就因為人人都好的溫馴性格,到處找人討摸摸、逢人就搖尾巴,讓博物館不得不重新訓練牠,教導牠應該要對陌生人保持警覺、還有不要亂吃別人給的東西才對。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於1933年時雇用了德國牧羊犬Don協助夜間巡館的工作/
圖片取自MoMA
就這樣一直到了1940年代後期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出先進的軍事設備,新型的紅外線感應、超音波探測器、監視器等相繼出現,也連帶讓防盜系統整個等級大提升。博物館開始有了更隱密、更難以察覺的保全系統,而協助巡邏的汪星人也就慢慢越來越少見了。
現在還是有一些博物館有飼養狗的情形,只是牠們的主要工作不一定是巡邏,有的專職偵測害蟲,有的則負責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