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的輝煌時期,幾乎都在我出生前,到她病逝時,我也不過小學的年紀。「梅艷芳」這個名字在我的印象裡,只是知道她是一個明星、一個藝人,並沒有太多情懷。
看到誰不鼓掌,就看著他唱,唱到他信服,唱到他鼓掌為止。—電影《梅艷芳》
攤開梅艷芳所演的電影中,我也僅僅看過《威龍闖天關》及《逃學威龍3》,對其實在所知甚少。但我對《梅艷芳》這部電影從其尚未上映時,我就開始關注周邊消息及宣傳訪談等,可說是期待已久。因為我非常喜歡看真人真事的傳記電影,像是《火箭人》、《波希米雅狂想曲》、《衝出康普頓》,甚至非音樂性的《模仿遊戲》、《美國狙擊手》等等。傳記電影可以讓我看到大眾所知悉或稱臺面上的那位人物,背後的故事,他深刻的付出或是做出的犧牲。能夠反思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許多苦難及磨煉才可觸及的境界。
在我記憶中亞洲的傳記電影比較少,只能說出《雷洛》、《跛豪》、《葉問》之類的,比較偏向改編,缺少了一點真實感。所以當我得知要推出梅艷芳的傳記電影時,即使對她認識不夠卻也是萬般期待。
電影上映時,我搶在第一週就上戲院觀影,片長2個多小時,卻覺得實在太短了,就像梅艷芳的一生令人意猶未盡。電影從她4歲上舞台唱歌,出道、竄紅、得獎無數,一路演到40歲病逝。人生這段旅途中,雖然得到了無數的殊榮及崇敬,該有的歷練及犧牲也沒少過,跌跌撞撞在迷惘中快要走到盡頭時,回顧自己一生,身穿一襲潔白婚紗,退場時,極長的裙擺拖著千萬人的愛戴與不捨,最後也得走下舞台,轉頭一聲「byebye」,向她曾擁有的、無法擁有的一切告別。
我最深刻的一幕,當梅艷芳被診斷出喉嚨長繭,醫生建議她不要再唱歌,她站立在徵才公佈欄前,想著她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此時收音機傳出歌聲,她頭一扭,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影當下,我知道這個決定,將會開啟梅艷芳傳奇一生,我內心特別激昂,不知道現在的我是否也有做出足以改變我一生的決定。
電影中穿插許多梅艷芳的真實片段,就像在看梅艷芳的紀錄片一樣,卻又同時保有電影的運鏡及劇情編排,令我非常享受。電影完整呈現梅艷芳所處的時代背景,她的努力、她的轉折、她的付出。我特別喜歡《夕陽之歌》裡的一句歌詞——「路上紛擾波折再一彎」,聽到這句歌詞時,我感受到的情境是「我以為我已經經歷了路上的紛擾波折,可能後面的路會好走一些,當這念頭剛萌生時,卻又再來一個彎」,這句歌詞真的道盡她的經歷,寫的真好。
隨著電影的尾聲,讓我這個原本對梅艷芳沒有太多共鳴的人,也為她起立鼓掌。更加了解為何梅艷芳能夠被稱做「香港的女兒」,這樣一個受人疼愛與尊敬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