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當一切剩下情懷時,我們還握有什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寫於2021年11月//

《梅艷芳》按照年份排程講述了梅艷芳的生平,整體的基調規矩且流暢,但這卻是個致命傷所在。其實,看得出來導梁樂民演努力想拍出梅艷芳的多面性,但可惜的是,因這種「貪心」而加了許多瑣碎、拖沓甚至是不重要的情節。並且,描寫愛情的部分就佔了幾乎一半以上,還都是一些意義不明的段落,甚至扭曲了部分事實的真相。

電影過分地倚賴大量插入的新聞資料和歌曲,既是傳記片又像紀錄片的形式,在某種層面上來說反而破壞電影的節奏。對我來說,一開始很驚喜看到梅艷芳本人的錄像,但越後面出現越多越感雜亂無序,彷彿如一種標示般地不斷提醒作為觀眾的我們正在看「梅艷芳」的電影,應該準備哭一下了,所以顯得非常刻意。猶如走馬看花般的流於形式,最後的成品更宛如影片版的維基百科,沒有溫度可言。

我試想,是梁樂民潛意識不相信王丹妮的演出夠具說服力而產生的不信任剪輯,或者他真的認為這樣能讓電影變得更好(但並沒有)。當畫面重新拍回王丹妮時,你便知道這是「假」的梅艷芳,隨著這一來一往;觀眾就得承受這種塗改,承受來來回回的假與真,就更容易分心和出戲了。這樣的取巧,更展現了打著「情懷」的名義而光明正大偷懶的理由。可能會感動的原因,也只因腦海裡那一段段如夢似幻的美麗回憶隨著電影的播放再次翻騰。動人的,是那再也回不去的時光,再也看不到的人,但並不是電影本身。不過,這也是我走出電影院後才發現的事。

論及演員王丹妮,其實看得出來她很盡力,用心地演繹梅艷芳。首先她瘦,雖然骨架大也比較高,但這構不成問題;因為她一站出來,那股氣勢和自信便不在話下;其次,她在聲音的模仿上,令人驚艷,與梅艷芳早期帶有些奶音的聲線很相似。細節之處的微表情跟小動作也有抓住其神韻,多處眼神戲演繹得繾綣難捨,入木三分。不過,隨著電影的時間線前進,人物依然凝滯不前,沒有感受到她因經歷而有所成長,或許是時間線跨度太大,觀眾只能匆匆一瞥,又或是那份滄桑和歷練對王丹妮來說還是太難了。

但這也不完全是演員的責任,因為劇本本身欠缺深度, 多處銜接得生硬突兀。少了情感的起承轉合,不明白她到底為何而哭,為何而累,一切都來得突然,很難與其感同身受。於是,她被塑造成一個過於完美的人設,一個過於成功的人生,在俠骨與柔情的兩面之間,卻淪為特意而為之的表面影像了。

而對於劇情描寫張國榮的部分我感到很無力也很無奈。不明白導演1:1呈現悲痛欲絕的「4/1」日子的意義為何。此外,還有出現與事實有出入的情節;退一步來說,如果沒有把握將角色處理的適當得宜,那根本不需要有「他」的出現。這樣看起來只更顯得製作方的「有心」看來別有用意,所有關於他的戲份既生硬又突兀亦沒有為電影起到任何加分作用。

因梅艷芳如此不凡,我認為看待的標準理應更高。

於是,我有個問題不斷反覆困擾著我,難道不能用高標準都態度要求電影嗎?甚至懷疑自己實在太較真。論這個時機點出現《梅艷芳》這部電影到底合不合適,我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認同電影的價值,或許可以視爲「傳承」的象徵,讓更多人認識梅艷芳。用現在的話語呈現,好比是一種「安利」偶像的媒介。如果以這個方向思考,我對這部電影也許能「寬容」一些了,也許⋯⋯。


「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遠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