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住於古巴漁村的老漁民——聖地牙哥,身邊僅有一位小男孩願意陪伴他、理解他,但因老人已84天未曾補到魚,男孩也迫於父母壓力,只好上了別艘漁獲滿載的船。第85天,老人獨自出海,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及熟練的技術,他心中感知著今天是個捕大魚的日子……。
《老人與海》的作者是厄尼斯特‧海明威,本書於1952年出版,是他生前最後一部著作,也將他的名望推升至顛峰。海明威生於1899年、卒於1961年,期間經歷了一戰(1914-1918,15-19)及二戰(1939-1945,40-46),戰爭在他的一生中佔據了許多時日,而一戰對其影響尤其重要。海明威18歲的時候,選擇不讀大學,而是到了《堪城星報》當報社記者,當時候許多當記者的人,都是抱著寫作夢的,海明威也耳濡目染萌生了寫小說的念頭,而該報社的寫作風格「用簡潔的句子。用短的段落作文章開首。用強有力的的英語。思想正面。」也對海明威簡潔的筆觸有著一定的影響。
當時的時局正值一次世界大戰,海明威在報社工作了6個月即辭去工作,試圖加入美軍投入戰場。但因他視力缺陷之故,最終隨紅十字會救傷隊前往戰爭前線。從海明威形容自己當時「好像是被派赴一個特別的任務來寫這一年最偉大的故事」,可以想像當時這個18歲的青年除了滿腔熱血想投入戰事外,最大的動力可能是想親眼見證歷史並紀錄下來。
海明威在他早期作品《太陽照常升起》中,以「迷惘的一代」作為題詞,形容在一戰期間成年的這一代人,而使「迷惘的一代」該名稱作為這個世代的代名詞,海明威亦是其中一員。因為「迷惘的一代」經歷了大規模的戰爭,對生命、希望等想法有所扭曲,他們偏向主張頹廢、享樂,因戰爭無情剝奪了許多生命,使得他們常有漫無目的、酗酒、無所事事等對自我認同感到迷惘,也對性別的概念有別於當時的傳統認知。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出名的惜字如金,一方面是受到年輕時在報社的寫作風格。另一方面是海明威所創造的寫作技巧「冰山理論」,只寫出冰山表面的八分之一,水底下剩下的部分留給讀者慢慢體會,有點類似留白的意味。他省略了經驗、省略的思想,只著重描述當下的情景與發生的事,這就是他所謂冰山露出來的一塊,而根據他文字的描述,讀者用自己的經驗法則、自己的想法投射去補足故事中剩下八分之七的部分。
《老人與海》的內容講述位於古巴小漁村的一個老人獨自出海捕魚,與一尾比他船身還要大的馬林魚搏鬥的過程,經歷了將近3天的拉扯,過程中老人對大魚產生了情愫與敬畏,也在孤獨的大海中獨自思索著和自己對話。經歷了這一切後,老人贏得勝利將大魚釣起。但由於他的船太小,根本無法將大魚載回港口,只得將魚綁在船身,卻因此在返程的途中遭遇鯊魚群的輪番攻擊,老人耗盡所有力氣以及用盡了船上可以拿來當作武器的工具。最後大魚被鯊魚啃食到只剩白骨,老人也精疲力竭的載著白骨回到了小漁村。
《老人與海》的故事架構非常簡單,老人住在小漁村-出海捕魚的過程-回到漁村,僅是如此。書中大部分的篇幅著墨在出海捕魚的過程,老人與大馬林魚同病相憐的處境進而延伸出相愛相殺的情感。老人最終捕獲大魚的意義,早已超脫炫耀、賣錢這些原本該是漁人捕魚的本意,而是比較趨近於想要證明自己的一種榮譽感。雖在中段老人成功將把魚捕起,看似是老人的勝利,卻也在這一刻就已注定老人的失敗,因為老人不可能獨自將大魚送回港口,這裡是一個矛盾的設定,卻也使我們更能夠試圖理解老人的行為及他內心的意圖。面對不可能的事物,仍如飛蛾撲火似去觸碰,試圖征服不可能,內心毫無來由的驅使著的「硬漢精神」。老人最後帶著被鯊魚啃食殆盡的魚骨返回港口,雖然老人依舊沈默,但眾人看見了如此巨大的魚骨及傷痕累累的老人,老人這三天的經歷不言而喻。看似老人應該要得到他想要的榮耀,見著如此情景,大家肯定知道老人擁有絕妙的捕魚身手及堅毅的心智。但老人嚮往的不是這種虛榮,而是面對自我內心的榮譽。在老人看來,即便他釣到了大魚,但他沒有成功守護住大魚,將他完好無損的帶回港口,他就是一個失敗者,一個打了敗仗的老頭。
結尾時,老人又回到他家徒四壁的房子,剛歷經的浩劫使他心力交瘁,他躺臥在簡陋的床上,再次夢見了非洲草原上奔跑的獅子。我明白了即便在老人心中他吃了敗仗,但他尚未被擊敗,不會因此一覺不振,他依舊貫徹著「人不是身來被打敗的」信念,他依舊是那個相信自己想擊敗誰,就能擊敗誰的聖地牙哥。
海明威多數的著作都與戰爭相關,《戰地春夢》、《戰地鐘聲》、《渡河入林》皆是根據他於不同的戰爭中所見及感受,改編與投射而成的作品。也許是他生涯飽受戰爭影響,《老人與海》中所顯現的「硬漢精神」展露無疑。為了內心的榮耀,驅使著往危險靠近。明明只要放手就能避免這一連串致命的危機,卻毫無理由的堅信自己要試圖去戰勝這些考驗,有一種內心自以為是英雄的情懷。這使得他們可能成就偉大或愚蠢,但無論世人對他們的評價是哪一種,也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他們只面對內心的榮譽、只依照自己的標準來定義硬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