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顛沛流離的日子總於告一段落。在過去短短的三個多月裡,這已經是我們的第五次搬家,幾乎是我前30年的總和。我蝸居過在朋友家,置身於一個完全不屬於自己的能力場中;也被強制隔離過在一個小小房間中15天;又睡過在自己一直最抗拒的居住地方(西門町旁邊的二樓Airbnb,感覺就彷如睡在街道旁)。這些一切一切皆是我從未嘗試過的體驗。
這段經歷讓我確切感受到,原來自己的適應力可以有多強。在挑選房子的時候,我本以為自己有很多理想要求:視野要好,光線要充足,房間空間感要足夠,不要樓中樓,交通要方便但不想住在鬧市中。然而,當我真的在挑的時候,這些一切都彷彿不重要。並非說完全不理會,而是一切皆是由我身體作出選擇。因為身體在這個當下確實認知到,它需要的是甚麼;相反,所謂的「理想條件」只是我們覺得自己需要的,而並非真的很想要的。這就像求偶的時候,總會有很多「理想條件」,但當你真正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其實一切都不重要。我們會說因為這是愛,但我認為,這種決斷力並不單純出現於愛,而可以存在於我們所有的決定當中。
另外一個發現在於生活習慣的改變。每當我們去到一個新地方,無法避免必定要把自己的生活習慣重新調節。在最初搬往朋友家中住的時候,我會常常去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不自覺地渴望可以把以往的生活在新的環境下模仿出來。然而,過去這三個多月的歷練讓我察覺到,原來身體會自然的調節,很自然的利用眼前所有的資源去做要做的事。當我住在Airbnb時,我起初習以為常的把電腦放在桌子上用,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但那張桌子完全不適合,坐椅也不舒服。於是我很自然的把電腦拿到床邊的一個平台去用。這是我從未有過的用法,但來得非常自然。你或許會說,這有甚麼了不起?誰不會這樣?對!其實誰都有這種適應力。只是在作決定的時候,我們常常忘記自己的這些天生能力。
在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學問裡,我們常說到沒有定義的G中心,往往比起有定義的G中心更具適應力。雖然說我並不認為後者必定沒有彈性(我反而覺得學習變得有彈性是他們的生命課題),但相對來說,前者的確是比較自在於適應和改變。這原因在於我們的自我定位、方向、行為模式、習慣等皆沒有任何穩定模式,皆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和波動。既然甚麼都不是,那當然甚麼都可以是。這並非說我們喜歡改變,而是我們認知到「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所以改變並沒有甚麼可怕,好好接受它,適應它就好(而我們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改變中保存自我)。
在改變的過程中,若我們眼中只看到事物的不好,與想像和理想的落差,那我們生命中就無可避免只會感受到氣餒、失望、苦澀和憤怒。然而,我們從來都有選擇權。我們可以選擇投降於眼前的選項,然後看見其中美的部份。但請不要誤會,就像我常說的,我並不支持凡事都保持正向。我的意思是說,當你嘗試暫時放下頭腦的執念,放下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讓自己靜靜感受眼前的風景、身處的空間和當下的體驗,你或許會發現所謂的「好」與「不好」原來在此刻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最重要的永遠不是外間的事物,而是你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每一次的改變,皆是一次極好的轉變機會,讓我們可以走上不同的路徑,看見不同的風景。人類的文明大體建基於改變大自然的力量,把最惡劣和凶險的土地,改造成宜居的樂土。這能力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擁有征服大自然的力量(當然這並非事實,而是人類行為的意識形態是如此呈現),形成一種集體意識,就是把一切事物改變,迎合自己的需要。於是,土地不夠,便砍伐森林,移山填海;搬到新房子,便把舊有的所有(傢具擺設、生活習慣)都依樣葫蘆的搬到新房子去,甚至把整個房子打掉重練,改造成自己心中的完美家居,而忘記了感受這空間的不同,然後與它建立一個新連結,形成一個我們和這空間的有機體,與他一起共同奏起生命的下一首樂章。
說到底,所謂的適應力,就是投降於你眼前的選項,順從你身體所喜歡的,讓身體去作出最自然的選擇,去活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命軌跡。
現居台灣的香港人,擁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經理人,也是官方認證的HUMAN DESIGN【活出您自己課程】引導師[LYDG]。
提供職場引導服務和開辦人類圖工作坊和課程。閒時喜歡到處旅遊,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