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孫主任?
孫明德先生,為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三三青年會財經顧問。
長期分析全球及台灣景氣變化,並協助台灣重要產業公會/法人組織訓練財經相關人才,同時擔任金融、鋼鐵、石化及租賃等多家台灣標竿企業及公協會經濟諮詢顧問,在業界有景氣預測權威稱號。
📝這本經濟筆記在寫些什麼?
-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來解析總體經濟(總經),包含”GDP”、”景氣”、”出口”、”匯率”、”物價”、”利率”、”金融投資”、”直接投資(註1)”、”消費”、”薪資”、”全球經濟”、”產業趨勢”等12項內容篇章。
- 藉由台灣產業的歷史變革、近年的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世界工廠的轉變、後疫情時代等,透過時事及歷史故事的切入,讓讀者更易吸收這12項經濟指標應用,如何影響到個人生活、公司企業、國家至世界的變化。
註1:"直接投資",有別於”金融投資”,如購買股票、債券、期貨等,直接投資是指實體投資,例如開一間店、工廠,須租/買土地來建蓋廠房、店面,購買機器設備、應徵工作人員等,由此些不同面向所構成。
關於這本書相當推薦給沒有經濟學背景,但想要掌握財經趨勢變動的讀者,從中能夠輕鬆學習入門,此外在閱讀此書時,最讓我喜愛的是能夠從中了解台灣的產業歷史輪動,在全球經濟版圖中佔據何位置與其連動性,這在其他相關書記中是相當少見到的。
💸淺談內容- 物價篇
關於通貨膨脹/緊縮:
“通貨”泛指為錢,但「通貨膨脹/緊縮」非指錢變大或變小,實指因物價變貴,讓錢的價值變小,所以亦稱為「物價膨脹/緊縮」,較可避免誤解。
通貨膨脹/緊縮成立須有三個限定條件:
- 範圍廣:非單一品項物價的上漲波動,就可稱為通貨膨脹,譬如颱風季節,菜價因供應減少而造成菜價上漲,但其他商品價格並不明顯或影響,因影響的範圍不夠廣,不符合通貨膨脹的條件。
- 時間長:須足夠長的時間,可能影響一季或是兩季以上,且物價的漲跌可能無法再回頭。
- 幅度大:漲跌0.5%~1%仍屬正常物價波動,在美國,若漲跌超過2%以上,既須留意是否物價膨脹或緊縮的趨勢。
通貨膨脹 VS 通貨緊縮:
- 通貨膨脹的成因:經濟爆發成長、人民所得提高、市場供不應求。
- 通貨緊縮的成因:經濟疲弱、買氣不振,市場供過於求。
對一國家來說,通貨緊縮的發生是幾乎是百害無一利的,以行為經濟學簡易來解釋,當民眾發現物價持續下跌,自然會延後消費時間(觀望是否會再降或已足夠而不願再購買),廠商為求售而再降價,結果造成企業的營收縮水自然影響員工的收入,變成負面循環,嚴重導致國家經濟成長停滯、倒退。
相反地,只要不是惡性通膨,每年適當的通貨膨脹,反而是另一種正向循環,可促進國家經濟持續成長。
📢聊聊近期的通貨膨脹
下述內容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若有錯誤部分歡迎指正
藉由近期明顯有感的物價上漲,因連動的因素很多,所以透過牽動層面較明顯的油價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下方為台灣CPI物價指數、布蘭特原油期貨指數及四個時間點作參考:
① 2020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歐美等各國實施封城措施、陸海空運需求大減,油價開始崩跌,台灣CPI從1.5%左右開始滑落。
② 2020年四月,油價落底(原油期貨負油價事件),台灣CPI落至-1%以下。(當時台灣中油的汽、柴、燃價格約20元台幣/公升左右)
③ 2021年2月,油價回穩至正常60~70(桶/美元),台灣CPI回升至1.5%左右。
④ 2022年初,烏俄戰爭爆發,油價100(桶/美元)衝破,台灣CPI升至3.27%。(現今台灣中油的汽、柴、燃價格已到32元台幣/公升..🚀)
從疫情爆發開始,原油市場從原本”供過於求”,造成物價崩跌;後續因疫苗施打、各國逐漸解封,原油需求開始回升,物價逐步回歸正常。
而2021年3月的長榮海運塞港事件開始、各國晶片及其他原物料需求開始陸續斷貨,變種病毒再現而市場卻已”供不應求”,物價開始攀升,直到今年烏俄戰爭爆發、各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俄國原油的反制,原油價格更快速攀高,歐美各國與台灣CPI指數皆已突破近10年最高。
以通膨成立的三限定條件來看:此次上漲涵蓋範圍廣,非單一品項上漲(油價上升,牽動到各項生活、生產所需);物價上漲的幅度已突破3%以上,符合幅度大的條件,至於時間,以突破CPI持續維持2%條件來看,以達兩季的條件,目前確實已處在通貨膨脹的階段,至於會維持多久?可能需觀察後續聯準會與各央行的升息縮表效果,及祈禱烏俄戰爭能盡早和平落幕。
🤔通膨發生時可如何應對
因通膨發生時,在台灣其通貨膨脹率必>上班族的加薪幅度,即使未來央行為對抗通膨而採取升息方式,將錢放進銀行所得的利率,勢必仍會被通膨侵蝕。
那該如何安然渡過這通膨時期?
個人想法如下,但不具任何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 守勢:盡快結清短期且利息相對偏高的債款,因未來對抗通膨的的升息方式,勢必增加償還的成本,減少資產流失。
- 攻勢:將錢拿去投資,遠勝過將它放在銀行定存;當然每人的風險承擔能力都不相同,且投資不一定穩賺,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一般上班族與其祈求老闆能加薪領固定薪外,投資自己、投資股債、實質資產(房地產、黃金、原物料..等),甚至加密貨幣都是很好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須評估自己的風險承擔程度,將資產做好分配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項目,不盲目跟從追求爆高酬,慢慢來、比較快。
題外話:一般通膨時期,因升息影響,股市的表現大多較為平淡,當然也是有個股能擺脫雞群當鶴飛去,全看個人選股能力。
至於實質資產,最佳的投資點似乎已過(2020年Q2),雖然機會仍有,但相對安全邊際已小,容易被套高。
那加密貨幣呢?能投資的方式眾多,高低風險都有(最大風險是要自己管理好帳務),持續學習中。
我是Talf宅,將自身的生活體驗、學習、閱讀等心得,藉由文字分享出來。留給自己也給有興趣的人,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