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09《前山報》
◎蔡珮琳
鼓的聲音是樂器中最誘人的,它的節奏跟我們的心跳合應。──電影《戰鼓》
在台灣,「鼓」的存在遍及大街小巷,圍繞著我們的生活運轉,可是一個好的鼓,尤其是手工鼓,它所需要耗費的心力與技術,卻是難以衡量。一場午後與响仁和鼓藝工坊的相遇,引領我們走進製鼓的萬花筒中,靜心聆聽來自鼓魂最深處的鳴響。
2010年獲文建會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的王錫坤師傅,是目前响仁和最核心的當家人,但其實身為第二代的他,並沒有真正從父親王阿塗(王桂枝)手中承接到製鼓的技藝。在那個年代,製鼓是個不太受尊重的職業,獲利也不多,相較於接手父業,望子成龍的父親更希望兒子能好好讀書,成為一名地位相對崇高的老師。無奈計畫趕不上變化,父親因心肌梗塞驟然離世,彼時還在念書的王師傅,除了得忍住悲傷處理父親後事,還得面臨客戶交貨期迫近的壓力,甚至還有來自親戚長輩的冷言酸語,覺得他沒有歷練、沒有技術、更沒有體力,如果要接棒响仁和,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對於這種幾近侮辱的言論,王師傅全都化為前進的動力,努力證明自己可以做得到,而且做得好。
沒有父親手把手的教導,王錫坤師傅製鼓的手藝,全靠往昔旁觀父親製作時的印象而來,以記憶覺醒技藝,只是沒想到之前看起來覺得很容易的事,到了自己手上卻失敗連連。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氣,就這麽咬牙堅持住,一直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得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即便剛接手响仁和時生意慘淡,卻反讓王師傅有更多的時間去摸索,去挖掘更多的可能性。談及過往的回憶,即使已相隔數十年,師傅仍舊眼眶泛淚。
「响仁和」這個名字,聽起來簡單意義卻很深遠。「响」就是樂器有聲音,而且聲音要好,也要讓招牌愈來愈響亮;「仁和」則是一種做人的態度,要尊重這個職業,尊敬每一個來買你鼓的客人。這些都是王師傅從父親身上學到的道理,言教不如身教,在印象中,父親從來不會多說他一句過錯,總是默默地製鼓,為家庭、為孩子付出,也因此爾後王師傅對於父親的感念,就是希望能把响仁和這塊招牌,以及製鼓技藝發揚光大。當我問起師傅,如果父親還在世,最想對父親說的話時,師傅沉默了一下,回說:「爸爸,我沒丟你的臉吧?」父親的存在,一直是王師傅不斷追逐的目標,並渴望能獲得最重要的人的認同。
不斷從失敗中學習的王錫坤師傅,在現今科技發達的時期,仍舊堅持手工削牛皮,而且要削到厚薄一致,這非常考驗刀的鋒銳度以及用刀者的實力。而王師傅也不藏私地分享,鼓皮的製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藥水浸泡、石灰去毛,但這種作法會將組織泡死,成品的聲音也較硬;最好的方式則是用熱水燙,而且溫度須維持在八十度至九十度間,才不會將整塊皮都燙熟,師傅笑笑說剛開始不知道,都數不清燙壞了多少張牛皮。
鼓皮的選擇,則要考量到成品的音色與耐用度。台灣的製鼓牛皮,多以黃牛皮及水牛皮為大宗,水牛皮音色漂亮、最耐打;黃牛皮也不錯,但不如水牛皮耐打。其它動物皮如羊皮,聲音很薄,能繃成的音域不多;狗皮則太硬;乳牛皮太韌、不經打;馬皮整體都不錯,但韌性還是比不上水牛皮,且要在臺灣取得有些困難;而因為有團體戒殺生,因此响仁和也嘗試使用非動物皮的材質,不過都尚在實驗階段。
王師傅說,他們這個行業追求最高的境界是,就算鼓已經打了很多年,聲音也還是一樣好,能用得愈久他們愈驕傲。很多人會問他們說,那這樣如何能夠賺錢?但重點是,一個好的東西,你追求的是價格,還是價值?响仁和的手工製鼓,講求得不只技巧,更有態度。曾有一次王師傅前往基隆修鼓,抵達後發現是當初父親在世時製的鼓,因為沒維護好,再加上潮濕,褪色嚴重,聲音也已經快不行了,但由於是信徒捐贈,鼓上還留有捐贈人的姓名等,師傅卻選擇花費比一般的鼓更多的心力去修復,只為了把這個鼓曾經的感情保存下來。
一個好的鼓,是活的聲音,而非死氣沉沉。而一個好的鼓,也能夠刺激大腦,俗語說「敲鑼打鼓治百病」,音療是目前响仁和致力推廣的計畫,透過結合運動,像是擊鼓,去改善樂齡族群的身體毛病,達到治療和復健的效果。且這些活動幾乎都是無償的,王師傅說:「歡喜做,甘願受」,臉上滿滿都是笑容。
响仁和鼓藝工坊
- 參觀須知:採預約制免費參觀,建議5人以上小團體為佳。亦可預約製鼓。
- 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3號
- 電話:( 02 ) 299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