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中國節,那什麼人過楚國節?
說到端午節的幾大元素:龍舟、粽子跟屈原,分別源自不同的信仰、文化原型。說起來,屈原其實算是死在一個好日子上(如果他真的死在這一天的話),剛好死在祭祀水神的日子上,否則我們試想一個情境:
屈原,人稱為楚國第一詩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從姓和氏看得出來他是一名楚國貴族,而且跟楚王一樣都不是周天子所分封出來的姬姓貴冑,而是因為周人強大而選擇加入稱周天子初代目aka周武王為王的夷狄諸侯而已。
就算撇開他是華夏還是蠻夷戎狄不管好了,屈大夫忠君愛國,是楚人的事,與其他國家的人有何關連?他之所以被流放是因為政場失利,他的政見是什麼?不要繼續假裝一團和氣了,秦楚終將一戰,要積極備戰,準備好跟秦人對打啊!
他自殺了,從結論來說也跟齊國、韓國這些北方人無關。基於政治立場,秦國與楚國的當權者反而還要彈冠相慶才對,設立一個跨越七國的節日弔念?說不通吧。
再者,端午節的偉人祭祀中,還有一些說法是在緬懷伍子胥的。伍子胥作為楚國叛臣,過昭關一夜白髮、破楚都開關鞭屍,怎麼說也是楚國的罪人,也不像是楚人會緬懷的人啊。
更關鍵的是,楚國辦表示:楚國的事情,輪不到外人來說三道四!(X
水神是龍還是人?
那為什麼一個節日,會又紀念屈原、又紀念伍子胥,還有龍型的船?
其實,如果我們回去查閱史料,不難發現一件事情,猶如民初學者聞一多先生所寫的〈端午節的歷史教育〉:
端午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而賽龍舟便是這祭儀中半宗教,半社會性的娛樂節目。至於將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給蛟龍享受的,那就不用講了。總之,端午是個龍的節日,它的起源遠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遠呢!
也是說,龍舟之所以會化成龍型,那是龍神信仰,或是古人水與龍牽扯在一起,並尊龍為水神的一種體現。也因此,龍舟競渡在這個前提下更接近於一種酬神,或是榮耀龍神(或是水神)的一個儀式。粽子,不是為了讓魚蝦吃或不吃任何人的遺體,而是祭禮。
水神呢,祂的位格嚴格說起來是低於天神,也低於祖宗,所以以穀物為主的粽子(當然,我猜測原型可能會更像是純粹的穀物包吧)就可以是恰到好處,符合水神位格,但也符合人與水的互動模式的一種祭禮。
所以,顯然划龍舟、丟粽子,跟救屈原的遺體沒什麼歷史性的關連,也不是像《吳越春秋》記載的(如下段引言),是吳王夫差把他屍體裹一裹之後丟進江水裡,才有粽子。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十三年〉: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後,何能有知?」
就算跟吳王夫差有關好了,那麼每年戰南北粽的意義真的大可不必,因為很明顯。根源就是中部粽啊!原汁原味、連皮帶骨都扔下去了。至於味道、工法以及品嚐體驗等等,親身體驗過的人都好吃得上天堂了,能不好吃嗎?南北部粽根本不能打!
神人之際由誰決定?
最後,關鍵的問題是:拜龍可以理解,但拜人為神,而且還是兩個不相關的人為水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仔細一查,各位可以發現廣泛被尊為水神、河神的人物有:大禹、媽祖、王勃、伍子胥、屈原......
除了大禹是治水的、媽祖是威能海神能控水以外,其他人都是被水治,甚至直接死於水難的,轉而保佑後人不要死於水難的。
說白一點,就是人們敬畏自然的心、緬懷古人的心,在政治力與文學浪漫中被穿鑿附會,在從漢朝到清朝的過程中,歷代的統治者為了籠絡信眾或各國遺民,索性加封他們的信仰對象為神,進而完成了多民族史詩與認同融合工程。
以屈原為例,因為對屈原文學成就的緬懷、因為忠君思想對於統治者有大用處,所以齊人、秦人、燕人到了漢朝,為了不傷到國內的和氣,不如跟水神信仰湊在一起做撒尿牛丸,管他韓趙魏楚燕齊秦,通通跟著拜就對了。
小結:神由人造
至於和諧的過程中,被合併掉的其他水神、龍,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清朝治台中後期也開始肯認對鄭成功的祭祀,或是中國歷代的統治者都為了提倡忠義而不斷加封關羽,加封到關公不但是武聖、武財神、義氣老祖宗、五大恩主公之首外,甚至在民間鸞堂與部分道教派別中,他還是玉皇大帝第十八代目。當然,也有道教派別完全不認同,像有王重陽的那個全真教系統就不承認這種說法,認為玉皇大帝是一種概念,是天道人格化的象徵,自始至終都只有一位就是了。
而由上述的例子來看,也不難看出人終究才是創造神、詮釋神的本體。因此,享受節日、享受傳統之餘,也可以多一些對於神話、對於歷史文化的反思與疑惑,「為學當於不疑處有疑」,這樣學問就生活化很多,也進步得快很多了。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粽子、立蛋、弄午時水啊?端午節還有很多融合其他信仰文化的要素,這裡不一一列舉,留給大家去慢慢探索。
端午節要開心喔!要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