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如何決定升息利率
泰勒法則提供前瞻指引
約翰·布賴恩·泰勒(John Brian Taylor)1993年提出【泰勒法則】,此法則為聯準會利率政策提供前瞻指引,同事建立預承諾機制,讓政府和民眾能有效溝通
此公式如下:
R=名目利率,r=實質利率,π=通膨率,π*=目標通膨率,α=權重,Y=產出=GDP,Yf=充分就業下的GDP
聯準會升息目標控制中性通貨膨脹率2%
經濟過熱狀態下表示處於景氣循環末端,需要使用緊縮貨幣政策升息或是QT來讓經濟冷卻,聯準會想要的是減緩「過熱經濟」,卻常常伴隨「經濟衰退」,原因是π=通膨率無法準確即時預估
聯準會並未拋棄泰勒法則
每位聯準會主席的態度和對經濟的看法不同,對π=通膨率的預估樂觀與否就不同,事實上,聯準會前期升息速度太慢,並非無視泰勒法則,後期報告通膨快速上升,緊急升息3碼就是通膨太高與泰勒法則計算下的名目利率差距太大,才加快升息腳步
升息步調有龐大影響
升息過慢造成民眾預期通貨膨脹持續上漲,而需求不降惡性推升通貨膨脹,把尚未需要的需求提前進行消費,造成物價又惡性循環飆升,且通貨膨脹期間越久消滅通膨就越困難,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伏爾克(Paul Volcker)1980年的最高利率是最佳經典例子,當他上任時已經經歷太久的通膨,他不得不「暴力」升息壓制通膨,造成短暫性「嚴重經濟衰退」,後續換來美國長期平穩的經濟時代
經濟著陸方式很重要,但卻是無奈考量
泰勒法則夾雜的兩難
泰勒法則諭示,通貨膨脹太過張狂要將名目利率目標快速提高,但是若是經濟衰退就必須下修名目利率,這之間的關係很容易造成經濟不同的著陸方式,當產出高於潛在產出,表示景氣可能過熱,央行應該要採取緊縮,因此當Y > Yf,乘上前面的α2,會加到央行指標利率上,央行將透過升息來抑制過熱的景氣;相對的,當產出低於潛在產出,表示景氣可能太過蕭條,央行應該要採取寬鬆,因此當Y < Yf,乘上前面的α2,加到央行指標利率上指標利率就會下降,表示央行將透過降息來提升衰退的景氣
僅此一次升息會議牽動全球複雜的經濟體,若樂觀一點造成通膨失控狂飆,若悲觀一點造成景氣衰退過快,於是形成四種經濟著陸方式,軟著陸、顛簸的著陸、硬著陸、失敗的著陸
升息對股市的階段性影響
- 過高通膨,聯準會初期主要升息、QT,打擊通膨,股市開始反轉向下
- 經濟開始顯著下滑,股市、通膨一起向下反應,經濟趨緩聯準會後期政策轉向,股市逐漸落底
- 經濟落底、通膨回穩,聯準會寬鬆,股市長多
顯見升息對股市有主要二段修正,一是反應通貨膨脹過高升息,二是反應實體經濟衰退,因此泰勒法則後兩段正是聯準會的為難,也是股市震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