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_連互訴月色真美都做不到的我們】認定彼此是與他人不同的特別存在,光是想著對方就會覺得幸福。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戀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連互訴月色真美 都做不到的我們】

◎ 神田澪

#書摘

『我重新思考過,戀人到底是什麼了。』『雙方認定彼此是與他人不同的特別存在,光是想著對方就會覺得幸福。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戀人。』


我的戀愛及夢想,一點都不奇怪。所有人,都是幾經迷惘才終於找到正確的路。



raw-image


▍任何人都能閱讀的140個字

神田澪,2017年開始每日在社群平台Twitter上創作,嚴格遵守Twitter 字數限制的140個日文字極短篇故事。

起因是作者發現身邊閱讀的人越來越少,因為時間與生活工作的忙碌,閱讀是首先被現代人捨棄的興趣。

「我想要寫出讓不擅長閱讀的人也能讀的東西。」神田澪這麼說。

這本奇幻的純愛小說《連互訴月色真美,都做不到的我們》,便是在Twitter連載時轟動日本而後集結成冊。

如同社群短文一樣容易閱讀,文字極短的新體裁長篇小說,作者用極少字數架構出角色與故事情節,但卻能在恰到好處之時揪住讀者的心,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直閱讀下去。

raw-image


▍因為限制才更有趣

剛剛好的140個字,在日本文學藝術上與俳句和短歌類似,這兩種文體都有字數限制,但決定性的區別在於限制的嚴格程度。

俳句和短歌的情況下,根據作品的不同,可能會有多餘的字,但在Twitter上輸入字元時,不可能輸入超過140個,因此在琢磨字句時必須更加謹慎。

這樣的限制反而讓作者神田澪感到充滿挑戰的樂趣,日本文學中本就有極短篇小說體裁,極度精煉文字的限制底下能最大程度地創造出動人的故事,是作者神田澪每日每日給自己的文字修練。

這些看似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是來自於作者對社會敏銳觀察,只為了每晚九點在Twitter上寫下短短140個字的故事。

「為了寫出一行詩,

一個人必須觀察很多城市,很多人和物;

他必須了解各種走獸,

了解鳥的飛翔,

了解小花朵在清晨開放時所呈現的姿態。」

_《馬爾泰手記》,里爾克

raw-image


▍互訴月色真美

初初看見這本書名《連互訴月色真美,都做不到的我們》時,我想到日本文豪夏目漱石。

據傳夏目漱石擔任英文老師時,要學生翻譯英文"I love you",學生直譯成「愛している(我愛你)」,但夏目漱石說日本人會更婉轉含蓄地表達愛,說「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的月色真美)」就足夠了。我愛你,想把我眼中的所有美都獻給你。

而小說中連互訴月色真美都做不到的男女主角,並不是不相愛,而是因為,在男主角所在的地方,並不存在月亮。

「對不起,我騙了妳。妳和我一生都不可能見面。」男主角艾爾說。

raw-image


▍認識我的靈魂

女主角夏奈出生臉上就有極明顯的大塊赤黑色胎記,這樣的她雖然在校成績優異,人也十分善良溫柔,卻仍遭受到排擠霸凌。某天她收到了一封陌生電子郵件寫著:「我想當妳的朋友。」雖然夏奈覺得可能是詐騙訊息,卻回覆了:「我也是。」就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隔空愛戀。

人真的有可能愛上一個素味謀面的人嗎?愛的準則究竟是什麼?是你的一切都恰好密合我心的縫隙嗎?是不是正是因為將臉孔拿掉,你才能真正認識我的靈魂呢?

「如果愛

並非凝視的快感

你便能認識

我的靈魂

而不從臉孔開始」

_《無光晚餐》,李豪。

raw-image


▍寫信的時差

男女主角只靠著電子郵件互相通信,而男主角艾爾總是隔了兩天才回信,兩次日升、兩次月落。

小說中設定這樣的時差十分有意思,在現代生活中任何訊息都能即刻傳遞,甚至令人無法擁有一點點思考的餘裕,我們遺忘了等待的痛苦與美好。

在等待男主角回信的時間,女主角在現實中發生的事情、心中的疑惑與掙扎,都是因為存在著時差才能成立的不可預期的狀況,這是這部小說如此受到歡迎並獨樹一格的原因之一,我們也許懷念著人與人之間有餘裕的那種間隙。

《漢典》裡面解釋「間隙」:指兩個事物之間的空間或時間的距離。 

raw-image


▍世界的繽紛色彩

書中令我感到十分驚喜的是作者對於色彩細緻的描寫,這樣特別強調了男女主角所在地的不同。

因為愛戀對方卻相隔兩地,男女主角經常描述自己看見的景色,女主角夏奈地區的美麗多彩,男主角艾爾地區的荒蕪黯淡,他們成為彼此的眼睛,透過文字描述,看見愛人眼前的風景。

日本人對於色彩的敏銳度極高,也許是神道思想的影響,萬物皆有靈,日本人的感官更開放,對於四季與自然都更敬畏與懂得欣賞。

這些是在這本小說中出現的一些色彩,我忍不住查看了一下這些顏色,在腦中構築了更完整的小說想像。

◍ 茜色|:是帶紫色成分的紅色。

◍ 青色|:青(Cyan)是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的一種顏色,即發藍的綠色或發綠的藍色。類似於湖水的顏色。

◍ 蒼藍色|:「蒼」在中文中的原意是一種綠色、藍色、灰色和白色的混合色。

◍ 櫻花色|:《日本色彩物語》上寫:「在現代,櫻花多指染井吉野櫻或八重櫻,但在此色名誕生的平安時代,主要是指山櫻。山櫻的特色是擁有紅通通的嫩葉與潔白的花瓣,在搖曳的春靄中遙遙望去,看起來就如同淡淡的粉紅色。」在日本傳統色中,櫻色是紅染色系內最淺的淡粉紅色。

◍ 赤銅色|:赤銅色是一種有光澤的深紅色,類似於金屬紅銅。赤銅是日本歷史悠久的合金,銅加上金、銀鑄成,又稱紫金、烏金。 

◍ 赤黑色|:赤黑色是玄色,就是燕子的羽毛色。暗紅色;紫醬色。

藍色夕陽,天空是偏黃的灰色。

raw-image


▍ 即使相隔兩地

雖然這本奇幻純愛小說的題材與故事內容都並不算新穎,還是讓我在閱讀的某個時刻全身發麻的湧上一股想哭的情緒。

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這幾年我們經歷了太多不得不相隔兩地的離愁,這本《連互訴月色真美,都做不到的我們》讓我重新體認到,就算時間距離如此殘酷,但我仍舊思念與愛,然後悲傷之餘我仍想懷抱著希望,心就這樣前進著,朝你在的方向。

raw-image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故事從女主角夏奈說:「我戀愛了。愛上一個僅以文字聯繫的人。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確認對方是否回覆,這已然成為我的習慣。」

而男主角艾爾說:「對不起,我騙了妳。妳和我一生都不可能見面。」

最後結局是夏奈說:「若能永遠和你在一起就好了。」

小說第一章的扉頁寫著:「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被刪去,僅剩最後八個字的童話繪本。日本童話最後通常以「めでたしめでたし」八個字收尾,即「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卻仍可喜可賀,就是這本小說的精髓,我把故事內容最大幅度的保留,希望你能自己閱讀,這本作者努力寫出不擅長閱讀的人也能忘情沈浸其中的戀愛故事。

人要迷途、人要駐足,所有人,都是幾經迷惘才終於找到正確的路。

raw-image

◍ 作者|神田澪

◍ 封面繪者|OOI

◍ 譯者|蔡柏頤

◍ 出版|尖端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博
115會員
150內容數
雜讀者,不評論書籍,單純紀錄(極私人)閱讀感受,對象有時真實、有時虛構
安博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三|Doctor Yourself X 字癒自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Doctor Yourself 」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活得更好。將這份關注落實於每天的行動,就能明白什麼對自己而言最重要,什麼能為自己帶來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三|Doctor Yourself X 字癒自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Doctor Yourself 」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活得更好。將這份關注落實於每天的行動,就能明白什麼對自己而言最重要,什麼能為自己帶來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二|感覺美好的人生,從懂得凝視開始】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哪怕是再怎麼枝微末節的事,任誰都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這就是自己的個性。要想豐富人生,就得花時間思考一件事。減少知道的時間,多些了解的時間,才能深度了解重要事物。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二|感覺美好的人生,從懂得凝視開始】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哪怕是再怎麼枝微末節的事,任誰都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這就是自己的個性。要想豐富人生,就得花時間思考一件事。減少知道的時間,多些了解的時間,才能深度了解重要事物。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一|想說的事只有一件 用心生活深思人生】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用心就是心懷感謝。不是舉止從容優雅,也不是把桌子擦拭得一塵不染之類肉眼可見的事,而是無論對於任何事都能心懷感謝,這才是用心生活。」 ▍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一|想說的事只有一件 用心生活深思人生】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用心就是心懷感謝。不是舉止從容優雅,也不是把桌子擦拭得一塵不染之類肉眼可見的事,而是無論對於任何事都能心懷感謝,這才是用心生活。」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沒有好奇甚麼是N/A呢?其實是兩個英文的縮寫 也就是👇 作者自編此族群的縮寫: Not applicable 不符所需的人 簡介: 從13歲開始,為了不讓生理期到來,讓體重維持在40公斤以下的圓香(暫譯)。抗拒生理期的理由純粹只是因為討厭從大腿縫隙流出血來。 今年高二的她,和原
Thumbnail
有沒有好奇甚麼是N/A呢?其實是兩個英文的縮寫 也就是👇 作者自編此族群的縮寫: Not applicable 不符所需的人 簡介: 從13歲開始,為了不讓生理期到來,讓體重維持在40公斤以下的圓香(暫譯)。抗拒生理期的理由純粹只是因為討厭從大腿縫隙流出血來。 今年高二的她,和原
Thumbnail
【連互訴月色真美 都做不到的我們】 ◎ 神田澪 #書摘 『我重新思考過,戀人到底是什麼了。』『雙方認定彼此是與他人不同的特別存在,光是想著對方就會覺得幸福。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戀人。』 我的戀愛及夢想,一點都不奇怪。所有人,都是幾經迷惘才終於找到正確的路。
Thumbnail
【連互訴月色真美 都做不到的我們】 ◎ 神田澪 #書摘 『我重新思考過,戀人到底是什麼了。』『雙方認定彼此是與他人不同的特別存在,光是想著對方就會覺得幸福。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戀人。』 我的戀愛及夢想,一點都不奇怪。所有人,都是幾經迷惘才終於找到正確的路。
Thumbnail
剛讀完一本小品,是神田澪的《最後見一面,然後我們說再見》,神田澪從 2017 年起開始在推特發表剛好 140 個日文字的故事,這本書就是從累計至今千篇的故事中挑出來的精選輯,再加入幾篇短篇故事和散文。
Thumbnail
剛讀完一本小品,是神田澪的《最後見一面,然後我們說再見》,神田澪從 2017 年起開始在推特發表剛好 140 個日文字的故事,這本書就是從累計至今千篇的故事中挑出來的精選輯,再加入幾篇短篇故事和散文。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東野圭吾的懸疑推理小說「單戀」 這本書是東野圭吾早期的作品,圍繞許多面向包含友誼、愛情、親情及一個社會尚未得到解答的議題「性別」 書本封面結合雌雄同體的百合花去呼應性別的議題,很喜歡這項設計巧思✨✨ 讓我們一起閱讀這本好書,用更多的包容對待每個人💪🏻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東野圭吾的懸疑推理小說「單戀」 這本書是東野圭吾早期的作品,圍繞許多面向包含友誼、愛情、親情及一個社會尚未得到解答的議題「性別」 書本封面結合雌雄同體的百合花去呼應性別的議題,很喜歡這項設計巧思✨✨ 讓我們一起閱讀這本好書,用更多的包容對待每個人💪🏻
Thumbnail
跟一般主流愛情小說不太一樣,三浦紫苑從現實裡很多枝微末節的角度去勾畫出各種彷彿愛情的細節;故事少了很多粉紅泡泡,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片段、微妙的情感、潛藏在鬧劇底下令人動容的覺悟——讀著讀著就會令人非常感動。
Thumbnail
跟一般主流愛情小說不太一樣,三浦紫苑從現實裡很多枝微末節的角度去勾畫出各種彷彿愛情的細節;故事少了很多粉紅泡泡,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片段、微妙的情感、潛藏在鬧劇底下令人動容的覺悟——讀著讀著就會令人非常感動。
Thumbnail
曾幾何時,被充滿現實算計與繁雜瑣碎的生活不斷磨耗的我們,都忘了「喜歡」一個人的「心情」其實是單純與美好,只要兩人相依相伴,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與幸福。這份珍貴的情感無法用金錢或有形的物質衡量,對於「人心」而言更是無法交換和取代的獨特存在。
Thumbnail
曾幾何時,被充滿現實算計與繁雜瑣碎的生活不斷磨耗的我們,都忘了「喜歡」一個人的「心情」其實是單純與美好,只要兩人相依相伴,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與幸福。這份珍貴的情感無法用金錢或有形的物質衡量,對於「人心」而言更是無法交換和取代的獨特存在。
Thumbnail
一直是喜歡詩的,許多的思想和情感不知如何表達時,靠著詩來傳達,是少數可行的方法之一,愛情更是如此。 「愛的小箋」類似日本俳句,但非限定五字七字五字三句或三行,唯儘量配合臉書閱讀習慣之30字以內,當然也不押韻,形式更為自由,隨興而自在。
Thumbnail
一直是喜歡詩的,許多的思想和情感不知如何表達時,靠著詩來傳達,是少數可行的方法之一,愛情更是如此。 「愛的小箋」類似日本俳句,但非限定五字七字五字三句或三行,唯儘量配合臉書閱讀習慣之30字以內,當然也不押韻,形式更為自由,隨興而自在。
Thumbnail
《人造衛星情人》是村上春樹難得一見的長篇戀愛推理小說,故事描寫一位 22 歲女子小菫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戀愛,村上春樹如此描述:「就像筆直掃過廣大平原的龍捲風一般熱烈的戀愛。那將所到之處一切有形的東西毫不保留地擊倒,一一捲入空中,蠻不講理地撕裂,體無完膚地粉碎。
Thumbnail
《人造衛星情人》是村上春樹難得一見的長篇戀愛推理小說,故事描寫一位 22 歲女子小菫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戀愛,村上春樹如此描述:「就像筆直掃過廣大平原的龍捲風一般熱烈的戀愛。那將所到之處一切有形的東西毫不保留地擊倒,一一捲入空中,蠻不講理地撕裂,體無完膚地粉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