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開學才第二週,不過已經感受到研究所與大學學習上不同的深度的領悟。在一堂「成人心理病理學」課中,老師問我們:你們覺得,為甚麼研究所沒有「高等變態心理學」這門課?(補充:變態心理學是心理系學精神相關疾病的入門必修)在一番問答後,才發現大學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判斷和分辨各個疾病診斷的差別、著重在病的分類,但其實不同的心理疾病都有好幾種不同的理論說法,就大家最熟悉的憂鬱症好了,就有5、6種不同的理論可以解釋(網路地的說法往往只有其中一兩種),更何況常常有共病的現象,如果只是把重點放在分類、判斷究竟是甚麼疾病,而不是這個人本身,不是很可惜嗎?心理系、精神科常常用到的DSM-5只是方便我們分類、有個大概的框架,也只是其中一個理論而已,我們心理師要做、要學的,就是整合各方面的心理相關的理論、了解出現在眼前這位需要幫助的人,不要被疾病或診斷的敘述的框架給框住對這個人的認識,我們才能給予適合的幫助或回應。
在另外一堂課中,我們需要熟悉臨床心理師常用到的魏氏智力測驗。第一堂課老師沒有讓我們先學怎麼標準化施測,而是先讓我們體驗「被施測」,自己體驗後還能感受到一些緊張、表現不好時懊惱、不舒服的感覺,就更別說那些個案了。覺得這堂課讓我們先從個案的感受出發,讓我印象深刻,也呼應了病理課所講到的:比起關注那些疾病、分類或診斷,我們心理師更該關注的是那個人。人的多樣性很大,不應該被那些分類、診斷或測驗結果給限制住對那個人的認識。這是這個專業厲害的地方和期許,也希望大眾不要只是以為心理師就是在治療室聊天而已啦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