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源由
《呂氏春秋·察微篇》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事件的意思
有人溺水,子路立即跳入水中把他救了上來。這個人為了感謝子路的救命之恩,送給子路一頭牛,子路欣然接受了。
孔子知道後,說:「以後魯國將有許多人會去拯救溺水的人。」
有人或許會認為:子路救人是做好事,但是接受別人的牛則有待商榷。(換句話說,孔子的說法有討論的空間。)
孔子為什麼這樣說?
我認為:孔子這樣說的意含有二:
1. 以前有人溺水,會勇於去拯救的人不多。
2. 經過這次事件後,會去拯溺的人勢必增加。
那為何以前會去拯溺者不多,很簡單,因為太危險了。我相信當時應該也有很多訴諸於道義上應該、做人的道義、你也可能如此等等的訴求,希望能藉以鼓勵,但成效不彰。畢竟:拿自己生命去換取空虛的名聲,好像不大划得來。
那為何子路受牛後,拯救溺者會增加呢?很簡單,因為除名聲外,還有實質的利益可得。而此風傳開後,大家都知道被救者應該付出一定代價,也將更願意付代價。如此一來,玩水者為減少損失,會更注意自己的狀況。(你還記得山難直昇機的使用者付費嗎?為什麼?該注意該申請卻不注意不申請,那當然應該付出一定的代價,不是嗎?)而看到溺水的人也將更願意去拯溺。
如果"子路不受牛"
我們反過來看這件事情可能更清楚,如果”子路不受牛",那會是什麼個狀況呢?"子路不受牛",對他自己的名聲當然是大大的有幫助;可是因為他自己不受牛,那麼其他拯溺者想受牛也相對困難—因為子路不受牛,所以沒有先例—,在沒有實際利益的吸引下,於是一切回到原點,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拯溺者將不會有所增加。
結論
孔子的說法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