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渺小的,但許多人會認為我們可以用資金、資本的力量去將每個人的力量放大。
「有什麼是錢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是錢不夠多。」
難道這句話是真的嗎?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心理諮商師她說道:「我發現病患的問題最終都不是心理問題,是金錢問題。」
某方面來說因為我們活在的是物質世界上,所以理所當然,沒有錢萬萬不能。
但這種理所當然是從哪來的?
自然是我們的腦袋告訴我們的。我們確實沒有錢不方便,連照顧我們的肉體都無法,包含沒有錢可以看醫生、沒有錢可以吃東西、沒有錢可以穿衣服。
生病、飢餓、冷熱都可能讓我們失去這個肉體,而在失去肉體之前是無盡的痛苦與折磨,因為肉體在警示著我們,我們終將失去它。
可是肉體是個無底洞,難道我們沒有發現我們的日常都在為我們的肉體服務嗎?包含睡覺的床是為了它舒服,可以好好睡覺醒來才有精神,用牙刷、牙膏為了避免口腔疾病,吃東西為了避免肉體飢餓,上班賺錢為了獲得肉體所需,洗澡為了保持肉體的乾淨,運動為了肉體的健康。
肉體有什麼時候感到滿足了?
一直不斷跟我們所要一切的東西,當基本的需求滿足了,他卻要繼續要更多、要更多、要更多。
所以才會有人發現,一個人的薪資上升的時候,開銷也會增加。
難道是因為我們開銷真的需要增加嗎?
不是的,是因為我們的肉體發現我們有更多資源能夠讓他享受,無論是美食、新衣、更多的娛樂刺激,「偶爾」的放縱。
所以我們才會有了錢就咬,就開始買直到沒有辦法買為止。
「誰會嫌錢少呢?」
「是該好好犒賞辛苦上班的自己。」
這些話語,就像是惡魔的低喃一樣,在我們的耳邊圍繞,然後我們就信以為真,又開始了每天為肉體服務的一天。
難道就不會覺得累嗎?當提出這樣的想法的時候,我們的肉體因為已經被我們慣壞了,就會開始抵抗我們真實的想法,讓我們認為,一定是休息個幾天,娛樂個幾天,假日放縱完就能再去面對這個疲憊的工作。
但其實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我們能夠忍受不在繼續服務肉體,讓肉體的慾望降到最低,甚至,如果可以不再購買「犒賞自己的東西」,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將自己從肉體的無限上綱當中去解脫一點?
或許人類社會的發展本身就是讓我們的慾望被激發,有太多的刺激和誘惑。
當我們關閉我們的手機、電腦、電視,自己審視自己,自己和自己相處,會不會發現自己其實最珍貴的就是自己,不是肉體,是自己,而那個自己會在自己獨處的時候才會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