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醒來,看到數位時代斗大標題寫著: im.B詐騙25億,台灣「無法可管」?讓我想起年幼時長輩被倒會的慘痛經驗,也再次切身感受每種投資工具都要用心去關注背後的獲利模式與合法性,降低所有可規避的風險,當自己資產的最佳守護者。債權是什麼?挑選債權該注意哪些事項?我們今天簡單來聊聊這項古老的投資工具。
債權是什麼?
債權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借貸關係:A借B錢,B和A約定好於何時提供多少的利息,並於指定時間內歸還本金。對A來說是重點在於明確的利息、歸還的時間以及本金,基本上只要A能一層層的檢視去確保(1)B有能力還錢以及(2)準時提供利息以及(3)B不還錢時的賠償方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借款的風險,確保投資目標的達成。大家常聽到的政府公債、公司債乃至於銀行借貸、民間融資都是從這樣的概念延伸而來的。
挑債權應該注意的大小事
如何預防詐騙?其實就是一層層去探究整件事本身是否「符合常理」且「公正透明」以下我們就順著流程走一次。
- 借款人是誰?借錢的原因為何?還款時間與利息是否符合邏輯?
「是誰要借錢?這個人或組織是否真實存在?他透過這個管道借錢是否符合邏輯?」以上是我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此次im.B事件就是透過根本不存在的「假債權」加上「高利息」去吸引不熟悉債權的投資人。
該如何防堵假債權?首先就是要先確認債權是真實存在。投資人是可以要求債權平台提供所有的債權文件(應詳載借款人、借錢原因、還款時間以及擔保品以及價值)且該文件是有律師等第三方合法公正人見證,這樣就可以先初步確認其真實性以及基本的保障。
借錢的理由百百種,你或許會問為什麼B不找銀行呢?是B信用有問題嗎?為什麼可以付比銀行更高的利息給你?而多高的利息是不合理?
和銀行借過錢的人通常都有經驗,銀行身為大型金融組織,本身體制大管制多,每項借貸金額及時間限制等都不在話下,簡單來說就是彈性較少,需要借錢的人或組織自然也會評斷哪種方式比較適合自己和可以降低總借貸的成本,所以其實不需要一開始就有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
此外,你也可以從B的借錢原因去初步探究他是否可以支付約定的利息,如果他主要是融資做生意,也提供相對應的商業文件(有第三方公正)就會計師評估其預估營收的合理性,如果這筆可以讓B一年賺到20%-30%以上的獲利,那這段期間A向B收取8-10%的利息也就算是蠻合理的吧!(即使銀行活存現在不到2%,而借款人知道搞不好還覺得不夠滿意呢?!)
2. 借款人不還錢怎麼辦?怎麼處理擔保品?是否有壞帳買回?
俗話說的好,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我們和銀行借錢買房子,還不出錢房子立馬就變成了抵押品,銀行為確保你不還錢他取得房子後也不會虧本發展出一套作業流程:從一開始的評估房子價值、你收入狀況到你借貸的總額、你歸還的利息等,合法合情合利潤才會正式撥款對吧!銀行是,民間合法立案的融資公司也是。
請注意“合法”兩個字,在台灣,融資機構(包含當鋪)是需要取得政府發放的「營業執照」,當鋪還有地方發照數量的限制。
融資公司/當鋪開門做生意為什麼敢把錢借你?基本上就是他有能力評估你擔保品的價值,有能力將擔保品處置(變現)且從中獲利,換句話說,對方不還錢他反而賺更多用這樣的方式去控管風險,當然也回去合理評估借貸方的還錢能力。
然而一般消費者不像銀行、融資公司有評估、處理擔保品的能力,這時候能否通過債權平台(與融資公司合作)提供的附壞帳買回等保障就顯得很重要的了,畢竟我們小老百姓只希望可以安穩拿回自己的本金和要收的利息,沒力氣去討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