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Ch4 稅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合法節稅是權利,找回遺漏的財富
作者提到,自創不繳稅是「逃稅」,灰色地帶是「避稅」,法規下的規劃是「節稅」,每個人都擁有合法節稅的權利。想聰明節稅當然就從了解遊戲規則開始,和保險費用一樣,稅是不可免的支出,但如果我們可以合法節稅,可以累積的投資資金也同時增加了。

是否該自提6%勞退金的兩層思考

  • 第一層: 6%可以抵稅,應該要參加
  • 第二層: 有節稅但未必符合整體財務規劃
自提與否各有支持者,支持者認為可以節稅,反對者認為勞退基金平均3%的投資報酬過低,作者認為兩邊各對了一半,關鍵是應該要把台灣所得稅有5~40%的級距納入考量。
書中以四個不同年紀、不同所得稅率的個案為例,對比勞退基金、台灣50與美國標普500的投資報酬,15年下來因為年化報酬率(大約是3-7-9%)的落差,可以產生幾百萬的差距,尤其年紀輕、所得稅率低的個案差最大。年紀大,所得級距高的個案則差距則會越來越小。海外許多已開發國家很早就開放勞退自選,可以自行選擇各式各樣有競爭力的基金,沒有像台灣有侷限於勞退基金的限制,加上可以節稅,這時就完全鼓勵參加。

被忽略的延稅可以有多大的效益?

巴菲特強調「稅後總報酬」,作者再次以數字舉例,在稅率28%投資報酬率10%的前提下,相較一賺錢就出場扣28%所得稅,長抱30年延稅帳戶則可多出高達116%的收益。
台灣沒有像美國有這麼多的延稅商品可以選擇,對於一般個人是比較常見的做法如下:
台灣股利收益需要併入所得課稅,單筆金額高達兩萬時,二代健保補充費,對於股利金額高者相對不利,在此基礎下不建議參與除權息。相較之下台灣基金多半不配息,直接轉入本金,獲利贖回時會以資本利得稅來處理,相對來說是和高稅率的人士另一種可參考的工具,但仍有出售證券交易稅為千分之3。
善用海外所得較高的免稅額度: (1) 海外所得100萬元以上 (2)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才需要課最低稅負。這代表如果你有250萬的股利,如果屬於國內股利所得,至少也需要繳28%的分離課稅(70萬),但如果是海外股利則免課所得稅。
善用某些金融商品的分離課稅: 分離課稅代表該所得不併入綜合所得稅,這類商品還蓋公司債、公債、金融債券、短期票券或不動產投資信託等,多半課徵10%稅率,如果有適合你投資組合的風險承受的產品,可考慮納入。
讀到這裡,發現其實是同樣的理財概念邏輯:「不要小看每一筆微小的金額隨著時間所產生的龐大效益。」
avatar-img
19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來到《理財規師Zoe的生活隨筆》!ETF、股票、債券、投資型保單、不動產等等,琳瑯滿目的投資工具該怎麼選?挑選前該注意的大小事又有哪些?投資理財有哪些建議的書籍?在《理財規師Zoe的生活隨筆》,透過Zoe的紀錄與分享一起減少摸索、快速學習。畢竟「時間」就是投資最大的利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Zoe|理出好生活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該怎麼買保險? 台灣「人壽保險」沒有競爭優勢。台灣「醫療險」在費用上卻很有競爭優勢。預算有限時,在台灣建議只買定期壽險,最好鎖定20-30年期,保費預算透明度高。其他儲蓄險、生死合險,等預算充裕時再考慮。
對於多數資源有限的一般家庭,把錢花在刀口上,在保額足夠的狀況下嚴控保費直到財務自由是必要的。保險應該怎麼買才能用最低預算得到足夠的保障呢?不妨參考以下準則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買對保險跟做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保險規劃得宜,投資的基礎就領先一大步。”這是我反覆閱讀第三章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者自己提到在美國的經驗觀察,70%的家庭保險都買得不盡理想,除了不了解保險結構,再來是沒有同時納入投資與稅務規劃作通盤規劃考量。以下我們就從了解保險結構開始。
2022進入倒數,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都會回顧一下今年的大小事:去了哪些地方,看了什麼書,學了哪些新東西,遇見了什麼人。一位朋友和我說:「我們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如果你感受不到這個變化,那就看看你做了哪些過去的你不敢做或是做不到的事吧!」
財務第一公式 未來值=現值x(1+投報率%)^期數(經過n期) 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 普通常識、第二層思考、跨領域學習的必要與重要性 以上三點,是我個人認為這章節最關鍵的三個要素,而第一和第二點更是環環相扣。 一寸光陰一寸金,重點是你是否能逐年提升每寸光陰的價值。 作者用小孩保險作為舉例,幫助你看N
何謂理財?投資的終極目的是什麼?說到底,是為「全人生」 的幸福和自由。學會整體的財務規劃,以終為始、用更高的生命視野,才能更全面性地規劃及過好你的人生。 「金錢像什麼?」「金錢像馬匹,如果持續擁有駕馭對應馬匹數的能力,將一生奔馳;如果只擁有駕馭三匹馬的能力,前面卻有五匹馬在跑,那隨時會翻車。」 以
在台灣該怎麼買保險? 台灣「人壽保險」沒有競爭優勢。台灣「醫療險」在費用上卻很有競爭優勢。預算有限時,在台灣建議只買定期壽險,最好鎖定20-30年期,保費預算透明度高。其他儲蓄險、生死合險,等預算充裕時再考慮。
對於多數資源有限的一般家庭,把錢花在刀口上,在保額足夠的狀況下嚴控保費直到財務自由是必要的。保險應該怎麼買才能用最低預算得到足夠的保障呢?不妨參考以下準則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買對保險跟做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保險規劃得宜,投資的基礎就領先一大步。”這是我反覆閱讀第三章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者自己提到在美國的經驗觀察,70%的家庭保險都買得不盡理想,除了不了解保險結構,再來是沒有同時納入投資與稅務規劃作通盤規劃考量。以下我們就從了解保險結構開始。
2022進入倒數,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都會回顧一下今年的大小事:去了哪些地方,看了什麼書,學了哪些新東西,遇見了什麼人。一位朋友和我說:「我們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如果你感受不到這個變化,那就看看你做了哪些過去的你不敢做或是做不到的事吧!」
財務第一公式 未來值=現值x(1+投報率%)^期數(經過n期) 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 普通常識、第二層思考、跨領域學習的必要與重要性 以上三點,是我個人認為這章節最關鍵的三個要素,而第一和第二點更是環環相扣。 一寸光陰一寸金,重點是你是否能逐年提升每寸光陰的價值。 作者用小孩保險作為舉例,幫助你看N
何謂理財?投資的終極目的是什麼?說到底,是為「全人生」 的幸福和自由。學會整體的財務規劃,以終為始、用更高的生命視野,才能更全面性地規劃及過好你的人生。 「金錢像什麼?」「金錢像馬匹,如果持續擁有駕馭對應馬匹數的能力,將一生奔馳;如果只擁有駕馭三匹馬的能力,前面卻有五匹馬在跑,那隨時會翻車。」 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投資中,稅務問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稅務處理得當,不僅能幫助投資者提高實際收益,還能降低稅務風險。而「分離課稅」就是一個能有效減輕投資稅負的稅務政策。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分離課稅的概念、其在股票投資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分離課稅來優化投資收益,幫助您更好地應對投資過程中的稅務挑戰。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外國公司於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而欲降低租稅負擔時,除了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另一個常見的租稅優惠,就是透過兩國間有簽訂之租稅協定。本文將探討如何適用租稅協定的第7條(營業利潤)和第10條(股利),並闡述這些條款的稅務利益及其在實務上應如何操作。
Thumbnail
00679B美債ETF的配息屬於計入海外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於新台幣75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就資產配置角度而言,這項金融商品還滿適合一些高所得稅者來進行資產配置的。但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提6%退休金對於節稅的效果以及適用的人群,並提到了如何查詢自提退休金的相關資訊。文章中包括了薪資所得以及綜合所得稅的相關資訊,並提供了詳細節稅計算的示例。這是一篇對於節稅有興趣的人相當有幫助的文章。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臺灣與美國稅收減免法案(以下簡稱臺美稅收減免法案)提供較低的扣繳稅率,對比美國較高有效來源所得課稅門檻,目前利於降低國內公司未來在美整體稅負,對於臺商投資整體策略而言,仍須透過專業稅務技巧來做因應。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投資中,稅務問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稅務處理得當,不僅能幫助投資者提高實際收益,還能降低稅務風險。而「分離課稅」就是一個能有效減輕投資稅負的稅務政策。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分離課稅的概念、其在股票投資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分離課稅來優化投資收益,幫助您更好地應對投資過程中的稅務挑戰。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外國公司於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而欲降低租稅負擔時,除了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另一個常見的租稅優惠,就是透過兩國間有簽訂之租稅協定。本文將探討如何適用租稅協定的第7條(營業利潤)和第10條(股利),並闡述這些條款的稅務利益及其在實務上應如何操作。
Thumbnail
00679B美債ETF的配息屬於計入海外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於新台幣75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就資產配置角度而言,這項金融商品還滿適合一些高所得稅者來進行資產配置的。但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提6%退休金對於節稅的效果以及適用的人群,並提到了如何查詢自提退休金的相關資訊。文章中包括了薪資所得以及綜合所得稅的相關資訊,並提供了詳細節稅計算的示例。這是一篇對於節稅有興趣的人相當有幫助的文章。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臺灣與美國稅收減免法案(以下簡稱臺美稅收減免法案)提供較低的扣繳稅率,對比美國較高有效來源所得課稅門檻,目前利於降低國內公司未來在美整體稅負,對於臺商投資整體策略而言,仍須透過專業稅務技巧來做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