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大出版社比較會鬼扯,還是小作家比較會吐槽?
最近又有新的題目了!
因為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指出,在一份2000人的問卷報告中,有在使用ChatGPT的,只有19%。並指出其實ChatGPT並沒那麼熱門,使用者並不多…
到底多少才算多,為什麼說"其實並沒有",為什麼很多文章總是喜歡用這種空洞的文字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或許是我的搜尋能力不足,所以我找不到該份報告的原始資料,但是就這些類似的文章中,並沒有提到這2000人是怎樣的兩千人,是摩根士丹利的用戶?還是路人?分佈是什麼年齡層?從事什麼職業?完全沒有講到,更別說全球約80億人口,2000人的比例到底能代表什麼?
又,以全球80億人口來說,19%可是高達15.2億,而ChatGPT有公佈使用者的部份也就是開放兩個月後,已經突破一億,並在三月份時有資料指出,開放後三個月的流量統計為18.8億(或稱月流量超過3.2億)。這些數據之間並沒有任何衝突,何來"假象"?何來"其實沒有"?又何來"遠低於人們想像"?那到底人們的想像到底是什麼?根據從何而來?另外,有哪個服務的使用者高於這個不明基數的19%?大概也就Windows OS和Android OS了吧?然而這兩個都是作業系統,並不是功能導向的服務軟體…
在這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各種報告和統計結果所包圍,這些數據被用來驗證觀點、提供解決方案或塑造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然而,正如我們對摩根士丹利這份報告的分析所揭示的,我們必須保持對這些數據和它們背後含義的批判性思考。不是所有的數據都能完全表示出現實的全貌,也不是所有的統計都能反映出我們社會的真實狀況。
有時候,數據可能會因為調查的樣本選擇、調查的方式、或者數據的解讀方式而產生偏差。就像這份報告指出的ChatGPT的使用率一樣,我們需要更多的背景資訊和上下文才能對其做出全面的評估。
因此,當我們面對各種報告和數據時,除了要理解數據本身,更應該學習批判思考和質疑。了解數據的來源,分析其方法論,並在批判中尋找真實。我們的想像和理解應該建立在全面且深入的認識基礎之上,而不僅僅是一些分離於現實的數字或者被操弄的結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掌握數據,而不是被數據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