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如下
1. 銀行活存、台幣定存、外幣定存 能打敗通膨嗎?
2. 債券、基金 風險是什麼,是否值得投資?
3. ETF真的是懶人選股最好的標的嗎 與 個股有什麼差別 ?
如果你一位只透過勞動力賺錢,並將收入都放在銀行中活一年利率0.35 % 到 0.45 % 左右,目前金融市場,例如樂天、將來、王道..等多家,數位帳戶的活存利率平均是1.2 % 到 5 %左右,但都會有一定額度限制,台幣定存大約是1.52左右、外幣定存稍微好一些,2點多到3點多左右,但台灣每年大約會有2%通貨膨脹會吃掉你的資產,如果你是將資產放在活存與台幣定存中,只會隨時著時間你的資產會無形中越來越薄,價值性越來越低
債券、基金 風險是什麼,是否值得投資?
債券投資是指購買債務人發行的債務憑證,也就是說把錢直接借給債務人,通過每年獲取利息和到期獲取本金而取得收益,公司可以發行公司債、政府可以發行國債,當政府需要建設或是公司需要資金建設、擴廠、公共建設就可以發行公司債或是國債,等於你將資金借給政府或是企業,債券時間可能是3年、5年、10年,這段期間內,債權人將會給付你利息,當合約到期時會把本金都歸還給你,最大風險就是公司破產倒閉就可能無法償還本金,債券也會因為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值下跌,使你的債券價格與當初購買價格產生價差
基金投資則是通過購買基金份額把錢交給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投資管理,通過基金凈值的增長和分紅來實現收益,白話來說,基金公司將會把投資人的錢投資在全球股市中賺取價差與配息,基金公司將會固定時間發放利息給投資人,但基金每一年會收取 2到 3%的管理費與手續費
ETF真的是懶人選股最好的標的嗎 與 個股有什麼差別
2003年台灣開始有ETF掛牌上市,投資者也發現購買基金每年需要被基金公司抽2 到 3%的手續費與管理費,投信開始發行ETF,每年只抽0.4到1.3%,2023年全台ETF總規模突破2.89兆新台幣,光是用最低0.4%的手續費與管理費計算,投信公司一年手續費與管理費收入就高達1000多億新台幣,發行ETF的證券、投信也都非常願意去購買業配文、找股市老師、網紅、財經作家進行業配,因為
光是管理費與手續費就賺飽飽,所以近年來也會發現到市場只要火熱什麼議題,ETF就會盡快推出相關議題的ETF,例如關鍵半導體ETF、富邦台灣半導體 ETF、智能AI ETF、綠能ETF、電動車ETF,以及台灣人最愛的高股息、高配息ETF,就是想要快速吸引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ETF中
ETF與基金兩種是非常相似的金融產品,就像一袋水果裡面裝了很多不同樣式的水果,但基金你無法得知裡面的水果有哪些種類,ETF你只要願意打開袋子就能清楚得知裡面的水果,但袋子裡的水果都不是你想換就能換,只有基金公司或是ETF發行商才能更換,但ETF這袋水果你不願意認真看清楚,你恐怕不會知道有多少是爛水果,有多少是好水果,是否這袋水果有符合你購買的價值
在加上 ETF 每年不僅收你管理費與手續費,有些ETF又會每一季、每半年去更換股,因為當這些投信或是券商公司只要每換一次股票就又可以賺取一次手續費,況且這些ETF 如長期價值投資者這樣,只要購買後就都不動持股,我相信ETF投資者就會覺得,這些ETF經理人都沒有做事情,為什麼我每年需要付管理費與手續費
個人建議:投資還是投資個股,因為買進賣出只需要付給券商與政府大約0.6%的費用,其實每年的獲利都是由公司配發給你的,只要找到有價值的公司並長期持有,你一樣可以在股市中長期獲利
馬克的股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