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幾天前在 FB 無意間看到好友在釀梅酒,好奇的詢問釀梅酒作法,記憶中的梅酒是帶甜味的酒很好入口,市面上的梅酒也不便宜,品質參差不齊,又由於我從沒釀過酒,所以也激起我的興趣,正逢梅子產季於是有了釀酒的想法。
《材料準備》
〈原料〉
🍯 青梅 3800 g
🍯 冰糖 2000g
🍯 40%伏特加 3500 ml
〈其他〉
🍯 釀酒用大玻璃瓶
《步驟總結》
🔖 step1. 清洗梅子2~3次,直到洗梅子的水變的清澈
🔖 step2. 將洗好的梅子,放置陰涼處風乾1 ~ 3天,確認梅子表面乾燥後收起
🔖 step3. 用牙籤剔除青梅上的蒂頭,並在青梅上輕劃3-4刀
🔖 step4. 開始裝瓶將青梅、酒、冰糖,分階段多次放入
🔖 step5. 1個月後再加入第2次糖,糖1次性加入的話,可能使梅子表皮變皺
🔖 step6. 每個月開蓋試酒的味道,甜度不夠在加入適當冰糖
🔖 step7. 3個月後裝瓶封存,可留下少量梅子調酒時用
🔖 備註: 比例 青梅1 : 伏特加1 : 冰糖0.5 , 冰糖分2次加入(製作當天與 1個月後)
《圖文說明》
一. 準備伏特加
上網找了釀梅酒的相關資訊,每個人所使用的比例與酒的種類都不同,於是又問了好友所使用的比例,最後得到結論要選用40%以上的白酒較合適,。
去了超市只剩兩瓶米酒頭,或許是烈酒平常就比較少人買,所以也進很少貨,於是就買了還剩5瓶的伏特加,酒精濃度40%。
二. 清洗梅子
青梅的產季在清明前後,市場一次都賣10斤以上很少散賣,這次釀酒買了10斤青梅與40%伏特加5瓶共3500cc,看似不少事實上沒想像的那麼多。
買回青梅後清洗了3次,直到水變的清澈,過程中也會將一些撞傷或爛掉的青梅剔除挑掉。
三. 準備釀酒空瓶
同時清洗專門用來釀酒的透明玻璃瓶,透明玻璃瓶是為了看清瓶內變化,這些玻璃瓶都是早期家人用來釀李子酒的器具。
發酵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氣體使塑料瓶爆開,塑膠有被酒精溶解腐蝕的疑慮,所以不能使用塑料瓶釀酒。
四. 晾乾梅子
瓶子與青梅清洗完,一起放到陰涼通風處晾乾1~2天,晾乾的過程也要注意小心輕放,青梅看似很硬實則很脆弱,稍有碰撞就容易造成潰傷,確認青梅完全乾燥後才可收起進行下一階段裝瓶。
五. 去除蒂頭並劃刀
晾了一天的青梅開始有點微微的泛黃,使用牙籤剃除青梅上的蒂頭,蒂頭要去掉才比較不會有苦味,牙籤戳一下蒂頭就掉下來了,比想像的好處理,所有製作過程這個步驟花比較多時間。
接著進行劃刀,在每顆青梅上輕劃3-4刀,使梅子的風味在釀造過程中能徹底釋放出來,這部分要花比較多時間,劃完的青梅直接放入秤重,過程中我依舊會把碰傷跟爛掉的青梅挑掉。
經過一晚的晾乾又有不少青梅開始損傷了,雖然買了10斤青梅,但實際到裝瓶只剩6斤多,損傷爛掉的都挑出,不想因幾個壞梅子壞了一整缸酒。
六. 梅子裝瓶
裝瓶前試吃了一顆青梅仍然很酸澀,之後開始進行裝瓶,過程中我分3次加入青梅,加青梅、酒、冰糖 → 加青梅、酒、冰糖,這個順序,由於青梅很脆弱放的時候也要小心輕放,不要高處丟下。
裝瓶的過程比想像的快,標上日期與下次加糖的時間,就算是完成了整個作業,剩下就等時間發酵了,釀酒的準備工作其實也沒有想像的繁雜,想到幾個月後天氣炎熱時,可以喝親手釀的冰涼梅酒,就感到一股期待。
一個月後進行第二次加糖,這次一樣加入1000g的冰糖,可以看出酒色已經漸漸轉色,瓶子裡的酒呈現上下兩種顏色,上層顏色較深,下層則較淺,糖分似乎都沉澱在下方,此時梅子都往上漂浮著。
加糖前試喝一點此時梅酒已有淡淡的青梅香氣,但40%的伏特加帶來的刺激感還是很強烈,品嘗一小碗味道還是有點強烈,對很少喝烈酒的我還是很難下嚥。
三個月後酒的顏色明顯變的更深,部分青梅已經開始變皺,開蓋時梅子的香氣也更重,梅子的精髓似乎完全被釋放出來,梅子也都沉在瓶底,完成了它的任務。
試喝一點此時梅酒已經沒有之前那種強烈刺激感,可以小口小口的喝了,喝一小口仍感覺身體開始發熱,可以進行最後的裝瓶了。
梅酒裝瓶
利用漏斗加濾網過濾,將酒裝進原本的用來釀酒的伏特加瓶子,梅子本身也會出水,使瓶內的酒變的更多,裝完原本釀酒的5個空瓶還是不夠裝,另外梅子可以留下少數調酒時用。
結語
有人推薦梅酒加氣泡水的組合,氣泡水讓酒喝起來像汽水一樣,配上冰塊確實很消暑,我試著調了一杯,剛開始就像喝梅子汽水一樣,可當後勁上來後,感到一絲醉意,隨後又很快的消散,這也許就是微醺的感覺吧。
這次的釀酒我認為還蠻成功的,也學習到一個新的技能,步驟比想像的簡單,等待酒發酵的過程充滿期待,很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