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很大的原因是這部片的導演諾蘭,最早印象是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認識這一個導演,這三部曲堪稱蝙蝠俠系列中的神作,在這之前的蝙蝠俠作品總是以華麗點綴些許的惡趣味來呈現,但他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是以暗黑與憂鬱的方式來敘事,尤其以小丑為反派的第二部更是這個系列的巔峰,諾蘭除把英雄電影拍出不同的格局外,後續更有類科幻片全面啟動、星際效應與天能每部電影都讓人感到驚奇,原來諾蘭的電影不止於此,一直都在進行自我的突破,而奧本海默也不例外。
不過如果你想在奧本海默中,看到類似之前作品節奏與科幻感會有點失望,這一是一部傳記類型的電影,過於天馬行空會背離人物傳記的主軸,畢竟我們看的是歷史而不是神話。
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普羅米修斯,講述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研發原子彈的過程,敘事方式採不連續的方式來進行,一共是在三個時間軸上進行跳躍,一個是從學生時代說起到他如何承接曼哈頓計畫發明原子彈、一個是1954年安全聽證會,另一個是1959年史特勞斯提名聽證會,這是一部片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如果以平舖直述的方式來說故事,我想不到三十分鐘就會讓人昏昏欲睡,導演透過不同時間軸的切換,讓觀影者也因為切換時間軸產生不同刺激讓注意力不會漸漸疲乏,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高明的安排。
電影一開始以普羅米修斯來暗喻奧本海默是偷了天神的火種,運用一些光跡來呈現在奧本海默心中看到量子反應的意象,好像他心中的世界就像量子世界巨大,接著在劍橋大學留學時,還因為數學表現不佳,對他產生巨大的焦慮感,進而想用蘋果毒害教授,還好後來是虛驚一場,然後他到了德國哥廷根大學研讀物理學博士,後來因為美國缺乏量子物理學人才,被延攬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一開始大家不認識量子物理,有興趣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開第一堂課時甚至只有一名學生,然後才漸漸打開名聲。此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有消息傳來德國已經在進行原子武器的研發,自然美國也不能落後,美軍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就找到奧本海默擔任計畫總監在新墨西哥州秘密研發原子彈,經過一連串困難終於成功試爆,美國也用這一個武器成功讓日本無條件投降。
原以為奧本海默就此成為美國的英雄,沒想到因為過去與共產黨黨員的交流與反對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發核子武器,被認為是左翼份子被打成共產黨同路人而被調查,最終被撤銷安全許可,在一連串的聽證會過程中,將奧本海默的人生鉅細靡遺地翻過一遍又一遍,甚至連赤裸裸的情事都搬上了檯面,真的讓人感到一種窒息感與強大壓力。這讓我回想到有一次面試的不愉快經驗,人資像是檢察官一樣對你的資料問的極為詳細,甚至已經問到私人領域,讓我覺得已經超過面試該有的範疇,結束時我說我第一次遇到這麼詳細的面試,沒想到她還一臉得意的回我對她來說這是很正常的,當下真的想一拳貓下去。
總結來說,諾蘭又把傳記性的電影推向一個新高度,原來傳記不只是小眾的小品電影也能拍成商業級大片。但另外一方面或許是故事的完整性,在成功試爆原子彈的高潮後,一般電影應該就是進入收尾階段,但成功試爆後面還接一大段主角往後的故事,還是不免讓人覺得冗長,或許透過剪輯能讓人減少這種拖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