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心得分享]返校-論電影中談到的人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朋友有提到裡面有些片段終結是遊戲的某個結局,遊戲本身有多重結局,我自己再猜想是不是把所有的結局連貫在一起就是遊戲故事本身的真相,但這部分還是交給遊戲大手們去研究吧。

比起政治事件的解讀,我想用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人性關懷來解讀,但在這之前我還是想講一下,歷史是「活」下來、「勝」下來的人所留下的紀錄,許多事件最後都是一層一層去重新再揭露出來的,因此對於寫的人要存疑,讀看時也要有所保留,這個態度我也建議延續到真實事件裡。

我對電影的人性解讀

一、忘記是一種恐怖平衡

「事情都過去了,就當一切沒發生過」這種忘記方式是一種恐怖平衡,很多人明明都記得,看到特定的人事物時都會想起來,但常為了某個原因選擇忘記,就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大家還是可以幸福快樂的過生活,只要不要去提起、不要去想起。

返校的劇情從夢魘開始,為什麼全部的人都不見、為什麼從方芮欣開始、為什麼魏仲廷也出現在學校,兩個人都忘記真相,一直到最後方芮欣想起一切,幫助魏仲廷從負罪者的世界裡逃開,才發現忘記是一種手段、一種維持負罪者世界平衡的方法。

二、負罪者的世界是自我懲罰

電影從活著的人魏仲廷的惡夢著手,但看到鄰近結束時可以發現這是由「負罪者們」所建構的世界(或夢境),因為在這個世界裡方芮欣也是主角,兩個人共同找出真正的問題。

但整個負罪者的世界的問題點在哪裡?

是在他們兩人的負罪感,而夢境是他們的自我懲罰,他們的負罪感來自於魏仲廷對方芮欣的愛慕以及方芮欣對殷老師的妒忌和痛恨,但其實最大的問題是「被利用」,白教官利用方芮欣,而方芮欣利用魏仲廷,因此這個世界只有他們兩人。

一直電影裡張老師對方芮欣說:「害死我們的不是妳,妳只是被利用了。」

這句話就是打破夢境的一道曙光,其實真正錯誤及該被懲罰的是利用者。

三、事件的可能性與多視角的解讀

電影過程中不斷的揭露不同的線索,讓我們去猜測誰才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關鍵告密者,但這樣反覆猜測的過程中,其實都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再一次看待這件事,原來他是這樣、他是這樣、她是這樣,最後其實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思維方式:惡意的利用才是最大的問題。

而誰是告密者的重要性反而只是一個找到問題點的過程。

四、活者與死去的問題

張老師為了保住學生,要魏仲廷好好活著,而他用指出死去的人換取活著的機會。這一段其實在說生與死的重要,只是我有些困惑,那為什麼張老師不指向死去的人換取活著的機會呢?

可能已經被當作以及自以為應該要犧牲的人了吧。

背負罪名的活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樣的事件當中在很多國家的歷史都有出現過,只是有多少人是以背負罪名的方式活著都很難說,例如早期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到底是不是投日,還是以投日的方式換取活著的可能性,藉以這樣的可能性來做對人民最大的保護?還有晚明柳如是的丈夫錢謙益以明朝官員的身分降清,但又辭官回鄉,並且和柳如是長期從事反清活動,中間的降清是什麼樣的心態?後面的反清又是什麼樣的變化?(柳如是有拍成電影過,建議可以找來觀看)

英雄般的死去,還是背負罪名的活著,是個難題。

五、能為他人的生死負責嗎?

這個問題是我個人看完電影有稍微反覆思考的地方,學生不就是應該自由的學習,然後讓他們日後可以自由的去選擇嗎?

在危險的體制下,師長們、鬥士們到底應不應該把這些可能會帶來危險的思維帶給學生與交給學生?

如果不將這些危險帶給他們,就像秦始皇一般的焚書,是不是就會消失?

如果消失,那洛克、盧梭等人又是怎麼從哲學思維中發展出天賦人權的概念?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將所有的政治都拋出校園?

大概就先到這邊,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性刻劃,很真實,我看網路上很多人在討論背後的政治,其實我看的也很津津有味,換個角度跟大家聊聊這部電影吧。
還有,張老師跟未成年少女談戀愛這樣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沛瑩(青雲姐姐)的沙龍
40會員
270內容數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2020/06/20
最近對於吉他很有愛,找了相關電影,看了這部《The guitar搖滾吉他夢》,覺得電影的走向和總結是符合現實生活的。
2020/06/20
最近對於吉他很有愛,找了相關電影,看了這部《The guitar搖滾吉他夢》,覺得電影的走向和總結是符合現實生活的。
2019/10/15
現代驅魔師這部電影我大概一兩個月前看過,覺得它反映了一部分宗教體制內的成員本身是不完全相信宗教所說的,我覺得是好事,它讓代表這些人的男主角來親身去驗證一切,最後他全心走向自己的信仰。(電影最後提到這是真人真事改編,原型人物確實還在宗教界服務。)
Thumbnail
2019/10/15
現代驅魔師這部電影我大概一兩個月前看過,覺得它反映了一部分宗教體制內的成員本身是不完全相信宗教所說的,我覺得是好事,它讓代表這些人的男主角來親身去驗證一切,最後他全心走向自己的信仰。(電影最後提到這是真人真事改編,原型人物確實還在宗教界服務。)
Thumbnail
2019/10/14
只能說翻譯這件事大有不同,電影名稱常常跟原本的有些落差,這部原名是Bajrangi Bhaijaan,Bajrangi 是印度的「猴神」的意思,Bhaijaan是巴基斯坦的「兄弟」的意思,應該翻譯成猴神兄弟比較符合電影原名吧,不過可以看出每個地方的特色,台灣很喜歡鋼鐵什麼的......
Thumbnail
2019/10/14
只能說翻譯這件事大有不同,電影名稱常常跟原本的有些落差,這部原名是Bajrangi Bhaijaan,Bajrangi 是印度的「猴神」的意思,Bhaijaan是巴基斯坦的「兄弟」的意思,應該翻譯成猴神兄弟比較符合電影原名吧,不過可以看出每個地方的特色,台灣很喜歡鋼鐵什麼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本也開始上映了台灣的電影《返校》 我是在上映隔天去看的 想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劇情解說與感想 首先 我想介紹一下作品的大綱 本作品《返校》是台灣的電影 改編於同名恐怖遊戲 於2019年在台灣公開上映且大受歡迎 作為一部作品也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
Thumbnail
日本也開始上映了台灣的電影《返校》 我是在上映隔天去看的 想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劇情解說與感想 首先 我想介紹一下作品的大綱 本作品《返校》是台灣的電影 改編於同名恐怖遊戲 於2019年在台灣公開上映且大受歡迎 作為一部作品也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
Thumbnail
雖然呢看過電影 但不知道為什麼劇情都快忘光了😂 啊我也沒有玩遊戲 所以就主要單就影集的部分討論~~ 整部戲時間拉到30年後 故事相仿的兩個女孩 中間有些節奏實在是過於沉悶 還有性平會的處理過於出戲 不過最後兩集走回主線故事 兩個女主角還是蠻感動的! 什麼是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何學會跟自己共處才是最
Thumbnail
雖然呢看過電影 但不知道為什麼劇情都快忘光了😂 啊我也沒有玩遊戲 所以就主要單就影集的部分討論~~ 整部戲時間拉到30年後 故事相仿的兩個女孩 中間有些節奏實在是過於沉悶 還有性平會的處理過於出戲 不過最後兩集走回主線故事 兩個女主角還是蠻感動的! 什麼是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何學會跟自己共處才是最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Thumbnail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我想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部影片充滿「議題性」,進而對影片有著許多不同目的性的評論,進而造成某些群體的追捧或是抵制,但我想從一個身為閱覽者的角度出發,從自身從以前到現在進入電影院觀賞影片的經驗,來與各位分享這部影片觀影後之想法。
Thumbnail
        我想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部影片充滿「議題性」,進而對影片有著許多不同目的性的評論,進而造成某些群體的追捧或是抵制,但我想從一個身為閱覽者的角度出發,從自身從以前到現在進入電影院觀賞影片的經驗,來與各位分享這部影片觀影後之想法。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