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很常用到的字,像是對『於』、『於』是、還稅『於』民……,現代人大概天天會用/看到這個漢字。這個虛字在梅廣的《上古漢語語法綱要 (修訂二版)》書中,有相當篇幅的討論,看下來蠻有意思,在此簡單整理介紹。
上古漢語是一個時間跟空間範圍都很大的概念,劃分是基於音韻學,大致上指的是商代到漢代這段期間的古代漢人使用的漢語。這期間的古代人所寫的古代字,跟現代由楷書發展而成的字體(如標楷體)差很多,要做蠻多功課才有辦法辨認。
「於」的古代字,在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寫成「于」,時代最早的傳世文獻如《尚書》、《詩經》也是如此,但在春秋時代的傳世文獻上面,「于」「於」已經混用。學者考察傳世文獻,「於」是在戰國時代中晚期取代了「于」。
長江後浪推前浪,「于」被取代後,雖然沒死,但演變到現在,似乎侷限姓氏之用了。
「于」早在商代的甲骨文,就做動詞跟介係詞兩種不同用法,在被「於」取代後,成為上古漢語發展出來的第一個純介係詞。
「于」的介係詞用法,現代人尚可用「於」的情況去類推;動詞的用法,學者認為意指朝說話者的離心方向移動(去/往),不指向心方向的移動(來/入);說話者意指時間時,則是指朝未來前進。
「于」在古代跟現代,寫法差不多,甲骨文就寫成
大概是因為原始的寫法就很簡單,沒什麼好改的了。
「于」在商代甲骨文還有一個繁體的寫法
多了一個偏旁,學者認為這個偏旁表示「移動」之意。其實,「于」這個字最早的時候,也是一個構字的部件。徐中舒編的《甲骨文字典》,另外還收錄了兩個用「于」構成的甲骨文,成字時代偏早,圖畫成分偏高,字義是什麼,已無法得知。
至於在春秋戰國時代逐漸取代「于」,作為純粹的虛字而發展的「於」,根據小學堂字形演變資料庫,整體看來,古文字「於」在其他戰國國家的寫法頗有變異,最早是在戰國中期楚人的寫法
跟現代的字體最接近,相似度反倒超過了後來統一文字的秦人的寫法
「於」的現代寫法到了東漢才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