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分析過電影《Joker小丑》裡頭「小丑」的各重內在與延伸意義,不過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電影透過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飾演的楝篤笑(脫口秀)巨匠,完成對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的多方位致敬,儘管有人批評只是模仿,但無礙傳遞「傳承」及「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等巧思。
羅拔迪尼路飾演的Murray Franklin,是個名成利就的楝篤笑(脫口秀)主持,同時亦是主角Arthur(華堅馮力士Joaquin Phoenix)多年來的偶像,甚至可謂是憧憬對象、代父,對生長於單親家庭的Arthur來說,能夠跟Murray同台演出,是從事楝篤笑演員的他畢生理想,說穿了就是渴望得到Murray的認同。
不過事實上,Murray不認識Arthur,亦對他沒有同情心,會在節目上播出Arthur的片段並加以嘲弄,邀請他上節目作嘉賓之後,只是進一步嘲笑他,把他當成笑柄,Arthur到最後一槍打爆 Murray 的頭。
其實單看電影的話,不會覺得Murray很有發揮,只是單純具象徵意義的角色,既給予Arthur希望復摧毀他的「代父」圖騰,可是結合了羅拔迪尼路的經典舊戲,就會心有兀突,不知如何排解。
最明顯當然是被導演Todd Phillip點名,1982年由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這部電影講述夢想成為笑匠的Rupert Pupkin(羅拔迪尼路),千方百計接近偶像名嘴Jerry Langford(謝利路易斯),多番死纏爛打卻未獲青睞賞識,後來把心一橫把偶像綁架,就算只得一晚亦要爭取一夜成名的心願。
電影情節相似之餘,導演更找羅拔迪尼路飾演被Arthur崇拜的名嘴,就有種另一層玩味——年輕時是憧憬名嘴的小人物,三十多年名成利就後就是被小人物憧憬的偶像。有些人認為這是模仿或「抽水」,個人只看到成長的悲哀,因為長大後竟然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導演另一部點名承認的作品,是馬田史高西斯經典舊戲《的士司機》(Taxi Driver),同樣由羅拔迪尼路飾演小人物,戲中主角是深受精神創傷的越戰退伍軍人,在紐約市做的士司機,狂燥妄想,甚至企圖行刺參議員。
另外Arthur在屋中玩鎗的一幕戲,亦令人想到《的士司機》「You talking to me…?」的經典場口,當然此舉亦惹來《Joker小丑》究竟是致敬還是抄襲的疑惑,但能夠請到羅拔迪尼路自我致敬/抄襲,仍然有另一重玩味。
儘管羅拔迪尼路演技出色,但經過時間洗禮,今時今日的他可謂名成利就,外型意氣風發,甚至肚滿腸肥,當然不再是被社會壓迫的低下階層,要他再演小人物亦沒什麼說服力,所以改演跟戲外一樣的「收成期」,然後由比他小30多年的華堅馮力士飾演「小丑」,經歷身心受創又被社會壓迫的狀態,最後向這樣的「收成期」奮力一「爆」!
「昨日的我」殺死「今日的我」?因為「我」終於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模樣」?這樣的成長,其實令到不少人困擾:無論基於歷練、價值觀衝擊、人生各種變化…而導致完全倒轉的人生逆位,這種被稱為「成長」的現象總叫仍然追尋夢想耍熱血的人不爽,就像看到羅拔迪尼路在電影最後被「爆頭」收場,縱使劇本轉折不夠仔細,仍然叫曾經的馬田史高西斯舊戲迷震撼不已。
因為「人生」就是這樣諷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