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瞧瞧幾篇「新聞」。
這是今年7月的「新聞」。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22648
這是今年3月的「新聞」。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6/post/202303010052/
這是2022年11月的「新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1111/2377808.htm
這是2022年2月的「新聞」。
https://news.tvbs.com.tw/life/1710307
NEW BALANCE?滿街?人手一雙?年輕人七成都在穿?
先聲明,筆者一點也不討厭NEW BALANCE這品牌,它鞋子是好是壞筆者也不熟,本文想討論的重點是「新聞」,單純想提醒大家,現在很多新聞還是看看就好,因為你根本不曉得,那到底是真的新聞,還是披著新聞皮的業配文。
為什麼這麼說?
身為一個生性多疑的死中年人,發現不同時間點、不同媒體,不停說著同一個故事,而且是一看就破綻百出的虛假故事,就會忍不住犯賤地想戳破那個虛假。
30歲以下年輕人七成都穿NEW BALANCE是吧?好,那筆者就利用搭捷運的閒暇,在不同站點間、不同時間帶,用肉眼目測NEW BALANCE的出現比例,拜那個大大的「N」所賜,這個無聊的統計遊戲一點都不困難。
當然,這不是什麼很嚴謹的科學統計,樣本數很小,區域僅限台北,族群只有捷運乘客,且筆者的視力一般,眼鏡也沒有鋼鐵人研發的高科技加持,看不穿每個人的確切年齡,所以只能將人概略分為「看起來30歲以下」(A族群)跟「看起來30歲以上」(B族群)。
反正,影響也不大,因為都跟「七成」扯不上關係!
以下是不同的7天中,穿NEW BALANCE者佔抽樣總人數的比例,每天皆採計A、B族群各50人。
第一天:A族群12%、B族群30%。
第二天:A族群16%、B族群20%。
第三天:A族群32%、B族群32%。
第四天:A族群18%、B族群14%。
第五天:A族群22%、B族群14%。
第六天:A族群22%、B族群22%。
第七天:A族群8%、B族群18%。
第八天就累了,反正已經遙遙遠離「新聞」所報導的數字,再浪費珍貴的人生統計,好像也沒有太大意義。
最終統計結果,A族群18.6%,B族群21.4%,平均約20%,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很多人穿的品牌,但30歲以下有七成的人穿?拜託,下次唬爛前還是先打草稿吧!
另一個笑虧的點是,B族群大於A族群,也就是長相成熟的人,穿NEW BALANCE的比例反而比較高,不知道品牌如果看到這結果,到底該哭還是該笑?
下一次「新聞」可能會變成「三十歲以上成年人,七成都穿這品牌!」
最後回到重點,提醒大家,看新聞前,最好先武裝好自己的頭腦,別輕易全盤接受新聞告訴你的一切,尤其是關於以下幾個面向的新聞。
1.政治:媒體愛帶風向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台灣新聞基本上都有其立場,有的藍,有的綠,不藍不綠的大概兩根手指頭數得出來,某些色彩鮮明的媒體,甚至根本就是公關宣傳公司,其報導連被稱作「新聞」的資格都沒有。
2.名人言論:最常見的就是斷章取義,拿完全不是原意的隻字片語,去搞臭發言者,或挑起發言者和其他人的戰爭,除了可以騙流量,之後還有更多新聞可以報,一兼兩顧。
3.理財:近年你一定常常看到「存股」、「被動收入」這些字眼,童常標題會下「小資族月薪3萬,靠投資定存股年領百萬股息,50歲爽爽退休」,太閒的人去反推一下數字馬上就會發現,咦?照內文的殖利率算起來,本金要一、兩千萬吧?
你沒算錯,月薪3萬,家產一、兩千萬不行嗎?月薪3萬,靠投機股先賺一、兩千萬不行嗎?月薪3萬,根本不可能光靠定存股達到新聞標題編織的美麗夢想,純粹就是騙你點進內文罷了。
4.熱門品牌店家:在品牌競爭激烈的現在,你真的必須佩服商家那推陳出新的宣傳促銷手法,像前面NEW BALANCE的例子,或者「XX排隊名店」,結果去現場,半隻小貓也沒有,食物還普通得要命!將廣告包裝成新聞的模樣,反正強調「網友說」、「民眾分享」就好,記者也沒說謊,有人相信,廣告效果就達到了。
新聞媒體也要吃飯,能怪他們這樣惡搞嗎?或許不行,但這樣搞,就別埋怨以後沒人要相信新聞。
台灣新聞,還是當笑話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