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于)」這個虛字,現在依舊常見也常用,但有意思的用法其實不多,除了「由於」、「於是」、「至於」之類少數幾個幾乎不假思索的固定詞組用法,最常見的用法是跟另一個虛字「在」互相替換,譬如說,這篇報導裡面的「於」基本上就是「在」,至於說,為什麼用「於」而不是「在」,猜想只是作者的風格而已。
「於」這個字在漢語的重要性減低、用法式微的情況,學者說是兩漢時代就這樣了。中間的過程非常複雜,姑且想成,上古漢語發展到後來,發展出其他許多有意思的用法,虛字「於」的使用情況經過競爭與演替,使用的情況變少,於是逐漸被淘汰,到了現在,剩下一些固定的詞組跟某些結構特定的用法。
雖然結果如此,虛字「於」在上古漢語的千年歷史當中,也展現過很有生存實力的一面,譬如說,「於」在殷周之交,曾經超越國境,從一個文化傳播到另一個文化。
殷周關係學問很多,這裡只簡單介紹背景,簡言之,周武王姬發在牧野之戰打敗紂王並取代殷商的主導地位之前,雙方部族已經接觸很長一段時間,一般認為,周人是從周武王的爺爺季歷開始與殷商密切接觸。這段密切接觸的期間至少好幾十年,可能長達近百年,而且雙方關係是真的很「密切」,密切到周人會去替商王打仗、當商王的官、祭拜商人的祖先、政治通婚……其中當然有密切的語言接觸。
周人在聽命商王、替商王效勞的期間,除了學商人的語言,後來還把商人發明的甲骨文學起來,拿來寫自己的甲骨文,也就是周原的甲骨文。據學者研究,周原甲骨文的文字、語法、用例都跟殷墟甲骨文非常相近,所以有個看法是,周原甲骨文至少一部份是商那邊有讀寫能力的人替周王刻寫的。
兩套語文多近似呢?以「於」為例,有學者整理,殷墟甲骨文的「于(於)」的八個用法之中,周原甲骨文原封不動地搬用了五個,只有三個用法,周人沒有照搬。
這之後,「於」由不同文化的周人接手繼續使用,免於跟著商文化一起式微,並在上古漢語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