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燃冬後,陳哲藝導演有提到,他住英國、新加玻,也讀到中國年輕人,都有著迷失、迷惘的問題出現。連他自己本身在拍完《熱帶雨》後,也感覺自己失去創作者身份,因為遇上疫情,所以整天在家做飯、看片,自己迷失。所以這次他的燃冬,決定做一個轉型。大老遠跑去中國延吉拍片,請周冬雨、劉昊然、屈楚蕭,都是中國當紅演員,來演一個20歲世代的青年迷惘故事。
這也是劉昊然第一部文藝片、陳哲藝首次改變風格的電影。
故事是三位年輕人、一個巧合之下奏合在一起。主角浩豐(劉昊然 飾)因為買不到機票,被迫留在延吉,與陌生人娜娜(周冬雨 飾)與韓蕭(屈楚蕭 飾)共住兩晚。剛好三個人兩天時間,都不用工作,冰天雪地中就決定騎車去延吉晃晃,最後想到要去長白山上看天池。在不用忙碌的短短兩天,三個人彼此交心談心,也感受到自己的年輕生命,似乎沒有什麼意義、世界似乎一層不變。沒有任何熱情與期望,就像融化不了的冰一樣,少了股活著的動力。
電影中除了真的在冰天雪地中拍攝,是連三位角色的內心世界也是如此的冰冷,對人生似乎少了股興趣,連工作都無奈著做。雖然工作很忙,但一不忙碌,還剩下什麼? 即使工作不忙碌,也是一個問題,還剩下什麼? 人生還剩下什麼?
三個年輕人的處境,盡管很大的不同。浩豐是上海經融業的業者,事業有成有錢,從小被媽媽逼著讀書,所以自己努力讀書到了上海來,脫離媽媽的掌控;娜娜是延吉的導遊、很少有假日,從小有夢想當舞者,卻因為腳受傷無法完成夢想;韓蕭從小不愛讀書,大了之後在餐館工作,整日遊手好閒。有的人努力生活、有的人遊手好閒、有的人完成夢想、有的人完成不了夢想。努力工作很茫、遊手好閒也茫、完成夢想又覺得沒什麼? 沒完成又覺得痛苦。有錢也覺得也就那樣,沒錢也不想要有錢,因為也有錢不了。
電影非常消極,一點點的憂鬱,但片名叫燃冬,所以有一層要破冰的意義。或許有機會,可以融化自己心中那塊冰,那個沒有動力的靈魂。
用影像拍出一個迷茫感,好像很抽象,但電影的給予卻那麼直接,即使是感性的,還是很直接能感受到那種對生命虛無。沒有什麼劇情,導演要我們直視,三人間的自然互動,玩樂、談心、旅行,眾多行為中看見,生命到底多冰凍?
年輕人活在這世界上不知道要幹嘛? 即使努力? 即使忙碌? 也沒有解決這問題,努力與忙碌就很累? 那不累要幹嘛。而更犀利的問題,則是人為什麼一沒事就空虛? 什麼時候變成,一定要有事情做,人生才有意義呢? 電影好像就是在拍,沒事做人生還剩下什麼?
最後三個主角跑去看天池,像是為什麼還要再去尋一個美麗的真理? 平常那麼忙,難道都不是為美麗的真理而忙嗎? 沒有人工作是為了尋求一條有生命意義的路,都是不幹也得幹,埋頭苦幹。年輕人還沒老,特別又才20幾歲,即使努力過日子,也沒有那種充實感,而是疲累感往往取而代之。說要相信什麼? 是要相信什麼? 有什麼好相信的?
為什麼才20幾歲就沒熱情,很迷惘。不充實、只有一堆疲累感,曾幾何時? 我們有真正認識過自己? 裡面好幾場,無緣無故就哭的戲,那種吶喊,不知為何活著? 但即使如此,還是要每天面帶笑容,去找尋那個活著的意義。一直到片尾,即使沒看到天池,但三位主角還是保持著相信,覺得遺憾還是有機會挽回、虛無還是有化解的機會,人不帶著希望,真的會活不下去。最後韓蕭的假裝自殺,雖然像笑話,但鼓勵性質真大。
活著的意義為什麼要向外找? 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要怎麼向內找? 難道向外證明我做到了什麼? 成為了什麼? 那就是真正的我嗎? 難道真正的我,不能與生俱來就清楚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