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是結束的開始,所有聲音都極其沈默。
把喜歡的悲傷夾在書本的章節中,用別在背包上的鑄鐵別針試探著路人是否為同類,一個人去看奇怪的電影、奇怪的展覽、浪漫到奇怪的書,日子就這樣過了好久。久到我變成一個仍守著故事、執拗的落魄作家。
我預想了遇到你的一百種情況,然後在第一百零一種景象和你相遇。
我並不打算把這段戀情當作僅此一晚的派對,我要連今晚的風都拓印下來放進鐵盒子裡。
我知道風無法拓印、我也知道鐵盒子裝不下一晚的風,就算我知道愛情的生存率極低,但我的愛情會活下來。
山音麥與八谷絹,兩個人就像對方的鏡子,彷彿是靈魂伴侶一般的存在,但在電影的一開始,觀眾就知道他們終將分開。
坂元裕二的筆下,總是能把人生經歷寫出另一種況味,使用平實的話語及狀況去譬喻道理及假設,讓人以情境直接去感受當下的狀況,善用生活細節而非情節安排陳述故事,為常見的純愛題材電影添加不少生活百味,更能貼近人心。
而在他的描寫中,愛情成為一副耳機,兩隻耳朵聽到的永遠不同,只能一人一份。
是物質還是精神、互補還是相同,但靈魂伴侶最後還是分開了,會不會柴米油鹽才是它的本相,愛情終究只是繁衍的騙局、賀爾蒙的假象?
在花束般的戀愛中,愛情並非結果論,而是過程在心中留下的痕跡。
正如前段所提到的,全片並沒有日本催淚片中高潮迭起的情節,麥和絹只是兩個十分普通的人、一對再普通不過的情侶,也正因為普通,讓每個人都能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
兩人都度過一個彷彿只有自己置身世外的夜晚,在錯過末班車的剪票口前相遇,只能到深夜咖啡廳等待下一次天亮,看著對座的大人們在擦了護手霜後卻用濕紙巾擦手、甚至不知道押井守是誰,這一切在兩人的眼中都盡顯毫無意義。
而這樣的夜晚在絹和麥發現對方與自己有多相似後,成為了絹隔天連餘韻都捨不得浪費的一夜,甚至直到多年後,兩人互相交流著興趣的夜晚在無意中成為無法忘懷的景色。
麥和絹時常在家庭餐廳中交換著筆記、像是交換翻閱彼此的靈魂。
喜歡的作家、電影、音樂,發現那些找不到人說的喜好終於被好好回應的感受,就像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寂寞得到解方。
但愛情始終是一人一份的、相遇中總是藏著別離,寂寞一直都存在,無法消弭、只能設法與它共處。
分離前的兩人,看著旁邊坐著和他們當年別無二致的年輕情侶、穿著白色帆布鞋,慎重地接過對方的筆記,在結束時看見自己的開始,那時還沒意識到是結束的開始。
這一刻兩人的時鐘開始轉動,時滯現象在這裡結束了,他們心裡比誰都清楚。
於是他們只能擁抱告別,只能帶著對未來的希冀告別,希望美好昨日將會成為明天的太陽。
在觀影時最讓我有共鳴的,是兩人第一次打開新家電燈時臉上的雀躍、在感情即將結束時,在家庭餐廳中看見彷彿年輕自己的他人、還有從四處奔波尋找自己未來的他們,在戀愛之外,片中也包含了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
絹一直做著自己喜歡的那些事,但在麥的眼中,絹有興趣的工作反而變成了玩樂,麥從厭棄社會的庸俗到加入了成長的競逐,也成為讀不懂今村夏子的那種人,在物質與精神裡,麥終究選擇了物質。
那我呢,我該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剛好這部電影上映時,我也正要開始準備面對人生的岔路,這個問題不斷的縈繞在我心頭,但也知道可能在我成為大人之前都不會有解答,要當普通人真的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