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日前受邀參加政大舉辦的全球國際城市的新視野系列演講,講完施政願景後,立馬受到政大學生QA提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柯文哲對學生分享什麼他在市政領域的經驗與智慧,以及有什麼QA問答吧。
※影片來源:柯文哲頻道/政大Q&A
眾多學生對於柯文哲的執政方針感到好奇,渴望了解他作為前台北市長的執政經驗和心路歷程。在這次活動中,柯文哲細心聆聽學生的各種問題,並以真誠而實在的態度一一解答,為他們釐清困惑。
接下來,我們將整理柯文哲對學生提問的回應,期望這份答案能夠為更多人提供更深入的了解,揭開柯文哲未來作為總統候選人的政治藍圖。
柯文哲在談及擔任台北市長期間的經歷時提到,每天早上7點半都準時召開會議。有些公務員一開始就預測他撐不久不用怕,但柯文哲指出,他在當醫生的時候已經撐過了二十多年,再撐七年算得了什麼呢?他回憶在醫生職業時,每天都要準時上班,因為絕對不能發生讓病人在麻醉下等待醫生的情況。
柯文哲進一步指出,挫折並非單純提高成功率,而是加強忍受失敗的能力。他強調每個人都會面對失敗,所以更重要的是在失敗後能夠堅持並存活。柯文哲認為,當人意識到最終都會面對死亡時,對於忍受失敗的想法就能讓問題解決一半。因此,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是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有學生提出「台北市下一步應改善的事是什麼?」的問題時,柯文哲強調了目前台北市所面臨的挑戰。他認為,城市發展計畫涉及眾多項目,而每一項計畫都需要相當冗長的時間來推動。
舉例而言,台北市目前正在籌建大數據中心,計劃將整個城市進行數據化,這樣的工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另外,推動無現金交易、電子公文等也需要數年的時間來逐步實現。
甚至單單TOD和EOD這兩大主軸就需要長時間且周詳的計劃。在這樣龐大的蓋建工程開始之前,都是必須要提前思考整個都市計畫的構思,包括如何重新規劃城市,以及重新考慮過去的交通或城市規劃等事務。
因此,柯文哲的治國口號就是「要當牛,就不要怕沒有田可以犁」意思是如果想做事,會發現事情一堆根本做不完,所以與其每天擔心一些不確定的事情,不如做多少算多少,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說。
柯文哲透過內湖的例子來表示實現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目標,他說內湖地區的交通問題並非單純的交通瓶頸,而是都市計畫的一部分。在過去的30年中,內湖的人口增加了4倍,但道路面積並未相應增加,這導致了內湖的交通問題。
因此,在規劃未來15年臺北市的設計時,我們應該考慮到首都生活圈的因素。而台北捷運環狀線作為臺北市未來10年內最重要的交通建設之一,我們應該利用環狀線路網來進行TOD的重新規劃,融入首都生活圈的概念。
柯文哲表示,未來15年,將有236所學校進行改建,這也是引入EOD(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概念的一個契機。在這裡,E代表教育(Education),即以校舍為改建的社區計畫重整。這意味著不僅僅是校舍的改建,還將社區需求納入考慮,例如可以將托幼、托老、里辦等功能引進校區,並打造多功能的社區空間。
柯文哲強調,優秀的學校往往是由於學區的優越性,學區的品質直接影響學校的水平。因此,通過改建,讓學區品質提升,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柯文哲表示,他的目標是確保市政的持續性。他認為這是一個向產官學界展示EOD和TOD的機會,讓大家能夠深入了解這兩個概念,並憧憬臺北市未來的願景。在未來15年,臺北市的硬體建設中,EOD和TOD將是最重要的兩個方向。
柯文哲指出,解決高房價問題不僅僅是治標,還需治本。治標的方法包括社會住宅、租金補貼以及稅制改革。社會住宅在過去6年已建造了2萬5千戶,租金補貼和稅制改革也是其中的一環。然而,真正的治本應該從所得成長入手。柯文哲指出,相較於其他地區,臺灣的房價並不算貴,問題根源在於國民所得成長過慢。
柯文哲舉例指出,臺灣的資訊通訊科技(ICT)占據了股票市值的40%以上,這並非ICT太強,而是其他產業相對較弱。因此,房價高漲的原因在於獲利不佳的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而非單一因素所致。
柯文哲強調,解決高房價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不是單一措施可以解決。他呼籲將所有問題列出,制定改善計劃,積極實施。他更是強調了多元化的解決途徑,包括提高產業獲利以減少資金流入房地產,並呼籲政府正視少子化的問題,並提出開放移民是最迅速的解決方式等等。
柯文哲政大演講中展現了他對未來執政的清晰藍圖,他不僅提供了一套出色的治國方法,更深刻地闡述了對台灣人民的承諾。
這場演講凸顯了他對於建設更繁榮、更公平社會的決心,以及對政治體制創新的堅持。柯文哲的演講不僅僅是一次表達理念的舞台,更是一次啟發與凝聚人心的契機。
延伸閱讀:6大柯文哲演講懶人包 :人生、媒體、就業、能源與教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