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圖表是一種將數據以視覺化形式呈現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傳達複雜的資訊。在信息過載的時代,資訊圖表因為易於理解的特性,更容易被分享。然而,它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設計的品質和所呈現數據的選擇。因此,在創建和解讀資訊圖表時,需要保持批判性和謹慎性。
接著來看幾個常見的資料視覺化錯誤:
看到下方這張圖表,乍看之下,今年的投票率確實很慘,約是上屆投票率的四分之一。
不過觀察到數字,從 87% 下降到 78%,也不過少了 9% 而已啊!
懂得玩弄圖表的人,也懂得玩弄你的心。
這是因為製圖者未妥善設定起始值的緣故。長條圖常用來比較資料的大小,主要是透過圖形的長短來比較。因此起始值務必設定成 0,這樣圖形的長短與比例,才能讓讀者快速並正確的比較。調整過後的正確版如下:
當你的資料數值大小相差極大,若沒經過特殊操作,數值小的長條圖將難以顯示。這時候你可能會選擇使用斷裂符號,以更清楚的展示所有數值間的比較。例如下方這張圖:
這張圖可能造成什麼問題呢?和前一個例子類似,當你把斷裂符號拿掉後,會發現加工後的圖表,無法真實呈現比例上的差距。如果可能造成讀者對圖表帶來錯誤的「第一印象」,又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圖呢?
比較好的方式是提供兩張圖,一張是原始圖(如下圖),另一張是針對數值小的資料(圖中灰色部分)再做一張圖。如此一來就能解決這個困擾了!
乍看下方這張圖,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真可憐,收入一直在降,支出越花越多,都入不敷出了!真該檢討!
該檢討的是製作這張圖表的人!仔細看一下收入 $57000 的高度位置,怎麼會跟支出 $40000 差不多呢?原因就在這兩資料的縱軸範圍被設計成不同。當兩資料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被設成一樣後,你就會發現,其實錢還算夠用嘛!
看到下方這張圖,假設有天你看到一則新聞,標題聳動寫著:「新市長上任後失業率來到歷史新低」,你會覺得......這位市長幹得真好!
但事實上,我們將眼光放遠一點,從 2012 年開始觀測失業率的長期趨勢,你會發現失業率這十幾年來,是慢慢往下降的。看過更全面的資料後,你還會覺得失業率來到歷史新低,和新市長的表現有絕對的關係嗎?
3D 圖會造成視覺欺騙?你可能覺得我太言重了。看到下面這張圖,標題斗大的寫著「希望黨支持率突破新高」。先別往下滑,猜猜看支持率最高的哪一黨?
將 3D 圖改成 2D圖後,你會發現支持率的順序和你想的大大不同!原本看起來超級大塊的希望黨,居然是支持率最低的!
好的圖表讓人一目瞭然,壞的圖表讓你成為說謊家
今天以五個例子,來說明製圖者應該如何謹慎設計圖表。每次分享這些錯誤案例,都很擔心大家看完之後,反倒變知法犯法。希望是我想多了😂
未來再來跟大家分享作為一個讀者,該如何聰明解讀圖表,才不容易被騙。一起成為一位聰明的讀者吧!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按🧡讓我知道!
追蹤我不錯過新文章,持續分享資料有趣的地方😌
除了方格子,還可以在這些平台看到我
我會每週更新 Excel 教學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