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從其中更了解自己的屬性與喜好。
馬勒 第五號交響曲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5 in C sharp minor
第一樂章小號(trumpet)揭開序幕,沉重的第二樂章、轉入輕盈詼諧的第三樂章,都聽得出法國號(French horn)的主旋律,第四樂章與前面樂章濃、重主旋律中脫離,轉趨幽微、細膩、柔美,此樂章也因為被採用於電影配樂而成為馬勒代表作。
李斯特 前奏曲Liszt:Les Préludes
作曲靈感源自於法國詩人Alphonse de Lamartine與Autran的詩作,相較於交響曲的澎湃綿延,李斯特的交響詩猶如詩人自問自答,音符帶領著聽眾在晦暗未明的迷霧森林中前行,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最後在定音鼓(Timpani)的帶領下,迎來最後的解答與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