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回到1920年台灣美術的光輝時代-談北師美《不朽的青春》之背後歷史脈絡及藝術精神

2021/01/0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藝術家永遠在封存時間,最後達到永垂不朽。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展覽期間 :2020.10.17 - 2021.01.17
地點:北師美術館

北師美術館這檔收錄了台灣1920年代以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的藝術家。本篇著重於此檔展覽下1920年代的歷史脈絡,以及藝術家的精神。並分享觀展後的衍生閱讀資料,讓觀者一起認識1920台灣藝術最輝煌的時代。

為什麼北師美選用1920年代為主題策展?

1920被稱作台灣的啟蒙年代。

當時日本殖民台灣初期時的動亂抗爭已逐漸減少,並恰逢日本較為開放民主的大正時代。
原在清朝治理時期,因地緣關係由福建傳來台灣的藝術仍以水墨畫為主。主題以花鳥畫居多,筆墨飛舞狂放感營造畫面佈局。富有古典文人感,但少了寫實感,因此與真實社會樣貌有段差距。*1
而在日治中期的台灣,受到日本西洋畫的影響,跳脫傳統山水墨畫風格,出現印象派光影描繪手法的畫作。而一切啟蒙於石川欽一郎,被譽為台灣西洋畫的啟蒙老師。*2
北師美展出作品:石川欽一郎 《淡水河畔》
石川欽一郎1907年曾受總督府委託,來台國語學校教授繪畫,並時常與官員畫家聚會推廣藝術。之後於歐洲遊學後,1927年再度來台於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將西方的藝術風格帶給台灣學子。並鼓勵有才華的畫家,留日進修。
石川欽一郎帶入了寫生技法,強調印象畫派對於大自然的光影感與氛圍描繪。
另一位日籍老師 - 鹽月桃甫,則是第一位將油畫技巧引入台灣的美術教育家,畫作以寫實題材為基礎與強調情感奔放的野獸派畫風,將台灣特有的人文風土描繪入畫。*3
1926年,石川的學生陳澄波以《嘉義街外》描繪台灣當地風情,成為第一位以油畫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第一人。台灣人的作品終於足以跟日人平起平坐。但很可惜原作油畫現已佚失,只能由展覽黑白圖錄想像原貌。*4
當時民族興起,台灣人逐漸意識到,即使受日人統治,社會地位還是低於日人。日方為了消弭學潮等思想上的抗爭,透過推廣美術文學,試圖轉移台人對民主政治的注意力,反而成為台灣文化藝術的啟蒙時代。( 這段時間也是蔣渭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的時期。)
時間來到1927年,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等美術愛好者提議總督府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原設想於民間團體主辦,以推廣台灣當地藝術為宗旨。恰好符合日本總督府實行的同化政策,以展覽作為訓化手段*5,而成為官辦展覽。
在臺展的推廣下,讓台灣畫家獲得與日本畫家交流切磋的機會,並捕捉了台灣地方色彩。雖然台展的評審前幾屆仍是日本人,但反倒讓日人由藝術體會到台灣的美麗樣貌。*6
就在一頭栽進1920年代的台灣藝術裡頭之後,才發現那時代的官辦《臺展》,配育出了600多位台灣知名的藝術家,產出2000多件藝術作品。
但到現在,僅存的大概只有126件。其他多已佚失.......
感謝您願意花時間試閱。
接下來的內容,歡迎加入Vocus Premium 會員閱讀。除了#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專題,還可以看到包含更多不同領域作者的文章。(有理財、有職場、有書評、有影評,更有創作跟觀點時事分析。),訂閱制度能讓創作者們,有實值回饋並提供更好的內容給你。
也讓你透過閱讀,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9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849會員
102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